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課堂實錄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是怎樣計算的?這個知識點在小學階段就會學到,那麼教師應該如何給同學們授課呢?跟著小編來看看,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課時

  “鈴鈴鈴——”,上課了,我拿者一疊紙走進了教室,微笑著問學生:“面積公式會背了嗎?”學生異口同聲的說“會”!“和周長混起來會求嗎?”學生還是很響亮的說了一個“會”字。“那好,老師考考大家。”我故意大聲的說道,學生沒有被嚇倒,一個個倒挺起胸膛舉起了手,深怕叫不到他呢。我搖搖頭說:“老師不考這個。”眼尖的學生已經叫起來了,“哇!考試啊。”我還是搖了搖頭,“那怎麼考呢?”有幾個學生比較猴急!

  我把拿在手上的練習紙發給他們,一邊問:“誰能告訴老師要你幹什麼嗎?”

  “叫我們填表。”

  “是估算嗎?”我肯定的回答:“當然不是!”

  “那不是要走到外面去量了?”一個學生小心翼翼的問我。

  “對啊,否則怎麼量的出來啊。”話沒說完,教室裡已經熱的一鍋粥了。我示意他們靜下來,“很開心啊?”學生們不好意思的笑笑,我馬上問到“能完成嗎?”“能!”聲音倒震耳欲聾的!“好,要用心,有耐心,仔細想想,用什麼辦法能解決,我們比比誰填的又對又快。開始吧!”有幾個學生躍躍欲試,但很多人沒有動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數學課真的可以自由活動。我又提高音量說了一句:“開始呀!”這次,學生一窩蜂似的散開了。

  “老師,是不是隨自己先量什麼都可以的啊?”

  “老師,這樣量眼睛很吃力的,一腳一腳走也很累的。”

  “老師,可不可以我們兩個人一起合作的啊?”

  “老師,這樣量好象很難的。”

  ……

  學生隨時來向我彙報著各種情況,有信心十足的,有愁眉不展的,看著學生活蹦亂跳而又忙碌的身影,我笑了!

  附練習:

  實物 數學書 課桌 凳子 黑板 門 教室 籃球場 內操場 外操場教學樓

  長  寬 周長  面積  用具

  場景二 讓我一次說個夠

  “鈴鈴鈴——”,鈴聲又響了,當我空著手走進教室的時候,覺得教室裡有一種特別的氣氛,大家都似笑非笑的看著我,似乎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首長檢閱一樣。

  確實不一樣,特靜!難道暴風雨要來了?照常規,先抽問了幾位同學有關的概念和公式,大家都胸有成竹,一個個回答的都特響亮、很自信。

  我知道他們在等待,等待我詢問昨天的活動情況。果然不出所料,我只輕輕的問了一聲:“昨天大家做了一個特別的作業,完成了嗎?”很高漲的情緒:“完成了!”真是激情洋溢。“怎麼樣?難嗎?累嗎?開心嗎?……”我還沒問完,學生已經打開了話匣子,一個個爭著吵著要告訴我他們各自的感受。

  我用微笑等待他們的“發洩”完畢,然後對他們說:“看來大家想說的話很多很多,一個人說一分鐘我們一節課也說不過來,這樣,我們分成四人小組討論,選出一名組長和一名討論記錄員,等下再小組裡推薦一名同學上來彙報各自的情況!”學生很快轉移了目標,開始了熱烈的討論,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我不想去約束他們的想法,所以先讓他們用五分鐘時間各自按照自己的想法說說自己的心裡話。五分鐘後,我拍手示意他們先靜下來:“討論好了嗎?”“沒有沒有!”“沒有關係,老師想請大家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再根據老師小黑板上出示的四個問題再整理補充說一下。”學生讀了讀題目,馬上回歸原位,繼續進行熱烈的討論。

  【附題目:1、檢查一下作業完成情況;2、向小組朋友介紹一下自己曾用的方法;3、說說在實踐過程中有沒有什麼狀況或困難發生,解決了嗎?用什麼好辦法?4、針對本次活動談談各自的看法,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嗎?】

  我一個組一個組的巡視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讓大家停下來,請各組推薦的代表主動上來彙報討論的結果。

  第四小組嚴曉珍的彙報:“我們這組差不多都完成了本次的作業,我們辦法都是用腳步和尺子量。我們的困難是:有些地方選的不是很好,環境不夠好,外操場太大,我們沒有捲尺,只能用腳一步步的走,就光光完成一個外操場,就相當於整整跑了五圈,感覺挺累的,不過我們覺得這樣可以訓練我們的耐心和鍛鍊我們的意志,我們一致覺得這次活動非常好,能看出同學們的信心和耐力,張錦航和張喬喬齊說再進行一次這樣的活動,我和陳陽說再進行多次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第二課時

