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連殼蟹是什麼地方的菜

  可能有很多喜歡吃蟹的朋友跟小編一樣,不知道煎連殼蟹是哪個地方的菜。現在,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這道美食!

  煎連殼蟹的發源地

  煎連殼蟹是一道湖南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湘菜系。焦脆鮮嫩,風味獨特。蟹乃食中珍味,素有“一盤蟹,頂桌菜”的民諺。自古以來蟹即是非常美味之食物,東漢鄭玄注《周禮·天官·庖人》:“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許慎《說文解字》曰:“胥,蟹醢也***醢,肉醬***。”東漢郭憲撰的《漢武洞冥記》卷三有:“善苑國嘗貢一蟹,長九尺,有百足四螯,因名百足蟹。煮其殼勝於黃膠,亦謂之螯膠,勝鳳喙之膠也。”《太平御覽》引《嶺南異物志》雲:“嘗有行海得州渚,林木甚茂,乃維舟登崖,繫於水旁,半炊而林沒於水,其纜忽斷,乃得去,詳視之,大蟹也。”

  煎連殼蟹的做法

  主料:螃蟹500g。

  輔料:麵粉50g,香菜10,g姜2g,大蔥5g,醋3g,醬油5g,味精2g,料酒8g,芝麻油5g,花生油20g,玉米澱粉5g。

  做法:

  1.將青蟹洗淨,除去背殼、蟹鰓及下腹臍部,刮淨爪毛,切成塊,留大下大小腿,去掉關節和腳爪,底板朝下攤平放盤內,撒上面粉備用;

  2.蔥切花,姜切末;

  3.澱粉放碗內加水調成溼澱粉;

  4.香菜擇洗乾淨,切段;

  5.蔥花、薑末加醬油、醋、料酒、味精、溼澱粉、精鹽、水調勻成汁;

  6.鍋注油燒熱七成熱,下入蟹塊炸至紅色,撈出控油;

  7.炒鍋注油燒熱,放入炸好的蟹塊、味精翻炒,淋入香油裝盤,撒上香菜段即可。

  煎連殼蟹的營養價值

  蟹肉性寒,味鹹,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絡、散諸熱、清熱、滋陰之功,可治療跌打損傷、筋傷骨折、過敏性皮炎。此外,蟹肉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高血脂及各種癌症有較好的療效。

  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對面板的角化有幫助。[6] 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煎連殼蟹的飲食禁忌

  螃蟹富含蛋白質,有高膽固醇、高嘌呤,痛風患者食用時應自我節制,患有感冒、肝炎、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食蟹。中國有中秋前後食用河蟹的傳統,由於傳統上中醫認為蟹性寒,故常用姜茸、紫蘇等配置食蟹使用的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