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下午茶文化的介紹
香港的下午茶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你們知道香港下午茶文化的基本資料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香港人是中西文化交匯之處,在這裡您可以看到世界很多地方的風俗與禮儀,而傳統的中國文化也得到了完好的儲存。時至今日,大多數香港人還保留著喝下午茶的習慣。就餐完畢後,享用一杯香濃的熱茶,閒適自在,可賽神仙!在香港,飲茶的文化根深蒂固,不論是中國茶、英式下午茶還是港式奶茶,都有著獨特的品味與文化。
不知您是否注意到,當服務員為客人倒茶時,有些客人會用手指輕敲桌面。這其中有一段歷史典故。飲茶的禮儀自古流傳,一直存有感恩之意,值得傳承。飲茶者用三根手指輕敲桌面,代表他向倒茶的人致謝。傳說中國古代一位帝王曾到東南方微服出巡,有一天皇帝與臣子來到一家茶館,皇帝為掩飾自己的尊貴身份,便站起來為臣子斟茶,而為了不嚇壞臣子,皇帝先想出讓臣子用手指輕敲桌面,以示磕頭謝禮;其中一根手指代表他們低頭,另一根手指則代表拱起的臂膀。直到今天,這樣的飲茶習俗仍在香港廣為流傳。
在香港,您可以品味最傳統的中國茶,最時尚的港式絲襪奶茶。香港特殊的歷史背景,也使香港人體會到享用英式下午茶的樂趣。中西茶飲,造就多元茶飲風貌與品茗文化。吾飲良品研發團隊遍尋香港民間美食的傳人,本著將港式飲品傳統精湛的製作工藝傳承和發揚的目標,對眾多經典港飲的工藝流程加以標準化,並在每次的製作過程中都嚴格遵守,也只有以如此誠意,方能保證奉獻給顧客的每一杯飲品都是地道純正的香港滋味!
香港下午茶文化由來
在香港,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住不起半島酒店,就到半島去喝下午茶。
一位英式下午茶套餐差不多300元港幣,外加15%的服務費。
有人說,因為有了張愛玲,因為有了傾城之戀,才有了曖昧的半島下午茶。其實不然。從上世紀中葉起,半島酒店的下午茶便成了很多香港人趨之若鶩的一種追求。到了80年代,周潤發、張國榮、鐘楚紅和張曼玉等常客的光顧,又曾兼有“影人茶座”之美譽,半島為“星探”和娛記狗仔隊以至熱愛明星的粉絲們留下了“追星”的興奮點。
下午茶的高峰一般在三點左右,隨後一直延續到晚上七點。這兒的氣氛很適合那種追求典雅、自在、閒適的小資們,無論世事如何,對半島下午茶的追捧與熱愛一直經久不衰:高大的空間,低迴的樂音,古典而時尚的裝飾,恰到好處的溫度裡,瀰漫著暖洋洋的西點烘焙時溢位的甜蜜氣息,穿梭其間身著經年不變的白色制服的服務生,建築的西方風情和細節所呈現的東方神韻融為一體,將高貴與優雅凝聚成一種無與倫比的非凡氣質。
在半島,原先所有來喝茶的人,無一不是西裝革履,流蘇粉黛。其實這是隨英國人的傳統,香港人覺得在半島喝下午茶是一次和典雅的聚會,於是便沿襲下來。很多上流社會的女人不太喜歡那種風塵僕僕不修邊幅的男人,頭髮亂成雞窩似的,衣領四周到處是頭皮屑,西服的皺褶一眼就看出沒有熨燙,顯得很沒有品位。所以,一般只要有女賓在場,男士肯定要認真整理一番,以顯示對女性尊重的紳士風度。
其實半島的下午茶,完全是西式茶,即以英國立頓紅茶和各種咖啡為主,沒有誰跑這兒來點名要喝西湖龍井和黃山毛峰。尤其是香港本地人,如果說從海底隧道鑽過來特地喝中國茶,那還不如去中環丹利街的陸羽茶室,比起這兒要便宜許多。
西式茶的花架子很多,不似平日裡在茶樓喝茶那麼實惠。半島下午茶的西點名頭複雜,每一道糕點都有一個很洋氣的名字,不像我們隨便叫個“老婆餅”、“蛋黃酥”什麼的。
戰爭和愛情,蛋糕與情調,能把這些看似毫不沾邊的東西糅合得如此羅曼蒂克,大概只有在西式茶裡才會出現。
所謂英式下午茶套餐就是一個有著三層架子的點心格式,第一層為三明治,第二層是傳統英式點心SCONE,最上面的是水果塔。半島下午茶所有盛著食物的餐具都是純銀打造的,全酒店共有4.8萬件這樣的銀器,每天都需開啟八部打磨機擦拭,所以從1925年至今,這些餐具擺放在雲石材質的餐桌上,始終保持亮麗如新,光彩照人。
從飲茶文化發源來講,最早於下午喝茶的民族,理應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稱的古代中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將下午茶發展為一種既定習俗的文化方式,則是英國人。英國人的飲茶習慣始自1661年。當時,一位葡萄牙公主Catherine of Bragança和英王查理二世結婚,公主把葡萄牙的飲茶習慣帶到英國。