  第三小組的駱姚姚的彙報:“我們這組張冠超一般都是估算的,雖然這對估算有好作用,可是也要自己再實際去測量一下,看看估算的對不對,否則就是對作業的不認真、不負責,這樣,對他自己的學習會很有影響的。蔣濤是用腳步和捲尺完成的,我覺得捲尺比較標準,而腳步準確率不是很高,而且他比較偷懶,是用一大步一大步量的,我覺得這樣會很不準確的,要一腳一腳的走,蔣濤說這麼多題目,太煩了,我認為他是太懶了,後來,在大家的討論中,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說要‘自我批評’一下,我很激動,因為我學了一個新名詞,還有王霞還沒有完成,我們小組相信她會抽空去補做好的。還有我是和樓聰聰合作的,感覺很不錯。”

  第二小組蔣曄的彙報:“……我們覺得象數學書、課桌、凳子等應該用尺子量準確,而操場還是用腳步實用,這次活動讓我們知道解決一個問題是有很多種方法的,而且要根據不同的問題採用不同的方法……”

  第一小組陶少安的彙報“……我們小組意見上有分歧,蔣建英說這次作業對於她而言太難了,最好就簡單點的,我覺得還是難的也要,這樣對自己才有挑戰,才能有更大的進步,而且只要肯攀登,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不過我們大家一致認為最好多舉行幾次這樣的數學活動……”

  第八小組蔣冰倩的彙報“……我們的困難就是外操場,坑坑窪窪的很難量,有幾個同學是乾脆到量好的同學那裡去抄的,我覺得應該自己動腦筋去解決問題,因為腦子是越用越靈的,我這裡有一個好辦法介紹給大家……”

  第七小組蔣穎花的彙報:“……就是在量面積大的場地的時候,要很認真,否則的話就會把前面量的東西都忘記,又要重新量,大家有很好的記憶方法嗎?……”

  第五小組樓聰聰的彙報:“……我們也是和第七小組有同樣的問題,有一些同學量的差不多了,卻把前面量的全部忘的一乾二淨,感覺很失望,我們小組有一個稍微好的辦法,就是……最好帶筆和本子隨時進行記錄。……”

  第六小組蔣向星的彙報:“……我們小組遇到困難以後,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的,最好是兩個人合作,這樣省力又快!……”

  利用最後的十分鐘,我親自出馬,拿著米尺和捲尺帶領同學們進行真實資料的採擷。我覺得自己真的是一群猴子的“王”,看!他們多少自豪啊,好象我們在做一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在別的班的同學羨慕的眼中,他們那種快樂的情緒一表無疑。當我所報出的資料和他們用自己的方法量的一樣時,多麼開心的歡呼聲!

  下課鈴響了,我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下看法。並依學生的要求和思路佈置了家庭作業:在家選擇十樣東西,進行測量,還有什麼意見和建議可以寫到語文作業的日記裡,老師會去看一看的。學生很雀躍,因為這樣作業對於他們而言是絕無僅有的。我突然有一個強烈的願望:但願自己能多出幾個點子,有益學習,又能聯絡生活實際。對!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要發揮學生的作用,讓他們一起想辦法。

  場景三:化數學為生活

  第三天,我一進教室,學生就圍到我身邊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我仔細地聽了他們各自的感受,認真的讀了他們的想法:

  陳超楠:“有點難,不過這種活動,來個100次都沒關係。” 陶少安:“被子不是很平整,不過我還是很耐心的把它量出來

  了,我要好好慶祝一下,獎勵一下自己。”

  樓陽陽:“我是我爸爸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的”

  ……

  現實生活的積累,使學生對公式熟記在心,但我覺得仍然要結合數學課本的練習,所以我在第三節課裡,設計了一個相互聯絡、層次分明的練習系統,採用題組的形式出現,讓學生拾級而上。雖然題目是一題難於一題,學生的熱情卻一陣高於一陣,他們對自己很滿意,每次我說下面是更加難的題目了,他們後,竟嗤之以鼻:“這麼簡單!”然後高興的去做了,真正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感覺,其中最後一題是:

  小明家的房子,其中兩間臥室都是長5米、寬3米的長方形,書房是邊長為3米的正方形,廚房是邊長為2米的正方形,衛生間是長2米、寬1米的長方形,客廳是長6米、寬4米的長方形。請你算一算小明家的住房面積。

  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其實是很清晰的,主要是煩瑣,學生容易混淆或漏算幾個地方,但很多同學還是快速又準確的算出了答案。在分析完本道題後,我激靈一閃,脫口而出:“今天的家庭作業,就是編一道應用題,叫《我家的佔地面積》,就按照剛才這道題的形式編,要求必須是自己家的實際情況,並進行解答。……”看他們,恨不得馬上跑到家裡量出來、編好,交給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