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少數民族茶文化的介紹
和祖國大家庭中的其他民族一樣,飲茶之風在雲南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中佔據了重要地位。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壯族“甜茶” 是壯族人民的傳統飲品,有很多講究的茶禮。壯族男青年第一次到姑娘家相親時,姑娘就給他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放有糖,男青年飲“甜茶”,就表明姑娘同意了;如果沒放糖,則表示不同意。這種表達的方式,既特別又含蓄。
佤旗“苦茶” 其煮法是在大砂罐中一次放500克茶葉,一直煮到罐中剩下三五口茶水為止。然後等茶涼到一定溫度,一口氣喝下。茶水苦澀難忍,但喝後頓覺清涼爽口,回味無窮。
苗族“花茶” 苗族同胞用冬瓜片、橙子皮切成小薄片,在上面刻出各種圖案,再同桂花、白糖一起製成待客的“花茶”。為表達對貴客的敬意,茶杯裡常有“吉祥”、“祝福”之類的花茶片。花茶還是苗家青年戀愛中的傳情物。小夥子來到姑娘家求婚,如果姑娘敬給小夥子的花茶裡,有兩片“並蒂荷花”和兩片“喜鵲對鳴”,表示姑娘同意;如果茶杯中只有三片花茶,則表示不同意。
回族“八寶茶” 回族同胞常用此茶招待臨門的貴賓。這種茶摻有杏幹、桂圓、荔枝、葡萄乾等,喝起來香甜可口,有滋陰潤肺,清咽利喉之奇效。
東鄉族“蓋碗黃茶” 東鄉族同胞用“蓋碗黃茶”待客。其做法是用銅壺***或瓦壺***將茶煮沸後,在蓋碗裡放一小塊糖和一點具有松香味的黃茶,在客人吃飯或坐在炕上談天時,即獻上蓋碗黃茶。
白族“烤茶” 雲南大理白族人常以“烤茶”招待貴賓。有賓朋來訪時,主人就把從山上採回的鮮茶放在砂罐裡,邊烤邊搖,待茶葉烤到發出清香並泛黃時,便用沸水衝入砂罐裡,再稍煮片刻。茶煮成後便倒入瓷盅,雙手舉杯,敬給客人。
藏族“酥油茶” 其做法:把茶磚切開搗碎,加適量的水煮沸後濾出茶渣,調入食用酥油,茶汁和酥油就混合成乳白色的“酥油茶”。每有賓客來訪,全家在帳蓬外恭候,待客人進帳坐定後,女主人即雙手緩緩捧上酥油茶敬給來賓,使客人有賓至如歸之感。
彝族“醃茶” 這是雲南山區的部分彝族同胞喜愛的一種“茶”。將採下的鮮茶放入灰泥缸中,邊放邊壓,直到壓滿,最後用重蓋子壓緊,數月後,即製成味道獨特的“醃茶”。
雲南少數民族茶藝介紹
***一***傣族等“吃茶”的習俗
傣族還有一種吃茶的風俗。在民間,傣族喝的茶多數都是自己製作的大葉茶,招待客人時喜歡把茶泡在一個大器皿中,待茶泡開了再往客人的杯子裡倒。茶過三四泡,茶味變淡後,將茶葉撈出,沾上大青果***俗名:嘎哩羅***喃咪吃,茶葉餘留的淡淡苦澀與大青果汁的回甜溶在一起,讓你回味無窮。
基諾族有一種奇特的吃茶風俗。在新茶季節,他們把鮮嫩的茶葉採來,用手揉捻將茶葉汁擰在碗裡,然後放上作料及鹽巴辣椒,再用擰出的茶汁來涼拌,不放酸、原汁原味地食用,既開胃,又下飯。現在,基諾老人及中年人還保留著這種吃茶的習慣。
***二***雲南穆斯林的茶文化
雲南穆斯林普遍嗜好飲茶,尤其酷飲綠茶。相較而言,其飲茶的方式、習慣及其風味的獨特,尤以滇東北穆斯林為最。在滇東北地區,特別是農村的穆斯林家庭,大都喜飲炕茶。即先燒一壺開水置於火塘邊烘著,再將一土陶製小茶罐放到火上燒烤,待茶罐烤至發燙,放入茶葉,邊炕邊抖動茶罐,使茶葉不至焦糊。等到茶葉漸漸發黃,茶罐冒出縷縷清香,再注入沸水,頓時泡沫撲出罐口。去掉泡沫稍待沉澱,即可將茶水傾入小瓷盅內飲用。是時,滿屋清香四溢,沁人心脾。這種炕制的茶水呈褐色,濃如剛榨出的菜油,味極苦釅。初飲不慣只覺苦得掛齒,澀得吐舌;但苦澀之後,卻漸覺微甜,溢香滿口,回味無窮。一般初飲者,只需斟二、三滴茶水,適當加兌些開水,方能下嚥。雖摻兌過開水,茶味依然濃郁,清香回甜,飲之足可潤喉止渴。
***三***雲南德昂族茶文化
全民信仰小成佛教的德昂族根據教規戒酒,這就使得茶水成為德昂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德昂族男女老少都喜歡喝茶。進入德昂人家的竹樓,客屋正中是火塘,火塘周邊即是主人待客的地方。有客來訪主人便吹燃塘火,將盛滿山泉水的壺置於三角架上,又取出拳頭般大的陶罐,放進去一把茶葉,隨後置於火炭上灸烤。烤到室內瀰漫起茶葉的清香時,用鼎沸的山泉水衝入陶罐。主人再取出與客人同數的牛眼瓷盅,放平,提起陶罐往每個瓷盅裡傾進茶葉。不管客人是多是少,有經驗的主人總是會讓小陶罐裡的茶汁平均分配的。倒好茶汁,主人再往每個瓷盅裡摻進沸水,然後一手託盅底,一手扶盅沿,奉給客人。客人須雙手接過,不可單手接茶盅,以示對主人禮貌待客的敬意。你可不要小覷了那牛眼般大的瓷盅,也就一口的茶量,碰碰舌尖,苦如黃蓮,隨後是回甜,這便是雲南大葉茶的特點。一盅茶下肚之後,你自然不敢再喝,卻能讓你體驗到“醉茶”的滋味,一夜頭腦清醒到天明。
雲南各民族獨特的茶文化,以它在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獨特而多樣的形式,富有著豐厚的內涵,在中國茶文化中獨樹一幟,別具特色、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