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考數學的成績

  很多家長都會為孩子的學習成績而煩惱,其中,數學應該是最令人頭痛的一門學科了。很多同學都在數學上吃了很多苦頭。那麼現在就來看看,我們要如何去提高中考的數學成績。

  應對考試

  1、查缺補漏

  關鍵的是做好知識的準備,考前要檢查自己在初中學習的數學知識是否還有漏洞,是否有遺忘或易混的地方;其次是對解題常犯錯誤的準備,再看一下自己的錯誤筆記,如果你沒有錯題本,那可以把以前的做過的卷子找出來。翻看修改的部分,那就是出錯的地方、爭取在中考答卷時,不犯或少犯過去曾犯過的錯誤。也就是錯誤不二犯。

  2、保持良好的心態

  走進考場就要有捨我其誰的霸氣。要信心十足,要相信自己已經讀了一千天的初中,進行了三百多天的複習,做了三千至四千道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是收穫的時候,自己會取得好成績的。

  反過來,如果進考場就底氣不足,必定會影響自己的發揮。就是平常日學習不好,也不要緊,初中升高中知識人生的一段旅程,不是人生的終點。只要你努力了,人生處處是起點..只要你消極,人生處處是終點。

  3、審題很關鍵

  成也審題敗也審題.如何審題呢?

  ***1***這個題目有哪些個已知條件?我能不能把已知條件分開?

  ***2***求解的目標是什麼?對求解有什麼要求?

  ***3***能不能畫一個圖幫助思考?好多問題是沒有看清楚題意致錯。審題不清,你做得越多,可能錯的就越多。

  ***4***所給出的已知條件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能不能從中發現隱含條件?

  ***5***已知條件與求解目標有什麼聯絡?

  能不能從中獲得解題的思路?找到進門的門檻?

  ***6***能不能先從已知條件匯出某些有用的東西?

  ***7***觀察整個題目,聯想我自己過去做過的題,

  我是否做過與此有關的問題?是否做過表面上不同,實際上類似的問題?這個題目是由見過他們是如何求解的?

  4、別拿村長不當幹部

  要更加重視自己會做的題目:中考考試重要的是“不怕不會,就怕不對”。

  實際上,對於80%的學生來說,中考的較量是大家都會做的題目的較量。因為,難題你不會,別人也可能不會。這樣難題大家都拿不到分數,但是你會做的題目,還有許多人會做。

  中考針對普遍學生,你做錯了,而別人做對了,這個差距就拉大了。

  有些同學往往對自己會的題目疏忽大意,急匆匆的把會做的題目的題目做錯了。然後去做哪些難題,最後難題也得不了分數,傻不傻!傻不傻!聰明人做傻事就是這樣做的。

  5、細節決定成敗。

  不該丟的不能丟,分分計較,做到顆粒歸倉。解題時即使思路正確,不注意細節也能丟分。考試分分比較,每一分都代表了一個人的素質和水平。這都反映了你的知識理解和掌握的不夠紮實的表現,這裡面有審題的細節、知識理解的細節、運用公式的細節、忽視檢驗的細節等等。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這就要求我們自己自我診斷一下。你是存在哪方面的細節?到時候給自己提個醒,別再出錯。計算的問題可以這樣解決的,不要省略運算步驟、越詳細越好。在演算紙上書寫詳細的步驟,再抄到答題紙上簡單的步驟。抄在答題紙上的步驟可以按照得分點起來取捨,就不會扣分.

  這方面你可以找到一份中考試題的評分標準,看看他們是按照怎樣的評分標準賦分,你就知道怎樣取捨步驟了。

  6、遇到生題怎麼辦呢?

  碰到生題就要生題轉化為熟題。

  解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把生題轉化為熟題的過程,中考試題大部分是生題,但是要相信,這些題目只是瞬時陌生,只是你平時曾經做過的某個題目變化來的,只是把某些知識的重新組合,題目的某些方面過去肯定見過面,要相信自己通過審題和轉化,就能變成會解的題目。

  想一想,你做過了類似的問題沒有?

