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老師要如何設計課文《我不是最弱小》的說課稿呢?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今天我要說的這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以愛為主題的一篇精讀課文,題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說教材
本課情節簡單,文字鮮活,是一篇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經典文章。課文講述薩沙與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風雨,因為出門時只帶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親自然地把雨衣讓給了最需要保護的薩沙。而薩沙在父母親的影響下,也不甘於做弱小者,把雨衣蓋在了薔薇花上。儘管文章說的是一件簡單的生活小事,卻闡明瞭深刻的做人道理,這既滲透了“不甘於做弱小者”的文本價值觀念,又飽含著“保護弱小者”這樣的信念情感,更體現了文字生命的高度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對二年級兒童認知水平的瞭解,我確定本課的三維目標為: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目標:有不甘為弱者,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三、說教學重、難點
愛,在本組教材裡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字裡行間,流進我們的心裡。因此,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走進薩沙的心靈,理解他的思想行動,獲得啟迪,有不甘於弱小並能主動保護弱小的意識;難點是引領孩子抓住描寫薔薇花的兩個句子以及媽媽和薩沙的三次對話來體會人物之間的關愛,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型會“關愛弱小”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美德。
四、說教學方法
1、對於本課的生字教學部分,我只以檢查學生預習為主,學習了本課要求會認的14個生字及組成的新詞。要求認識的生字放在課文中,讓學生反覆讀,課文讀熟了,那認識生字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對於解決本課重難點我在教學中注意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通過對比朗讀體會雨前和雨後的薔薇花,激起學生對薔薇花的關愛之情。並適時創設情境:如果你是薩沙,看到這樣的薔薇花,你會怎麼做?這樣親身的朗讀實踐,奠定了學生關愛野薔薇的情感基調。
3、想象是創造的翅膀,學生在讀書時的聯想、對生活的回想、轉換角色時的暢想中,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將課堂與生活“連結”,感受到了今後怎樣做人,從而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五、說教學流程
我的教學設計中準備從以下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 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大樹、小草;老虎、小兔的圖片,啟發激趣。
2、小組討論 :你認為生活中哪些人是強有力的,哪些人是弱小的? 你願意當強有力的人還是願意當弱小的人?為什麼?***學生自由談,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
[成功的匯入,能使學生迅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匯入時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把心理活動指向集中到學習物件上。在設計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圖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說出反義詞強大——弱小,揭示課題,並進一步拓展,讓學生談談他們心目中認為哪些人是強大的,哪些人是弱小的,他們自己願意做怎樣的人,為學習課文做了很自然的鋪墊。]
二、 整體感知,自主學字。
1、看課件,聽課文朗讀,思考:這個故事有哪些人和物?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生彙報自讀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生開火車讀,齊讀。
2***、生用自己的話歸納課文內容,講了一件什麼事。
[這個環節我首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聲情並茂的朗讀,給學生強烈的情感薰陶,而讀後交流又能瞭解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情況。然後通過自讀,感知課文大意;通過檢查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三、 讀中感悟,真情體驗
1、邊讀課文邊思考,找出文中描寫薔薇花的句子。
[學生充分自讀,是有效開展語文學習的基礎,而邊讀邊思、邊讀邊畫則有利於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2、通過讀句子,對比描寫雨前雨後的薔薇花,體會“弱小”。
[這兩個句子儘管都是描寫薔薇花的,但第一句重在通過朗讀感受花兒嬌嫩美麗,惹人喜愛;而第二句則重在體會花兒已被滂沱大雨折磨得毫無生氣,完全沒有抵抗能力了。在這種對比中,激起學生對薔薇花的關愛之情。]
3、讀課文3——9自然段,用心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媽媽和薩沙的三次對話是本課的難點,我讓學生反覆讀薩沙的話,理解體會薩沙從“帶有疑問”到“不服氣”,最後到“自豪地反問”這一心路歷程。並分角色朗讀來加深理解人物情感的變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讀”是語文學習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師範讀及學生自由讀、對比著讀、分角色朗讀等形式,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字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
四、“連結”生活,昇華情感。
學了課文,我想每個孩子對“弱小”一詞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再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理解。在最後這一環節中,學生討論通過學習課文有什麼感想,並分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生活中保護弱小的事,讓學生幼小心靈裡“我不是最弱小的” 和“應該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和物” 的感想進一步昇華。
