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高頻考點分析

  高考生物的學習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學會對高考生物高頻考點進行歸納整理,這樣有利於我們提高高考生物成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生物考點分析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物高頻考點分析

  ● 大綱要求:

  生物試卷不是以考察知識面為主,而是側重於主幹知識重點考查,同時對於理解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獲取資訊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會延續並增強。

  一、近5年新課標Ⅰ卷生物綜述

  1. 試卷結構***總分90***:

  【6道選擇題】每題6分;

  【4道必做簡答題】均為必修內容;

  【1道選做題***2選1***】選修1和3;

  2. 試題總體評價:總體難度適中

  3. 試題總體特點:

  ① 緊扣教材內容,強化雙基考查;

  ② 突出主幹知識,重視四大能力;

  ③ 注重知識綜合,把握內在聯絡;

  ④ 突出實驗考查,注重探究能力;

  ⑤ 突出核心概念,重視語言表達。

  4. 詳細分析

  ① 題圖與文字數目的變化

  由上圖可以看出,2011年-2015年的文字數,除2012年外,數量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希望同學們加大生物試題文字閱讀能力的提升。

  圖表題是生物考查的重點內容,在生物學考查中佔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如果同學們不能從圖表中獲取有效資訊,就不能從容作答。

  表格題每年必考一道,多在大題中體現。

  圖題比重最大,12年考查5道,除了15年沒有考到,每年均有大量的圖題,近5年年均3幅圖。

  ② 新課標全國卷生物分值分佈及比例

  必修三比最大為40%;其次為必修一27%;必修二17%;選修一/選修三為二選一,佔比16.1%。

  ③ 高考實驗與探究題統計

  近5年實驗與探究題的比例越來越大,2015年佔比達到28%,也即將近1/3的題目都是實驗題,因此應引起學生的足夠重視。一般29、31題都是實驗題或探究題,除此之外,選擇題中5或6題也有可能考查一道實驗題。

  二、近5年高頻考點分析

  1. 新課標全國卷生物考點分佈頻率

  如上表所示,其中:

  1代表近5年考查機率為100%,也即年年必考,這些知識點有細胞代謝、遺傳的基本規律、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種群和群落;

  0.8代表近5年考查機率為80%,也即5年中考了4年,這些知識點有細胞的分子組成、細胞的物質輸入與輸出、生藥系統及其穩定性;

  0.6代表考查了3次,有微生物的培養與應用,基因工程;

  其餘為考查了兩次和一次的知識點。由此得出高頻考點的考查機率,同學們一定要把握高頻考點,多做多練,達到牢牢掌握的目的。

  2. 近5年各知識點考查分值合計

  有的知識點雖然高頻,但是多半考的是客觀題,所以未必佔分很高,看看佔分最多的知識點有哪些吧:

  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種群和群落,細胞代謝,微生物的培養與應用,遺傳的基本規律,基因工程,年均分別14分、10.8分、9.6分、9分、8分、7.8分。

  三、 複習建議及應試技巧

  1. 重視教材,規範語言;

  2. 結合主幹,構建網路;

  3. 重視圖表、資訊題的審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4. 總結反思,溫故知新;

  5. 關注生產、生活,關注生物學熱點,聯絡實際。

  高考生物二輪複習指導

  一、充分發揮《考試大綱》高考試題的強大導向作用

  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剛進入高考複習階段就要認真研讀上一年的《考試大綱》,明確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應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複習目標與老師要求合拍,與高考接軌。通過認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試題,體會考試大綱在試題中的體現方式,以及對知識、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學的基本觀點指導複習

  貫穿於中學生物學教材的生物學觀點主要有:

  1.生物的物質性觀點;

  2.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3.生物體區域性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

  5.生物進化的觀點;

  6.生物與環境相統一的觀點。

  同學們在複習過程中,要把知識點的歸納與整合放在相應的觀點下,再加以整理。對這些觀點的理解和認識應該貫穿於整個複習過程中,從歷年來理綜高考生物試題來看,一般都體現了這些重要的生物學觀點。

  三、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路,提高應試能力

  高考試題年年變,而解題所依據的基礎知識卻是相對不變的,所以紮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學生取勝於高考必須具備的,對基礎知識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規律、原理的內涵和外延,做到提取準確、遷移靈活、運用合理,這樣才能解決考題中設定的新情景問題。雙基教學是一輪複習的重中之重,沒有基礎就沒有能力,打好了基礎,能力才會提高。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實行地毯式、拉網式清理,覆蓋所有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1.將一個單元內的知識通過一條主線聯絡在一起進行復習。

