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構成要素

  財政政策要素主要包括政策目標、政策主體、政策工具三大要素。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要素的質量直接影響政策功能的作用範圍和作用強度。要素的質量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從政策目標要求來看,包括政策目標數量的合理選擇,目標偏好的校正等;從政策主體要求看,包括政策主體行為規範,政策制訂者與政策執行者間的協同;從政策工具要求看,包括政策工具變數的取值,政策工具的彈性***靈活性***,政策工具機能的健全等。

  1.財政政策目標

  財政政策目標,就是財政政策所要實現的期望值。首先,這個期望值受政策作用範圍和作用強度的制約,超出政策功能所能起作用的範圍取值是政策功能所不能達到的,目標就無法實現。其次,這個期望值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在空間上具有一致性要求。通常基本財政政策是一個在較長時期內發揮作用的財政政策,也稱其為長期性財政政策。一般性財政政策***或中短期財政政策***則是在一個特定時期內發揮作用的政策。微觀財政政策與巨集觀財政政策的劃分,總量調節的財政政策與結構調節的財政政策的劃分,則是從財政政策作用空間上來進行的分析。財政政策目標從時間上取值具有連續性特徵,它要求中短期政策在導向上與基本財政政策保持一致。財政政策目標從空間上取值,具有層次性特徵,它要求各層次財政政策目標取值方向在總體上一致。再次,政策目標作為一種期望值,它的取值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與條件的限制,並且取決於民眾的偏好與政府的行為。因此,政策目標的確定不是一個隨心所欲的過程,而是一個科學的民主的選擇或決策過程。

  2.財政政策主體

  財政政策主體指的是財政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政策主體的行為是否規範,對於政策功能的發揮和政策效應的大小都具有影響作用。事實上,在我國的現行體制下,各級政府的行為與偏好,對於政策的制訂與執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3.財政政策工具

  財政政策工具是財政政策主體所選擇的用以達到政策目標的各種財政手段。政策主體通過控制政策工具實現預期的目標。財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稅收、公債、公共支出、政府投資、財政補貼等。

  ***1***稅收。稅收比率的確定是財政政策實現調節目標的基本政策度量選擇之一。當一國把稅收作為財政收入的基本來源時,稅收比率就成為衡量財力集中與分散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稅收比率是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稅收比率高意味著政府集中掌握的財力或動員資源的能力高,反之則低。

  稅收比率確定後,稅負的分配就顯得十分重要。稅負分配,一方面是由政府部門來進行,主要是通過稅種選擇和制定不同的稅率來實現;另一方面是通過市場活動來進行,主要是通過稅負轉嫁的形式體現出來。稅負轉嫁的結果,使納稅人名義稅負與實際稅負不相同。因此,可以說稅負轉嫁是在政府稅負初次分配的基礎上,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而進行的稅負再分配。兩個層次的稅負分配對收入的變動和各經濟主體的行為均有重大影響。

  ***2***公債。公債的調節作用主要體現在下述三種效應上:一是“排擠效應”,即由於公債的發行,使民間的投資或消費資金減少,從而對民間的投資或消費起調節作用。二是“貨幣效應”,即公債發行引起貨幣供求變動。它一方面可能使部分“潛在貨幣”變為現實流通貨幣,另一方面則可能把存於民間的貨幣轉到政府部門或由於中央銀行購買公債增加貨幣的投放。由於公債發行所帶來的貨幣的一系列變動,統稱為“貨幣效應”。三是“收入效應”。由於公債主要依靠未來年度增加稅收來償還,而公債持有人在公債到期時,不僅收回本金而且得到利息報償。政府發行公債主要用於社會公共需要,人人均可享用;這樣在一般納稅人與公債持有人之間就產生了收入的轉移問題。此外,公債所帶來的收入與負擔問題,不僅影響當代人,而且還存在著所謂“代際”的收入與負擔的轉移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即所謂收入效應的分析。

  公債的作用主要通過公債規模、持有人結構、期限結構、公債利率綜合體現出來。政府可以通過調整公債規模,選擇購買物件,區分公債償還期限,制定不同公債利率來實現財政政策的目標。

  ***3***公共支出。主要指政府滿足純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稱經常專案支出***,它包括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兩大部分。購買性支出,包括商品和勞務的購買,它是一種政府的直接消費支出。轉移性支出通過“財政收入_國庫_+政府支付”過程將貨幣收入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此時民間的消費並不因此而發生變化。在我國,財政補貼佔有重要位置,這不僅因為補貼支出數額大,而且還因為,財政補貼是我國目前的經濟體制運轉不可或缺的潤滑劑。當然,補貼的過快增長,也會給經濟與財政帶來沉重的負擔,產生一些消極的影響。這種具有明顯“二重性”特徵的政策工具,在運用上,必須充分考慮它的雙重作用。

  ***4***政府投資。政府投資指財政用於資本專案的建設支出,它最終形成各種型別的固定資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投資的專案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壟斷特徵、外部效應大、產業關聯度高、具有示範和誘導作用的基礎性產業、公共設施以及新興的高科技主導產業。政府的投資能力與投資方向對經濟結構的調整起關鍵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