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從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很關鍵。下面小編整理了的方法,供你參考。

  如何培養農村留守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市場經濟加快發展的程序中,農民工群體為謀求更好的生存條件離開家鄉外出務工,不少父母為了減輕工作、生活壓力只能將孩子留在家中,由單親家長或孩子祖輩們監護,社會便出現了這一特殊群體——留守兒童。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如其他孩子,學習習慣也不好。主要原因,我認為他們平時的學習習慣導致他們對學習態度的不端正。要想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就必須要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

  傑出的思想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是教育的基礎階段,是一個人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人成長的奠基時期。為此,我們更應該重視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形成的原因

  留守兒童身上通常會存在一些不良學習習慣。比如: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作業不完成、錯誤多,寫字潦草,上課不注意聽講等等,就其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留守兒童許多不良學習習慣的養成,一方面是由於監護人沒有盡到監護的職責。多數留守兒童是由祖輩監護,沒有文化,他們很少甚至沒有主動地去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他們認為只要一日三餐讓孩子吃飽,有個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讓孩子挨凍受餓,就算是盡到了監護的職責。至於孩子的學習品質、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師應該做的事情。這種想法在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中佔到了大多數。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教育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只是某個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齊心協力進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存在嚴重的問題,家長認為現在讀書沒有好大的用場,認為讀書花了幾千、甚至幾萬元,畢業後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們一起早點出門打工,早點掙錢,對孩子的學習就不管不問,任其發展。

  二、留守兒童需要培養的幾種好習慣

  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是在學習過程中經過慢慢形成並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中從沒感到“苦”,相反,體會到的是無窮“樂”。學習若能給孩子帶來快樂,那麼孩子一定會喜歡學習。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為留守兒童創設一個舒適安逸的學習生活環境;其次,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如:文藝表演活動、知識競賽等活動中積極融入留守兒童學習習慣培養的因素,融趣味性於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和喜悅,培養學習的興趣。

  明確學習的目的,增強學習興趣,堅持耐心細緻的正面教育,通過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採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絡起來,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建立並實施好教師與留守兒童的交心、談心活動,通過此活動,融洽師生感情,進行學習目的的滲透;其次,實行代理家長制,使留守兒童感受到“家”的溫暖;再次,從留守兒童身邊找優秀學生事蹟,為每個留守兒童樹立學習榜樣,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學習興趣。

  培養留守兒童多思、善問、大膽質疑的學習習慣 。 學習要嚴肅認真、多思善問。“多思”就是把知識要點、思路、方法、知識間的聯絡、與生活實際的聯絡等認真思考,形成體系。“善問”不僅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還要虛心向老師、同學及他人詢問,這樣才能提高自己。而且,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有所創造,敢於合理質疑已有的結論、說法,在尊重科學的前提下,敢於挑戰權威,要做到決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問題。

  首先對所學的新知識,通過思考找出它與以前所掌握的知識之間的聯絡和區別,使知識形成體系,從而加深理解和記憶。

  其次.對於思考過程中發現的不懂、不理解的問題,及時向別人請教,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同學之間充分的合作與交流,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互補性。 關愛留守兒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青少年時期,既是長知識時期,又是長身體時期。因此,留守兒童應該知識、身體並重,在整個學習生活中,講究學習衛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衛生習慣。將通過聽報告、看展覽的形式,以科學道理、形象圖片、典型事例讓學生明確不良學習習慣的壞處,再以自己的努力和家長、教師的指導幫其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三、關愛留守兒童,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要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要有耐心、有愛心、有寬容之心,更重要的是要採取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不可否認 許多老師也是愛學生的。但他們往往愛的都是一些“聽話生”、“尖子生”,而對班級裡的一些“問題學生”“學困生”卻漠不關心,結果反而造成了這些學生的逆反心理。老師對學生的愛也應該像陽光一樣,溫暖著學生,同時也寬容著學生、尊重學生。因為寬容是愛的甘露、寬容是轉化“問題學生”和““學困生”的一劑良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問題學生”和“學困生”身上都還是有一些閃光之處的,做老師的平時要多留心觀察,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其進行引導和利用,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使其明白原來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讓其產生一種成功感,對他們點滴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並讓其他同學給予他們較多的關愛和鼓勵,他們感到有這麼多的同學在關心他們,鼓勵他們,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習慣,積極投入到學習中,才對得起老師和同學的那份真摯的愛心。

  要想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瞭解,做好家訪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老師不僅要把學生在校的行為表現如實反饋給家長,還要詢問學生在家的表現。如果學生在心理和行為上出現一些異常現象,更要與其家長或其監護人取得聯絡,共同商討解決辦法。如果時間和工作條件允許的話,老師應時常到學生家裡走走,瞭解學生在家的表現,以及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反饋給其家長或其監護人,同時向其家長或其監護人宣傳一些教育政策和方法。使他們對學校產生信任,讓家庭和學校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總之,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同關注、齊參與,更重要的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要盡到監護的職責,教師要對留守兒童傾注更多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