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的製作方法是什麼

  梅菜是菜心經鹽醃製的成品,是廣東惠州的特產,又稱為“惠州貢菜”。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梅菜的製作方法,歡迎閱讀。

  梅菜的製作方法一

  1將鮮菜進行整株修整,削去根部,除去老葉和枯葉,在日光下晒1天,中間翻動1次。然後將凋萎的菜進行堆黃。冬菜一般堆高65釐米~100釐米,堆7天左右,每天早晨翻動1次,天氣暖和,晚上也要翻動1次。氣溫過低,可用***、麻袋等物覆蓋在菜堆上,使之發黃。堆黃程度為60%~70%。春菜堆高35釐米~50釐米,每天早晚各翻動1次,堆3天,堆黃程度為55%~60%。堆黃後,再將菜株整理1次,揀除壞葉,清水洗淨,晒乾水氣。如雨天洗後不能晒,即行切段和醃製。

  2切時先將菜頭切下,注意勿將葉芽切掉。菜梗切成長約2.5釐米、菜葉切成長約20釐米的小段。切好的菜,如果變黃程度不夠,可將其堆放在竹蓆上,加覆蓋物悶1夜,第2天早上揭蓋攤幹,使其冷透。再進行鹽醃。

  3先在缸底鋪鹽,將菜與鹽拌均勻,分層放於缸內壓緊。食鹽用量按每100公斤堆黃菜加4公斤鹽的比例新增。醃缸裝滿後,將周圍的菜扒到中心,堆成饅頭形,再覆一層蓋面鹽,用竹柵蓋好,壓上重物。冬菜約經30天,春菜約經20天,可醃製成熟。

  4菜醃好後取出在日光下暴晒至菜梗晒乾為止。晒乾時間,冬菜四五天,每天要翻動3次;春菜二三天,每天翻動4次。

  客家梅菜的製作方法二

  1.將芥菜放到吹風口吹焉;

  2.然後往瓦罐倒入一層食鹽,接著把吹焉了的芥菜放進瓦罐內,然後再把所有的食鹽倒進去;

  3.接著塞好瓦罐,密封瓦罐口後放置約30天;

  4.30天后取出芥菜,把芥菜晾到太陽底下晒約3天;

  5.客家梅菜就做好了。

  梅菜的營養價值

  當時,從大陸各地來的華人數以千計,初來乍到,水土不服,面板過敏,頭昏腦脹;屢屢服藥仍未奏效。萬般無奈,只好朝北焚香,遙請大陸祖先保佑。因為記掛祖先,肖鵬想到過番時從大陸帶來的梅菜。他想用家鄉的梅菜煮水沖涼,說不定能除去異鄉病呢!肖鵬一試,果然靈驗,沖涼後渾身輕鬆,精神爽快!原來故鄉物產成分與人有某種似血緣般的感應,梅菜果有清熱解毒除煩之藥用價值。經肖鵬現身說法,各地僑民紛紛前來索取測梅菜煮水沖涼,僑民們終於戰勝了初來的不適應症,同時也意識到來自唐山家鄉的梅菜是南洋僑民必備之寶。

  不僅是珍貴佳餚,且是保健祛病之神菜。眾僑民便開展集資,並推選肖鵬為商會會長,每年回國採購梅菜。在春節後梅菜上市季節,僑民紛紛爭相購買,家家必備。來自祖國的嶺南特產“惠州梅菜”,從此在南洋名聲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