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財務管理創新

  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是指由於企業財務管理在實現了量的漸進積累之後,由於相關因素的影響和改變,實現了質的突變飛躍,這一交替演進過程就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繼承和創新過程。下面小編為你整理財務管理創新概述,希望能幫到你。

  財務管理創新概述

  為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要求,企業財務管理要從管理目標、融資內容、資本結構、風險管理方法、財務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實現知識經濟下的財務管理創新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必須轉變理財觀念,提高財務人員創新能力,並借鑑國際經驗以積極開展相關理論研究。

  財務管理創新的內容

  1.財務管理目標的創新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連的,這一目標的確立總是隨經濟形態的轉化和社會進步而不斷深化。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先後經歷了 “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到“超利潤目標管理”的轉換。世界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化,企業知識資產在企業總資產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識的不斷增加、更新、擴散和應用加速,深刻影響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使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向高層次演化。原有追求企業自身利益和財富最大化的目標將轉向“知識最大化”的綜合管理目標。其原因在於:

  知識最大化目標可以減少非企業股東當事人對企業經營目標的牴觸行為,防止企業不顧經營者、債權人及廣大職工的利益去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

  知識資源的共享性和可轉移性的特點使知識最大化的目標能兼顧企業內外利益,維護社會生活質量,達到企業目標與社會目標的統一;

  知識最大化目標不排斥物質資本的作用,它的實現是有形物質資本和無形知識資本在最短時間內最佳組合運營的結果。

  2.融資管理的創新

  企業融資決策的重點是低成本、低風險籌措各種形式的金融資本。知識經濟的發展要求企業推進融資管理創新,把融資重點由金融資本轉向知識資本,這是由以下趨勢決定的:

  知識資本逐漸取代傳統金融資本成為知識經濟中企業發展的核心資本,深圳華為公司在人力資本產權量化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金融資訊高速公路和金融工程的運用,加快了知識資產證券化的步伐,為企業融通知識資本提供具體可操作的工具;

  企業邊界的擴大,拓寬了融通知識資本的空間。

  3.資本結構的優化創新

  資本結構是不同資本形式、不同資本主體、不同時間長度及不同層次的各種資本成份構成的動態組合,是企業財務狀況和發展戰略的基礎。知識資本在企業中的地位上升,使傳統資本結構理論的侷限性日益突出,因而有必要按照知識經濟的要求優化資本結構:

  確立傳統金融資本與知識資本的比例關係;

  確立傳統金融資本內部的比例關係、形式、層次;

  確立知識資產證券化的種類和期限結構,非證券化知識資產的權益形式和債務形式以及知識資本中人力資本的產權形式等。

  優化創新資本結構的原則是通過融資和投資管理,使企業各類資本形式動態組合達到收益、風險的相互配比,實現企業知識佔有和使用量最大化。

  4.風險管理方法的創新

  風險是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因素。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資本經營呈現出高風險性和風險表現形式多樣化的特徵:

  知識產品價格中物質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小,而研究開發的固定成本急劇上升,使經營風險多倍擴大;

  因金融市場和內部財務結構的變化使財務風險更為複雜和多樣化,如技術債務資本的流失、洩密、被替代或超過保護期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人力資本產權的特殊使用壽命和折舊方法會增加現有資本結構的不穩定性;

  開發知識資產的不確定性水平提高,擴大了投資風險。

  作為知識資本重要構成要素的企業信譽、經營關係等變化使企業名譽風險突出。

  為此應以現代手段創新風險管理方法,一方面要對風險的各種表現形式進行有效識別,確定風險管理目標,另一方面要建立風險的計量、報告和控制系統,以便採取合理的風險管理政策。

  5.財務分析內容的創新

  財務分析是評價企業過去的經營業績、診斷企業現在財務狀況、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有效手段。隨著企業知識資本的增加,企業經營業績、財務狀況和發展趨勢越來越受制於知識資本的作用,對知識資本的分析也因此構成財務分析的重要內容:評估知識資本價值,定期編制知識資本報告,披露企業在技術創新、人力資本、顧客忠誠等方面的變化和投資收益,使資訊需要者瞭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情況。設立知識資本考核指標:

  創新指標,如知識資本創新力;

  效率指標,如知識資本利用率、知識資本利潤率;

  市價指標,如每股知識資本帳面價值、知識資本與每股盈餘比率;四是穩定指標,如知識資本增長率,知識資本損耗率等。

  設立知識資本與物質資本匹配指標和綜合指標。

  6.財務成果分配方式的創新

  財富分配是由經濟增長中各要素的貢獻大小決定的。地租是農業經濟中主要的分配形式,而工業經濟中有形資本的多少決定財富分配額的多少。隨著知識資本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來源,知識資產逐漸轉變為財富分配的軸心,財務分配方式的創新需要:

  確立知識資本在企業財務成果分配中的地位,使知識職員及利用知識的能力在總體上分享更多的企業財富;

  改革以工作量為基礎的業績評估系統,如利用"經濟價值樹"技術來界定職工、小組所創造的價值;

  建立因人付薪、以個人所創造價值的合理比例為基礎的分配機制,如股票期權、知識付酬、職工持股、職業投資信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