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神寫照人物畫教案

  中國人物畫中歷來十分注重於心靈之神、特色之神與悟對之神等方面神逸妙趣的藝術修養內涵。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適用學段:高一或高二年級

  類 型:欣賞課

  課 時:45分鐘

  教學形式:以小組合作為主的活動性教學

  教學裝置:掛圖或多媒體

  一、教學目標

  a.培養學生全面和細緻的觀察能力。

  b.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中國古代人物畫藝術獨特的藝術傳統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從而達到舉一反三深入理解的目的,激發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c.培養學生對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學習興趣,通過初步瞭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表現手法並嘗試美術實踐活動,同時能運用一定的專業術語表述感受。

  d.通過本課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美、感受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點

  a.認識、理解、賞析《韓熙載夜宴圖》。

  b. 瞭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獨特的藝術傳統——以形寫神,形神兼備。

  三、教學難點

  a認識作品《韓熙載夜宴圖》畫面構圖,以及對作品傳神寫照之處的理解。

  b.如何調動學生對中國古代人物畫學習的興趣。

  四、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若干圖片和資料,古典音樂和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資料:毛筆、紙和自制的筆。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觀察與嘗試

  同學之間互相觀察,用文字、語言描述特徵。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用毛筆或自制的筆***樹枝、棉籤等工具***,嘗試描繪某位同學的形象,並展示自己小組的作品,同時簡要說明該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徵。

  由自己的繪畫作品匯入教學,以一系列的設問:這個人物外表有什麼特徵?他在幹什麼呢?通過他的形象你能看出他的身份嗎?你能通過外表看出人物的心情嗎?等,引起學生對作品中的主人公---韓熙載研究的興趣。***媒體展示一組韓熙載的頭像***

  活動二:分析與交流

  單元活動***一*** “排序”

  ***準備《韓熙載夜宴圖》的5個片斷***根據老師給出的五個片斷,要求同學們按照一定線索把該畫串聯成一幅完整的長卷***把排列順序的序號寫在各組的答題板上***,並且給每個片斷起一個恰當的標題。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培養目標:

  瞭解古代人物畫,進一步深入瞭解人物畫的特點和時代背景。

  2、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感受到古代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現代人的繼承和發揚、創新能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3、創新能力目標:

  在學習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藝術鑑賞能力,開闊眼界。

  教學重點:古代肖像畫理論的深刻認識和價值

  教學難點:現代人物畫對古代的繼承和創新的關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除錯多媒體、檢查教具、師生問候。

  二、匯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穿著現代的服裝,課餘時間可以上上網、打打遊戲和看看電影等。但有沒有想過距離我們幾千年的古代人,他們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就讓我們懷著一顆真誠而渴盼的心,走進他們的世界。

  三、新授:

  老師簡介古代人物畫發展的脈絡及特點,引出古代傳神寫照典範作品《韓熙載夜宴圖》並簡介其背景***學生課前已預習***。

  1、古代人物畫典範作品:《韓熙載夜宴圖》顧閎中***五代***

  第1組問題:韓熙載夜宴圖描繪了什麼內容?

  第2組問題:這幅畫分為幾個部分?採用了怎樣的構圖?

  第3組問題:畫中的韓熙載是誰?他出現了幾次?他在做什麼?他的表情怎樣?他為 什麼會有這樣的表情?

  第4組問題:畫中還有哪些人?他們都在幹什麼?他們的表情如何?

  第5組問題:這幅畫的色彩和技法有什麼特點?

  教師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得出結論。

  2、分組討論,欣賞古代傳神寫照人物作品:

  步輦圖---閻立本 唐 簪花仕女圖---周昉 唐

  古代帝王圖---閻立本 唐 太白行吟圖---梁楷 宋

  明代畫家 徐渭像 關天培像 孔昭靳 清

  結果:學生能夠把每幅畫的特點基本上說出來,還能把有關歷史上有關人物功績說出,能夠把部分畫的內容通過動作演示。

  歸納總結:古代人物畫特點:傳神寫照設色富麗用筆精細

  3、現代人物畫家及作品介紹:

  1、***教師簡介現代人物畫***通過視訊檔案展示人物畫家蔣兆和及作品

  2、欣賞蔣兆和傳神寫照代表作品《一籃春色賣遍人間》

  3、周思聰代表作品介紹

  總結歸納:現代人物畫特點:傳神寫照寫實性現實性

  無論古代人物畫還是現代人物畫都具有傳神寫照的特點,都有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它們體現了中華古老民族的智慧和現代人繼承、創新的能力,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激勵我們創造更加美好 。