語文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發展能力,還應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品格。憑藉教材中的薩沙這個同齡人的形象,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來感受、體驗薩沙的話,就能讓學生和薩沙產生心靈的共鳴,滿懷和薩沙同樣的感情走出教材。
2
文章情節簡單,文字鮮活,是一篇極具生命教育意義的經典文章。記敘了薩沙與家人出外度假,突然遭遇暴風雨,因為出門時只帶了一件雨衣,所以父母親自然地把雨衣讓給了最需要保護的薩沙。而薩沙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把爸爸、媽媽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薔薇花上的事。儘管文章說的是一件簡單的生活小事,卻闡明瞭深刻的做人道理,這既滲透了“不甘於做弱小者”的文本價值觀念,又飽含著“保護弱小者”這樣的信念情感,更體現了文字生命的高度意義。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薰陶中獲得思想啟迪。所以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弱小”一詞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線——“誰是最弱小的”;以“保護”一詞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線——“保護比自己弱小的”,通過“對話”的形式,深化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對話狀態中,讓學生產生領悟,激起語言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獲得生命的體驗。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本課的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向薩沙一家人學習,有不甘為弱者,自覺保護弱小的意識。
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真正含義。
文章中語言是外在的,情感是內含的,在教學中,我本著讓學生領悟課文精煉的語言、使學生受到情感的薰陶,力求凸顯學生閱讀的獨特體驗,體現學生對課文的個性化閱讀這樣的教學理念進行設計。
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以讀為主,讀寫結合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與文字的對話中、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在由讀至寫的傾吐中發展語言、陶冶情操。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生的知識習得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學習的基礎。在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情況下,組織開展小組學習、同桌交流等活動,就能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並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
3、想象體驗,發展個性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學生在讀書時的聯想、對生活的回想、轉換角色時的暢想及創編故事的遐想中,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將課堂與生活“連結”,感受到了今後怎樣做人,從而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健康發展。
學案教學對於我來說是個新生的事物,從學案的設計到課堂的實際運用,都有種盲人探路的感覺,只能是跟著自己浮淺的感覺走。課堂教學中操作不得力的地方,肯請在坐的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
3
愛,是人類文明永恆的主題,愛是一條無形的絲帶,把我們每個人的心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因為有了愛,這個世界才會變得如此溫暖和美麗。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說教材
1、《我不是最弱小的》是魯教版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八課的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一組用愛心穿起來的課文,愛在本組課文裡就像一股股清泉,流淌在字裡行間,也流淌進在我們的心裡。
文章記敘了五歲男孩薩沙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把哥哥託利亞讓給他的雨衣蓋在了“比自己弱小的”的薔薇花上的事,讚揚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儘管文章講的是一件簡單的生活小事,卻闡明瞭深刻做人道理:大人保護小孩,強者保護弱者,關愛可以傳遞,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薰陶中獲得思想啟迪。
所以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弱小”一詞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線——“誰是最弱小的”;以“保護”一詞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線——“保護比自己弱小的”。通過“對話”的形式,深化學生對文字的認識,在師生、生生與文字多向交流的對話狀態中,讓學生產生領悟,激起語言思維的火花,讓學生獲得生命的體驗。
2、說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本課的內容,並基於我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最重要的是結合對二年級兒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課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會認15個生字,會寫12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反覆品讀對話,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和培養學生不甘為弱者,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3、說教學重點:
讀好薩沙和媽媽之間的對話,體會問號、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4、教學難點:
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較一年級而言,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在閱讀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礎,閱讀能力也在提高,他們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句,二年級的學生更擅長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所以完成第一個教學目標不是件難事。由於生活閱歷所限,他們對完成第2、3個目標略微有一點難度,但我想只要教師能夠合理、正確地引導,即施以科學有效的教法,讓每個學生達到這兩個目標並不難。
接著我說說我的教法——
三、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悟。“讀”是語文學習最有效、最常用也是最實用的方法。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精神和本文的特點,遵循著二年級學生的閱讀規律,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創設情境法:從“聊天”說起,引出課題,創設一種民主、寬鬆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習變成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2、以讀促講法: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讓學生去閱讀、去感受、去體會、去感悟,從而,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
3、啟發引導法: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方法,啟發學生的智慧,陶冶其情操,在啟發中感受不同的句式所表達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4、圖文結合法。結合課文看一遍插圖,勝過老師一百遍的說教,但老師畫龍點睛的啟發和提示卻是必不可少的。
5、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創設情境,藉助教學課件,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感受、體驗文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雨前薔薇花的美麗和雨中花兒的嬌嫩脆弱,從而理解薩沙保護弱小的的行為是可貴的,並真正獲得思想啟迪。
說明:教具的使用。我結合課文內容,自己製作了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多媒體課件、裡面有幻燈片、音樂、視訊等,這些教具僅僅是我教學的輔助工具,但不會成為我教學的依賴。我製作課件有個原則:那就是寧少勿濫、寧精勿繁。
四、說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採取積極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年級的學生在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指導。
1、自讀自悟法:以讀促講,以讀促悟,以讀悟情。
2、不動筆墨不讀書法: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勤於動筆,樂於思考。
3、自主、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設疑匯入,揭示課題。
“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是文章的題眼,課文所敘述的故事最後就落腳在這句話上,因此,我採取設疑匯入的方法,讓學生讀了課題後質疑:“我”是誰?“弱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質疑匯入,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提高學習自覺性。】
***二***、初讀課文,感知故事
1、初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字詞藉助拼音多讀幾遍,也可向同桌請教。
識字認字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能力,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識字方法,但互助合作的方法更不能忽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有哪些人物?他們當中誰是最弱小的?課文的標題告訴我們薩沙不是最弱小的,他是怎樣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說說你的理由。
【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學生通過自主朗讀課文,尋找問題答案,不僅初步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能理清課文脈絡。】
***三***、品詞析句,體會思想
1、出示課件,顯示大森林中野薔薇美麗的畫面,同時,教師用聲情並茂的講故事的語氣,描述第一段文字,讀完之後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2、播放大雨傾盆時薔薇花在風雨中搖擺的畫面,讓學生說感想。
3、在文中找出寫野薔薇的句子並畫一畫、讀一讀。
【充分、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加深了對課文詞句內容的深切感悟和體驗,整個教學過程既切實有效,又情趣生動,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4、交流自己所畫的句子,談談體會。
5、邊交流邊指導學生朗讀句子,與邊讀邊想象兩個不同的畫面。***指名讀,比賽讀***
6、假如你就在這朵弱小的野薔微的旁邊,你想說點做點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薩沙是怎樣說怎麼做的吧!找出有關語句。
7、出示句子:薩沙朝著薔薇叢走去……薩沙掀起雨衣,輕輕地遮在薔薇花上。此時指導學生看圖,觀察薩沙在大雨中把自己身上的雨衣蓋在薔薇花上的動人情景。再讀句子,找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語,談談體會。
8、想象被薩沙保護過的薔薇花怎麼樣了?它們在風中搖晃著小腦袋,彷彿在說些什麼?薩沙看著這一切,會怎麼想?
過渡:一個孩子,他為什麼能這樣做呢?他哪來的雨衣呢?
【課堂上學生找出了描寫野薔薇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的意思,並引導學生抓住相關詞句,通過各種形式,入情入境地朗讀著,與作者與文字展開對話,讓大家體會到雨前野薔薇的美麗,雨中花兒的嬌弱,通過比較自然勾起了學生的惻隱之心,使閱讀教學走進了兒童的精神世界。】
***四***、抓重點句,深悟情思。
1、在文中找出薩沙和媽媽的對話,畫出來讀讀。
薩沙的話:
△“媽媽,您和託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麼要給我呢?”
