大棚生薑種植技術

  姜含有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溼、發汗等功能,此外還有健胃止嘔、闢腥臭、消水腫之功效。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生薑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應及時追肥。發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釐米、發1-2個分枝時追1次壯苗肥,畝施硫酸銨或磷酸二銨20公斤,或硫酸鉀型複合肥30公斤,在生長旺盛期追轉折肥,畝施餅肥75公斤,複合肥50公斤,同時結合追肥第1次培土,以後結合澆水進行第2、3次培土。如果遇雨水較多,可以在下雨的時候,將各化學肥料均勻的放在姜窩旁,每株50-100克。

  為促進嫩姜根莖伸長,提高品質,根據生長情況中耕培土3-4次。生薑開始分櫱時,進行第一次除草培土,以後結合肥水管理進行多次。培土用挖溝土進行,每次培土後都同時將溝挖深,也利於排水透氣。姜生長要求溼潤環境,但也很忌田漬水。因此中耕培土要結合清溝。做到雨停溝幹,田間不漬水。

  生薑病害主要有腐敗病***俗稱姜瘟病***、葉枯病,蟲害主要有玉米螟、曲條跳甲,應及時噴藥殺滅及防治。姜瘟病一般從6月份始發,高溫多雨發病重,此病主要採用農業綜合防治,如輪作換茬,嚴格選種等。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將病株四周0.5米內的健株一併去除,挖去帶菌土壤,病穴內及四周撒石灰1公斤,並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灌根,或50%的代森銨800倍液或50%DT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新高脂膜噴灑,以防止病害繼續發生。葉枯病病葉初期先變黃,黃色部分逐漸變褐色壞死。由區域性擴充套件到整個葉脈,呈現褐色至紅褐色的葉緣病斑,病斑邊緣波狀,顏色較深。防治方法是在發病初期,對姜苗噴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1:2:200倍波爾多液,或70%代森鋅600倍液,視病情,隔15~20天,噴2~3次。若在噴灑液中加入新高脂膜適量,防治病蟲效果更佳。

  注意七月多暴雨,要及時排水。

  姜的食用方法

  1.生薑汁

  將生薑洗淨後打爛,絞取其汁入藥。性味辛微溫。有化痰、止嘔的功效,主要用於噁心嘔吐及咳嗽痰多等症。一般用量為三滴至十滴,沖服。

  2.生薑皮

  即生薑的外皮。性味辛涼。有利尿消腫之功效,適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等症,可配合冬瓜皮、桑白皮等同用。一般用量為五分至一錢五分,煎服。

  3.煨姜

  將原只鮮生薑洗淨,用草紙包裹,放在清水中浸溼,直接放在火中煨,待草紙焦黑,姜熟為度;或直接放火中烤熟。性味辛溫,具有和中止嘔的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噁心嘔吐等症。一般用量為二、三片,煎服。

  4.生薑和薑片用於烹飪,可以去腥羶,增加食品的鮮味。

  5.不要去皮

  有些人吃薑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揮姜的整體功效。鮮姜洗淨後即可切絲分片。

  6.從治病的角度看,生薑紅糖水只適用於風寒感冒或淋雨後有胃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於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於治療中暑。服用鮮薑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型別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7.不要吃腐爛的生薑

  腐爛的生薑中含有毒物質黃樟素、其對肝臟有劇毒,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肝癌、食道癌等,所以一旦發現生薑腐爛就一定不能食用。

  8.吃生薑並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口乾、煩渴、咽痛、汗多,生薑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