  篇3

  學生分析

  高中的學生對中國人物畫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如從畫法樣式上能分出工筆,寫意,白描等,在題材分類中知道風俗,仕女等,但認識不夠全面,在本課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有更全面的瞭解,但這並不是本課的重點。高中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美術鑑賞能力,有一定的文學歷史知識積累。欣賞是欣賞者對作品內涵意義及其價值的認識,欣賞是需要一定的知識和修養的。同時,欣賞允許欣賞者對作品有某種主觀態度,需要情感和藉助想象。高中學生具有了這樣的能力,但顯得力不從心。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正確地去欣賞作品,讀懂、理解特定歷史時期作品的內涵。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個性化的情感活動。在學生掌握美術作品欣賞方法的同時,也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和鍛鍊。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下的美術鑑賞,要求“高於一般的欣賞水平,……是對美術作品的鑑別與欣賞”,為了拓寬學生知識面,更多的展開自主學習、討論。本課拋棄了以美術史為線索的教學思路,對教材進行了一定的取捨,在教學中選擇與學生其它相關學科相聯絡的方式***歷史、文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美術鑑賞活動,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中國人物畫獨特的藝術特點,瞭解中國人物畫的創作理念。

  能力目標:通過引導,掌握鑑賞中國人物畫作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鑑賞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美術作品的欣賞,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著重理解中國人物畫的創作理念,尤其是價值追求的核心理論――“傳神寫照”。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掌握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提高美術欣賞能力。

  教學方式

  1、比較分析法:通過人物畫《古帝王圖卷》中人物的比較,學生能夠形象地分析並得出結論:畫家特別注意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來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與性格特徵,同時在構圖上用侍從襯托帝王的高大。

  2、引導探究法:美術作品欣賞是個體的審美活動。繪畫作品是靜態的物質形態,如果讓學生獨自找出審美的切入點,並展開欣賞,最後得到健康審美感受,是比較困難的。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逐步引導,所以我採用“引導探究法”賞析《幽篁坐嘯圖》。

  3、分組分段賞析法:由於《洛神賦圖》長達近6米,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因此採用分組分段賞析法進行區域性欣賞。然後全班交流。

  4、為了幫助學生提高獨立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教給學生美術作品欣賞的方法:描述—感受—理解—評述。這是“授人以漁”的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

  教學場所:美術鑑賞教室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洛神賦》郵票

  學生準備:中國古代歷史教科書,曹植的《洛神賦》文學賞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匯入新課 ***2分鐘***

  1、請學生展示課前從歷史課本上收集的古代人物畫,一起辨認是哪些人物。並談談為什麼會在歷史書上出現這些人物畫。你把這樣的中國人物畫稱作什麼?

  設計意圖:歷史書出現這些畫的目的是給學生一個感性的認識,這正是作為肖像畫的最基本的作用――識別作用。學生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不一定從鑑賞的角度進行關注。但高中的學生已經知道這是肖像畫了。因此從這個角度匯入水到渠成。從這裡直接進入介紹肖像畫中的“十分像”。

  2、揭題:傳神寫照――人物畫

  二、發展階段,欣賞“十分面”  ***5分鐘***

  1、出示《康熙帝》***與歷史書本上一樣***讓學生講講對康熙帝的認識。再談談這幅肖像畫傳達了康熙帝什麼樣的氣質品格?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人物畫入手,學生會感覺古代人物畫離我們不遠,引起學生關注,同時可以從這張畫引出肖像畫的分類。

  2、教師引導:作為紀念性的肖像畫分兩類,這類稱為“十分面”。***板書:十分面***介紹什麼是“十分面”。

  並出示《關天培》“十分面”作品。讓學生感受畫面中關天培的氣質品格,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再次感受“十分面”作品。初步感受人物畫的主要藝術特點──傳神。

  三、引導鑑賞《幽篁坐嘯圖》,學習鑑賞方法  ***10分鐘***

  1、教師引導:紀念性的肖像畫另一類是行樂圖,出示《幽篁坐嘯圖》,課件進行配樂詩朗誦王維的《竹裡館》。?***板書:行樂圖***

  2、提問:這是誰的詩?詩的意境是什麼樣的?與這幅畫中的景物是否吻合?畫面中這個人物是誰?請學生描述畫面內容。***要求學生帶著問題欣賞******板書:描述***

