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種植方法

  榛蘑為真菌植物門真菌 蜜環菌的 子實體。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山區林區。被人們稱為“山珍”、“東北第四寶”。那榛蘑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栽培季節的選擇:有機榛蘑屬低溫型,根據榛蘑生長髮育對溫度的要求,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安排適宜的生產季節,輔之以防暑保溫措施和適當的栽培方式可獲得栽培成功。

  栽培管理

  有機榛蘑的栽培、管理工作是奪取高產優質的重要環節。從培養料播種之後,一直到出現菇蕾、長成小菇到最後成熟採收,都要根據各個生育階段對溫度、溼度、空氣和光線的不同要求,並結合氣候變化進行科學管理。下面按各生長階段進行介紹:

  菌絲生長階段 :在榛蘑栽培中,發菌階段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栽培成敗的關鍵。一般接種後2—3天,菌絲開始恢復。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是23—27℃。

  子實體生育階段:當菌絲長滿全部培養料,正常溫度下需一個月左右,榛蘑則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發育階段。

  有機榛蘑子實體生育階段需要低溫,尤其是原基分化更需要低溫刺激和較大的溫差。所以在生育階段將溫度控制在7—20℃範圍之內,最適溫度13—17℃。原基分化階段儘可能擴大溫差。

  子實體發育階段的水份管理尤為重要。菌絲生滿培養料後要澆一次出菇水,以補充發菌階段散失的水份,滿足出菇對水份的需要。另外出菇水還起到降低料溫、刺激出菇的作用。同時可向牆壁、過道、空中噴霧增加空氣溼度,把空氣相對溼度提高到85%左右。

  通過催蕾,菌板上開始出現許多小顆粒,即進入桑椹期,此階段應停止向菌板噴水並揭去或架高薄膜,否則會影響菇蕾的形成和造成菇蕾不分化爛掉。這階段應經常向空間噴霧提高空氣溼度。在這階段如菌板過於乾燥,菇蕾容易枯萎;補水多了,菇蕾又容易浸水爛掉,溫差刺激不夠,不能大面積形成原基;揭膜過早,使表面菌絲過早乾燥,降低生活力;通風不好,表面菌絲不能全面倒狀、紐結,有汙染和蟲害也不能形成菇潮。所以這階段的管理難度較大,又極其重要。

  三天左右菇蕾分化長成珊瑚狀,稱珊瑚期,5-7天菇休分化成熟,在這階段應加強通風、保溼和光照,注意及時採收:榛蘑適時採收既可保證質量也可保證產量。

  有機榛蘑的適時採收既可保證質量,也可保住產量。當菌蓋展開,菇體色淺,蓋緣變薄,即將散放孢子之前採收為宜。對榛蘑的採收,應視實際情況而定。一次性形成菇潮的菌板,就應在子實體成熟時一次性全部採收。此時的大菇體與小菇體的成熟度是一樣的,如認為小菇體還能長而不採摘,反而會使小菇體枯萎。參差不齊形成菇蕾的菌板,則應間大留小的辦法進行採收,一潮菇可分2—3次採淨。採收時要整叢收,輕拿輕放,防止損傷菇體,不要把基質帶起。一潮菇採完後,應清理床面,將死菇、殘根清除乾淨。

  病蟲害的防治

  有機榛蘑菌絲生活力很強,生長速度快,而且具有抗雜菌能力。所以在制種與栽培過程中,菌絲髮育階段管理得好,後期就不容易感染雜菌。甚至染了雜菌也照樣還能長菇。但是,在開放式生料栽培中培養料本身就陷藏著各種雜菌孢子,若在環境因子不適合有機榛蘑菌絲旺盛生長的情況下,其優勢則不再存在而雜菌容易氾濫成災。引起雜菌感染的重要環境因子是溫度和溼度。榛蘑菌絲生長的溫度範圍對所有黴菌也都適合,只是黴菌最合適的溫度和溼度略高些,因此,在菌絲培養階段,稍微疏忽溫度上升至28—30℃以上,若溼度也大,雜菌就猖獗起來。而且蟲卵也紛紛孵化,蟎類也隨之而來,病蟲害一旦蔓延之後就難以驅除,另外,有機榛蘑對敵敵畏極為敏感,低濃度的敵敵畏都會致使小菇蕾枯死。由於不能輕易用藥,只能以防為主,避免病蟲害發生。一旦發生,則採用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三者結合的綜合措施來控制蔓延。