  他們是怎麼解的?用的那些方法和知識.一定有類似的知識和題目.日本有一種學習法,就是要求學生把一些典型題目背上來,然後看到問題就想一想型別題目裡面有沒有,這樣就能把題目聯想起來。

  第七,思維短路怎麼辦呢?重新審題

  有些題設條件沒有注意,或者有些隱含條件未被發現,這時重新審題就很重要。

  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主動預習

  預習是主動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有助於調動學習積極主動性,新知識在未講解之前,認真閱讀教材,養成主動預習的習慣,是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養自學能力,學會看書。如自學例題時,要弄清例題講的什麼內容,告訴了哪些條件,求什麼,書上怎麼解答的,為什麼要這樣解答,還有沒有新的解法,解題步驟是怎樣的。

  抓住這些重要問題,動腦思考,步步深入,學會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獨立探究新的知識。

  主動思考

  很多同學在聽課的過程中,只是簡簡單單的聽,不能主動思考,這樣遇到實際問題時,會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去解答問題。

  主要原因還是聽課過程中不思考惹的禍。除了我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還要多想想為什麼要這麼定義,這樣解題的好處是什麼,這樣主動去想,不僅能讓我們更加認真的聽課,也能激發對某些知識的興趣,更有助於學習。

  靠著老師的引導,去思考解題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善於總結規律

  解答數學問題總的講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解題時,要注意總結解題規律,在解決每一道練習題後,要注意回顧以下問題:

  ① 本題最重要的特點是什麼?

  ② 解本題用了哪些基本知識與基本圖形?

  ③ 本題你是怎樣觀察、聯想、變換來實現轉化的?

  ④ 解本題用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⑤ 解本題最關鍵的一步在那裡?

  ⑥ 你做過與本題類似的題目嗎?在解法、思路上有什麼異同?

  ⑦ 本題你能發現幾種解法?其中哪一種最優?那種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總結在什麼情況下采用嗎?

  把這一連串的問題貫穿於解題各環節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恆,孩子解題的心理穩定性和應變能力就可以不斷提高,思維能力就會得到鍛鍊和發展。

  拓寬解題思路

  數學解題不要侷限於本題,而要做到舉一反三、多思多想,解答完一個題目,要想想有沒有其他更加簡便的方法,這樣能夠幫助大家拓寬思路,這樣在以後的做題過程中就會有更多的選擇。

  必須要有錯題本

  說到錯題本不少同學都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好,不需要錯題本就能記住,這是一種“錯覺”,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等到題目增多,學習內容加深,這時就會發現自己力不從心了。

  錯題本能夠隨時記錄自己的知識短板,幫助強化知識體系,有助於提升學習效率。有很多學霸都是因為積極使用了錯題本,而考取了高分。

  “1×5”學習法

  “1×5”學習法,就是做一道題要從五個方面思考,這點可以結合前面說到的“總結規律”“拓展思路”。五個方面分別為:

  ①這道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麼。

  ②為什麼要這樣做。

  ③我是如何想到的。

  ④還可以怎樣做,有其它方法嗎?

  ⑤一題多變,看看它有幾種變化的形式

  千萬不要覺得麻煩,學習習慣的培養最難的就是最初的一個月,這就像火箭升空一樣,最難的就是點火起飛階段,一旦養成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在今後的學習中就會非常輕鬆。

  獨立完成作業

  現在很多學生用一些APP來幫助寫作業,找個照片就有答案,或者是抄襲其他同學的作業,這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說,一種是為了圖快、求速度,如果經常這樣會養成不良的審題習慣,容易走馬觀花、粗心大意。大家一定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良好習慣。

  只要大家在平時鞏固好知識,在考場保持良好心態,一定可以取得自己想要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