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與咖啡文化
茶是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有什麼聯絡與不同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上***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
茶之於中國,猶如咖啡之於法國,不僅僅是一杯飲料,更是一種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的原產地,中國人對茶的熟悉,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平民百姓,下里巴人,無不以茶為好。人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在中國人生活和文化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茶,已經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文化……
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為“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茶葉生產和飲用已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人們對茶葉的需求也出現新的要求。這是因為,在社會發展中,一旦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得到了滿足,就特別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茶,這種天然保健飲料必將愈來愈受到人們的青睞。與此同時,由於它含有大量的對人體起著一定的保健和防病的成分,更會吸引大量消費者去飲用它。茶葉,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侶。
我們現在還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中國歷史上有很長的飲茶紀錄,已經無法確切地查明到底是什麼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時代是有說法的。並且也可以找到證據顯示,確實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因此,很多人認為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就象中國燦爛的古代文明一樣,清朝之後,飲茶之風逐漸波及歐洲一些國家,當茶葉最初傳到歐洲時,價格昂貴,英國人和法國人都將其視為“貢品”和奢侈品。後來,隨著茶葉輸入量的不斷增加,價格逐漸降下來,成為民間的日常飲料。此後,法國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客之一。隨著茶葉的傳播,目前茶葉的生產和消費幾乎遍及全國和世界五大洲的國家和地區。由於茶葉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併成為三大飲料之一,所以世界茶業的發展速度也很快。目前,世界五大洲中已有50多個國家種植茶葉,茶區主要集中在亞洲,茶葉產量約佔世界茶葉產量的80%以上。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茶道不同於茶藝,它不但講求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
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臺灣學者劉漢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樸實謙和,不重形式。飲茶也是這樣,不像日本茶道具有嚴格的儀式和濃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畢竟不同於一般的飲茶。在中國飲茶分為兩類,一類是“混飲”,即在茶中加鹽、加糖、加奶或蔥、桔皮、薄荷、桂元、紅棗,根據個人的口味嗜好,愛怎麼喝就怎麼喝。另一類是“清飲”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損茶本味與真香的配料,單單用開水泡茶來喝。而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這是中國飲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明清以後,茶文化似乎出現了一種返樸歸真的現象,刻意追求好水的人少了,一味講究貢茶的事也少了,茶人更追求、講究的是茶的本身至味的內在意味,並藉以實現精神上的追求,得到心靈的撫慰,或尋求一種物我合一的化境。在現代社會,茶文化更起著豐富文化休閒生活,促進茶葉經濟貿易的發展和推進國際文化交流的作用。二十一世紀的茶文化規模將更大,涉及領域更大,功能更顯著,傳統與現代融合更為緊密,茶文化將成為世界性文化。
***下***
“或慣常在落雨的黃昏,悠閒的啜著熱氣氤氳的藍山;一個人的夜晚,你總是守候在蒸餾式咖啡壺旁,任它用最揮霍時間的方式,慢慢醞釀香醇;偶爾也呼朋引伴,沸騰一屋子的人聲,任電動咖啡壺運轉一整個下午,香氣瀰漫房間。”
相信這樣的生活意境是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難以抗拒的,生活,因為有了它而更愜意。
隨著第一粒咖啡豆被人們採摘下來、第一次焙考、第一次研磨、第一次衝調和第一杯咖啡醇香的飄散,有關咖啡文化在我們這個小小的星球上傳播的傳說,已經成為歷史上最偉大、最浪漫的故事之一。而在許多人心中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是巴黎。
什麼是巴黎最迷人的東西?巴黎鐵塔?巴黎聖母院?巴黎凱旋門?法國曾對一百六十個美國觀光客做過一次調查,很意外的,這些都不是。答案竟是巴黎的咖啡館。巴黎如果少了咖啡館,恐怕巴黎變得一無可愛。
曾聽說法國一度由於咖啡缺貨而少喝了咖啡,馬上就見打盹的人多起來。說來好象誇張,但法國人嗜咖啡倒是千真萬確。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法國也是參戰國之一,國內部分老百姓擔心戰爭影響日用品供應,紛紛跑到超級市場搶購。此事連電視臺也驚動了,當鏡頭對著滿抱“緊缺物資”的顧客時,卻發現他們拿得最多的竟是咖啡和糖。此事一度成為當時的大笑話。
法國人喝咖啡講究的似乎不在於味道,而是環境和情調,大多不願閉門“獨酌”,偏偏要在外面湊熱鬧,即使一小杯的價錢足夠在家裡煮上一壺。他們也不是匆匆喝了拉倒,而是慢慢的品,細細的嘗,讀書看報,高談闊論,一喝就是大半天。法國人養成這種喝咖啡的習慣,自覺不自覺的表達著一種優雅的韻味,一種浪漫情調,一種享受生活的寫意感。可以說這是一種傳統獨特的咖啡文化。正因為如此,法國讓人歇腳喝咖啡的地方可說遍佈大街小巷,馬路旁、廣場邊、河岸上、遊船上、甚至艾菲爾鐵塔上。而形式、風格、大小不拘一格,有咖啡店、館、廳、室。而最大眾化、充滿浪漫情調的,還是那些露天咖啡座,那幾乎是法國人的生活的寫照。難怪注重品味的法國人有一個傳統說法,在塞納-馬恩省河邊叫人換一個咖啡館也許比換一種宗教還難!一個地道咖啡館,常客不僅決不輕易改變自己的咖啡館,連來咖啡館的時間和坐在哪張咖啡桌上的習慣都是固定不變的。這種忠誠的關係當然也體現在好客不倦的主人,不用招呼,熟知自己常客脾氣和嗜好的老侍應生就會端來他最喜歡的那種咖啡,配上一盤特色點心,甚至還會隨手帶來他最愛看的報刊,不必說謝謝,這些在一個正宗的咖啡館裡都是理所當然的。
在中國,人們越來越愛喝咖啡。隨之而來的“咖啡文化”充滿生活的每個時刻。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辦公室、或是各種社交場合,人們都在品著咖啡,它逐漸與時尚、現代生活聯絡在一起。遍佈各地的咖啡屋成為人們交談、聽音樂、休息的好地方,咖啡逐漸發展為一種文化。無論是新鮮研磨的咖啡豆,還是剛剛衝好的熱咖啡,都散發出馥郁的香氣,令人沉醉。它們為北京、上海以及中國其它大城市經常光顧咖啡屋的人們提供了各種選擇。同時,中國人也逐漸喜歡自己做咖啡了。用焙炒過的咖啡豆和滲濾壺、濾紙做一杯新鮮的咖啡,也別有一番滋味。
隨著咖啡這一有著悠久歷史飲品的廣為人知,咖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接受。有資料表明,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正逐年上升,而有望成為和法國一樣的世界重要的咖啡消費國。
中法文化的交融,正如咖啡與茶,交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