  ***1***控制主要的環境因子:針對溫度、溼度是引起病蟲害的主要原因,所以栽培過程中要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①溫度:根據各氣候條件,掌握各地區各品種的安全播種季節。如果人工控溫下栽培時,室溫不宜超過22℃。料溫不超過25℃。

  ②溼度: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間。菌絲生長階段的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0%左右。

  ***2***雜菌的預防:

  ①培養料要新鮮,無黴爛變質,配料前先暴晒1—2天。

  ②每次栽培前培養室及用具都要清洗、燻蒸。

  ③生料栽培時,培養料儘量少加或不加有機氮源和糖類物質。

  ④菌種量要大,加速菌絲生長速度,優先佔領養料,即制其它雜菌繁殖。

  ⑤注意防鼠堵塞鼠洞。

  常見雜菌及其防治

  栽培有機榛蘑時常見的雜菌有木黴、青黴、麴黴、脈孢黴、根黴、枝孢黴、粘菌、鬼傘類以及酵母等。在開放式栽培中,發現雜菌可用石灰粉遮蓋汙染部位;封閉式栽培中可用注射器或滴管將殺菌藥液按比例稀釋後注射或謫到汙染部位。常見的殺菌劑有高錳酸鉀一千倍液、甲基託布津一千倍液;多菌靈***含量50%***一千倍液,含量25%的五百倍液等。

  蟲害防治:有機榛蘑栽培時常見的害蟲有:線蟲、蟎類、蚋、鼠、蟻、蛞蝓、蝸牛、馬陸、果蠅、菇蚊等。藥劑防治可用2.5%溴氰菊脂乳劑二千五百倍液噴霧;用燈光和糖醋液誘殺蠅類;骨頭烤香誘殺蟎、蟻類;用鹽殺蝸牛、蛞蝓等。

  榛蘑的特徵

  榛蘑呈傘形、淡土黃色,老後棕褐色。蓋頂中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鱗片,老熟後近光滑,蓋的邊緣有放射狀排列的條紋。撕開 菌蓋可見蘑肉白色 。 菌柄細長,圓柱形,基部稍粗,柄多彎,高5~13釐米,有縱條紋,內部鬆軟至空心。子實體中等大,肉質,叢生或單生。菌傘初為半球形,以後平展,傘面呈淺土黃色,覆有暗色細鱗;菌髓白色;柄呈圓柱形,基部稍膨大,表面稍白色,有條紋,內部鬆軟,呈淺褐色;菌褶直生,近白色,後期變深色。孢子橢圓形,無色,光滑。

  榛蘑的生長期為每年初秋8~9月,雨後第二天最宜採摘。

  榛蘑生長在針闊葉樹的幹基部、代根、倒木及埋在土中的枝條上。一般多生在淺山區的榛柴崗上,故而得名"榛蘑"。 榛蘑不僅食用,還可藥用。真菌類擔子菌綱 白蘑科蜜環蕈屬植物蜜環蕈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 Quel.,以 子實體入藥。夏季採收,去雜質,晒乾。

  榛蘑異名母波甚,屬於白蘑科植物蜜環菌的子實體。生長在針葉樹和闊葉樹的根部,7~8月就可以採收,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四川、浙江、雲南、廣西都有出產。

  蜜環菌子實體中等大,肉質,叢生或單生。菌傘初為半球形,以後平展,傘面呈淺土黃色,覆有暗色細鱗; 菌髓白色;柄呈圓柱形,基部稍膨大,表面稍白色,有條紋,內部鬆軟,呈淺褐色; 菌褶直生,近白色,後期變深色。 孢子橢圓形,無色,光滑。 生於針葉樹或闊葉樹的根基部。

  榛蘑生長初期為半球形,以後展開,傘面呈土黃色,上有暗色細鱗。菌髓白色,菌柄為圓柱形,根部稍大,表面稍白,有條紋,內部鬆軟,淺褐色;菌褶直生,初為白色,後期顏色變深。榛蘑孢子橢圓形,很光滑,沒有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