  2.將不同章節的內容進行有機綜合,歸納成圖解,全面系統複習和鞏固。如:細胞與生殖發育;新陳代謝與生命活動的調節;生命的延續、發展與進化等。

  3.以一幅圖、一個圖解、一張圖表等材料為題,圍繞該部分內容展開討論,對該部分知識進行整理,提高綜合能力。

  總複習備考階段在強調基本知識***概念、原理、法則、定律、過程、事實***、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記憶、理解、應用***、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注意對知識的整理加工,把知識內化為能力素質。這是一種新的、科學的、有效的複習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養

  ①審題能力。在平時的學習中深刻理解每個概念的內涵、外延和形成過程,對概念中的重點字詞要劃出、圈出、點出,明確運用範圍,在做題時形成遇到相關問題時能迅速通過圈、點、劃提取問題中的重要資訊,解決審題關。

  ②表達能力。用準確的生物學術語表述答案,這一點在09年的高考中體現得尤為突出。但回頭再看過去的複習以及今年高考閱卷的要求,我們深深體會到在這方面的努力還不夠到位,導致學生吃虧較多。不要避開大型的填空題,它往往是區分學生的主要標準。

  四、加強實驗複習

  生物實驗是生物學的基礎,它在高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力圖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鑑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高考要求的任何一個實驗都包含著一定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這些思想和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物科學的研究當中,能否將學到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實驗情景中或相關的生物探究實驗中,是高考對考生實驗能力考查的具體體現。

  因此在實驗複習時,要認真領會每個實驗的設計意圖和總結實驗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夠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也包括判斷實驗結果和推導實驗結論等內容;能夠設計實驗方案。要重視綜合實驗題,要把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五、老師精講,學生精練並做好整理工作

  講:針對性要強、除重點、關鍵外側重講解解題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注意知識的綜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養。通過精心設計問題,使知識內容層層遞進,深入培養學生思維的規範性、深刻性、嚴密性。讓學生通過回答問題把不同的概念、原理以及不同章節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理清、理透,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練:不僅練知識而且練能力,通過練,才能尋找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在複習時,要精選習題,做練習,不能盲目的去做,事先經老師的篩選也就是把過難、過偏、重複的習題冊掉,減少不必要的勞動量。

  理:要整理方法、整理思路,而不是僅僅把做錯的題抄一遍,在整理過程中要滲透自己的思想。在整理題目時一般按下列順序講解:

  題目理解了嗎→知道命題人的意圖了嗎→要考我們什麼知識→自己的答案以參考答案有什麼不同→這個答案完整嗎→還可以怎樣答→你能在這個知識點上命題嗎。

  另外,對於學生在平時的考試中出現的錯誤,只是老師重視沒有用,更重要的是學生也要認真對待,學生查漏補缺的重要環節,能夠很好地反映出學生學習的問題。

  高考生物實驗題答題技巧

  首先是實驗,因為高考的生物整體考察是科學素養,大題都以實驗形式體現,選擇題也有一些。如果涉及到實驗的話,很多孩子之前在學校裡面沒有系統地講過實驗,缺乏最基本的實驗的能力,考試當中就有一個問題,要麼讀不懂,要麼讀懂題目以後答非所問。有的說我的答案是對的,出題是錯的。所以有人質疑生物是不科學的學科,原因就在這兒。所以在後面的學習過程當中,我建議孩子們一定是踏踏實實的,把實驗從頭到尾看一下,從實驗的分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原則、實驗的步驟、實驗的分析方法、實驗的修訂,從這些角度從頭到尾的綜合看一下。其實剛才我特地強調,把所有的題放一塊練,尤其實驗題放一塊練,很多孩子做完以後一定會深有感觸。

  還有一些答題的技巧,像實驗題,你想答對,最核心的靈魂,你要明白實驗的核心靈魂。我不是特別贊成考察方式,說實話生物是一門科學,考察的應該是學生自我的探究的精神,這樣可能將會出更多科學家。但是目前這樣的模式,確實說這樣的一個套路,學生按照這個套路答題,得分才能得的更多。


看過" 高考生物考點分析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