17世紀時,英國上流社會的早餐都很豐盛,午餐較為簡便,而社交晚餐則一直到晚上八時左右才開始,人們便習慣在下午四時左右吃些點心、喝杯茶。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瑪麗亞,每天下午她都會差遣女僕為她準備一壺紅茶和點心,她覺得這種感覺真好,便邀請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國上流社會流行起來。
英國人最喜歡的下午茶時間,多集中在下午3時到5時半之間,在優雅的氛圍裡往往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心靈的祥和與家庭式的溫暖,從而舒解一天的疲勞。
據說遠在維多利亞時代,下午茶的時光並非如此美妙。那時候,無所事事的貴婦人們利用午後的閒暇時光,在茶香的掩映之中,有些興奮、有些嫉妒地談論著別人的私生活。幸好,社會的發展解脫了對女人的束縛,生活空間的擴充套件使得女人們不再侷限於狹小的天地,輕鬆的下午茶時光,真的變成了享受。
香港下午茶文化與英式下午茶的淵源
據說英式下午茶的概念源自貝德福德第七公爵夫人安娜The 7th Duchess of Bedford, Anna, 1788-1861。18世紀的英國人每天只用早點和晚餐,而英國貴族一般在晚上8:00後才用晚膳。這樣一來,早晚餐之間的漫長時間,就讓不少人飢腸轆轆。公爵夫人喜歡邀請三五知己,在每天下午4:00左右來到家中,一同享用以上等瓷制餐具盛載的香醇好茶,以及精緻的三明治及小蛋糕,此即為英式下午茶文化之始。後來這種習慣蔚然成風,在貴族社交圈裡流行,成為時尚名媛淑女閒來午後聚首、享用茶點的風尚文化。
我最愛看香港TVB電視劇,其中很多情節都是在茶餐廳發生的,很多香港人早餐下午茶或者休閒娛樂都是在那度過的,對於從小生長在大陸的人對茶餐廳很是好奇.
要了解香港,最簡便的辦法大約是傍晚時分走進一家人聲鼎沸的茶餐廳。
香港地少人多,工作速度極快,價廉物美的茶餐廳遍地皆是,各有各的取勝之道,各有各的招牌菜式,粥粉面中哪怕只有一樣出色,照樣有人漏夜排隊,在香港人看來,只有排隊買,那才是對一個品牌的極度讚美和高度認同,如果有時間,有精力,你願意,呆在哪個出名的茶餐廳門口,準能守候到一兩個在此覓食的大小明星,香港的明星太多,地方太小,出名的茶餐廳主比名人牛氣,並有合影的大照片,以證視聽。
茶餐廳是一種香港獨有的快餐食肆,集快餐店與餐廳的特式於一身,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在香港,茶餐廳遍佈各區,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
要說香港人的飲食特色,當然少不了上茶樓享受“一盅兩件”。舊式茶樓服務生拿大水煲為茶客添水、點心員用布帶縛著點心盤掛在胸前叫賣點心的情景,都為香港的飲食歷史留下難忘的一頁。縱使舊式茶樓已漸漸湮滅,取而代之的新式酒樓仍是大部分香港人與親朋好友共聚的首選。
英式下午茶的習慣成了香港茶文化的一份子。地道的香港生活就是每到下午三點,人們放下手裡的工作,走出寫字樓,去喝上一杯下午茶,有的甚至可以一直延續到晚上七點。而在半島大堂金色大柱的圍攏中喝下午茶,則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從上世紀中葉起,半島酒店的下午茶便成了很多香港人趨之若鶩的一種追求。到了80年代,周潤發、張國榮、鐘楚紅和張曼玉等常客的光顧,又曾兼有“影人茶座”之美譽,不光是明星們喜歡來此悠閒,港府的高官有時也在這兒招待賓朋。這兒的氣氛也很適合那種追求典雅、自在、閒適的小資們,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無論世事如何,對半島下午茶的追捧與熱愛一直經久不衰。現在更多的是慕名而來圖個新鮮的遊客,把這種消費作為景點來見識一下,再有就是住在半島的客人請客或被請,純屬偶爾奢侈慰藉一下緊張疲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