指導學生讀出薩沙質問媽媽時的“不解”。
△ “這就是說我是最小的了?”
要抓住薩沙反問的話語,體會薩沙內心不願意做一個最弱小的人,因此他要去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薔薇花。
△“媽媽,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指導學生理解薩沙聽到到媽媽回答後的“領悟”後,體會薩沙的自豪、自強與自信。
2、交流,教師相機出示媽媽的前兩句話,小組討論:你從這兩句話中讀出了什麼?
媽媽的話:
△ “我們應該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 “要是你誰也保護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在朗讀中體驗到媽媽對薩沙的影響是多麼深刻,父母親言傳身教,用自己保護弱小者的的實際行動教育了薩沙,這裡要聯絡上文他們的做法來談。
出示第三句話:
△ 媽媽笑著說:“不,不,你能保護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指導學生讀出媽媽對兒子的稱讚和鼓勵。
1、重點引導學生體驗薩沙內心不甘於做弱小者,不願意只享受別人給予的保護。這裡要抓住薩沙的答話,引導學生通過讀,通過想象,感受到薩沙在媽媽眼中是弱小的。
2、薩沙不願做一個弱小者,並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不是弱小的”,你們是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們已經是7、8歲的孩子了,你們願意做一個弱小者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保護弱小者的經歷或自己知道的有關事例。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整個閱讀過程需要他們自己去經歷,去體驗。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抓住關鍵的詞語聯絡前文細細欣賞,主要藉助讀讀、議議的閱讀策略,將教學的重點圈定於薩沙與媽媽的對話之中,通過反覆閱讀,通過精細討論,體悟出薩沙三次說話的不同心境。從句子中讀出了一個要強、心地善良、懂得保護弱小者的好孩子。】
***五***、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在學生理解了媽媽的話後,教師問:大家發現了沒有,在雨衣的傳遞過程中有兩個人的話課文裡沒寫,那就是:爸爸和託利亞。請大家猜想:雖然沒寫到爸爸的動作和語言,但此情此景爸爸會說什麼、做什麼。假如媽媽把雨衣披在了託利亞身上,她會對託利亞說什麼?
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說說託利亞的微笑說明了什麼?這個問題有助於學生更深地理解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的品質。
在滂沱大雨中,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場面:媽媽把雨衣哥哥,哥哥把雨衣給了弟弟薩沙,薩沙又把雨衣蓋在了嬌嫩的野薔薇上,他們一家保護弱小的品質真令人感動,更值得讚賞的是薩沙小小年齡就具有自強、自信的可貴品質,你想對薩沙說什麼?對他們一家人說什麼?先說說,再用筆寫下來。
小練筆交流。
總結:有一首歌是這麼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願同學們像文中的薩沙一樣,自覺保護弱小者,那時,我們不僅給予他人快樂和幸福,還可以使自己更加懂得愛的真諦,我們的世界也將因為關愛而更加美好!讓我們帶著自信、堅強,挺起腰板自豪地說出的一句話—***引讀“我不是最弱小的”***
【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中應注意融審美教育與語言文字的感知於理解之中,在學生心理上形成薰陶性,浸染性。學完課文後,讓學生通過說感受,寫體會等形式,使寫成為讀的延續和發展,讓感悟昇華,這樣做一方面加強了對文章思想的理解,一方面使情感目標落實到位,使學生受到了情感薰陶】
六、寫字指導
本課有12個字要寫,其中“託、鈴、弱、末、芬、掀、芳、嬌”八個字是本課新學的生字,需要老師重點指導。
“弱”: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
“末”:區分“未”字,採取多種形式的引導學生牢記,如組詞、聯想記憶的方式。
掀、託、摸:都是提手旁,左窄右寬,可三字一下學完。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學生寫字要求中指出: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範、端正、正確。
所以,對寫字教學,我一直堅持讓學生多觀察、多練習,規範、乾淨、大方,一旦在初學時寫錯了,就很難改正了。
六、說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