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養生有哪些手法

  灸法起源於遠古時期的用火,久遠於針法及其他醫術,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一朵奇葩。那麼,呢?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中醫艾灸養生的手法

  1.懸灸

  是用艾絨捲起來的長條狀圓柱艾條施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距離施灸部位一定高度進行燻烤,一般艾火距面板約3釐米,每次灸5~10分鐘,使面板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面板,以出現紅暈為度。操作時分為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三種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溫灸器,根據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為溫灸盒、溫灸筒、溫灸杯等。它的優點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溫和。

  3.間接灸

  又稱“隔物灸”,是在面板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作為間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鹽,藥等,分別稱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藥灸等,因為間隔的物品不同,治療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也叫艾炷,直接放於身體穴位和病痛處點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直接灸分為兩類,灸後不留瘢痕的稱為無瘢痕灸;灸後面板出現化膿甚至結痂的,稱為“瘢痕灸”。

  中醫艾灸器具的用法介紹

  1、竹製艾灸盒

  竹製艾灸盒有1-6孔之分,如果要施灸的面積較小,可以選用單孔或雙孔灸器,如果施灸的面積較大,像背部,腹部等,可以使用多孔艾灸盒,個人覺得2孔和3孔艾灸盒比較實用,可以灸身體的大部分穴位,而且艾灸時熱度也正合適,不會像五孔六孔灸器那麼燙。

  2、隨身灸

  這也是我們艾灸時常用到的艾灸器具具,這種灸器用著簡單,價格低廉且適合身體的任何部位,所以很多人會選擇隨身灸。

  3、純銅艾灸棒

  純銅艾灸棒有三種型號:小號、中號、大號。小號銅棒配合4mm的無煙艾條,適合做面部美容時使用,中號和大號銅棒適合身體等部位艾灸。

  4、火龍灸器

  火龍罐是比較專業的艾灸器具具,一般背部使用較多,使用時要按照經絡走向擺放在患者背部督脈上,其功效以溫、通、調、補為主。

  以上是幾種常用的艾灸器具具,還有艾絨箱、柱式溫灸盒、立式艾灸器具等。艾灸器具具使用方便,可以隨意的固定在身體穴位上,艾灸者可自行調節艾粒與身體的距離,溫度比較好掌握,而且艾條在相對密封的環境下,產生的熱能不易散發,火力均橫、滲透力強,提高了傳統艾灸的療效。

  中醫專家指出,最適合進行中醫艾灸療法的季節就是夏季。因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醫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脫了衣服施灸容易受涼。而且天氣熱,人體對溫度就比較敏感,不容易被燙傷。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