  3、再次欣賞,感受畫面的意境。***重放配樂詩朗誦王維的《竹裡館》******板書:感受***

  4、分析:人物的用筆,人物與景物之間的內在聯絡。得出結論:抒情性的作品借創造意境氣氛烘托人物情態。***板書:分析***

  5、評述:從這件作品中,可以體會到古人獨特的藝術成就,畫面中人與景的結合,表現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是一幅以形傳神的傑作。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出中國古代人物畫的主要藝術特點:“以形傳神”。***板書:評述***

  6、從《幽篁坐嘯圖》的賞析中,概括出欣賞的方法:描述—感受—分析—評述

  設計意圖:結合文學,在聽覺和視覺上讓學生多維的感受中國人物畫,創設鑑賞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運用美術鑑賞方法:“描述—感受—分析—評述”,引導學生賞析並總結方法。教給學生鑑賞方法,為下面的鑑賞打好基礎。

  四、運用比較分析法鑑賞《古帝王圖卷》  ***5分鐘***

  1、以學生為主,運用比較分析法鑑賞《古帝王圖卷》。通過比較,學生能夠形象地分析並得出結論:畫家特別注意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來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與性格特徵,同時在構圖上用侍從襯托帝王的高大。

  2、在鑑賞過程中再次強調鑑賞方法:描述—感受—分析—評述

  設計意圖:有比較才有鑑別。在美術鑑賞活動中經常運用比較研究,這節課中對同一作品中不同人物的比較,突出教學重點:人物畫價值追求的核心理論――“傳神寫照”在作品中是通過什麼來傳達的。並通過鑑賞再次明確鑑賞方法,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準備。

  五、應用方法,自主探究,賞析《洛神賦圖》 ***18分鐘***

  中國古代人物畫很多是長卷形式的,剛才的《古帝王圖卷》就是一例。這也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另一個特點。

  1、在我國古代繪畫史上有一幅著名的人物故事畫──《洛神賦圖》,早在1999年人民銀行就把這幅名作搬上了金屬紀念幣。2005年,又發行了《洛神賦圖》特種郵票。***出示郵票《洛神賦圖》***《洛神賦圖》特種郵票是將曹植筆下的絕世愛情名篇《洛神賦》和東晉畫家顧愷之妙筆繪成的《洛神賦圖》合二為一的經典之作。

  ***設計意圖:引起學生對此畫的興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2、顧愷之生平介紹。顧愷之,字長康,小名虎頭,他是生活在我國東晉、南朝劉宋時期的一名大畫家,被畫界尊奉為中國畫家四祖之首。顧愷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寫入史書作傳記的偉大畫家。 顧愷之的“畫絕”絕在傳神。他善畫人物,卻往往在畫成之後好幾年都不點出此人的眼睛。後人稱讚顧氏之畫“意在筆先,畫盡意在”,連東晉著名宰相、“淝水之戰”總指揮謝安亦讚歎其稱道:“自蒼生來未之有也。”

  3、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現在傳世的共有4件,絹本、設色,均為宋人摹本。它們分別收藏在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二件***、中國遼寧省博物館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4、課前讓學生對曹植《洛神賦》進行了文學賞析。請學生敘述《洛神賦》的故事情節。

  此圖是根據三國***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寫《洛神賦》而創作的故事畫。畫面開首描繪曹植在洛水河邊與洛水女神瞬間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趨前,遠望龍鴻飛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雲髻峨峨,修眉聯娟”的洛水女神飄飄而來,而又時隱時現,忽往忽來。後段畫洛神駕六龍雲車離去,玉鸞、文魚、鯨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張望,依依不捨,一種無奈離析之情顯現畫面。

  設計意圖:對文學作品的賞析,有助於對人物故事畫的理解,為下面的分組分段自主賞析作鋪墊。

  5、應用方法,分組分段賞析《洛神賦圖》。

  由於《洛神賦圖》長達近6米,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我們只能區域性欣賞。一組賞析《洛神賦圖》區域性《子建睹神》部分,另一組賞析《雲東以載》部分。

  《子建睹神》,此部分畫的是主人翁曹植在翠柳叢石的岸邊突然不經意地發現崖畔洛水之上飄來一位婀娜多姿美麗照人的女神時如痴如醉的神情寫照。你看他生怕驚動神女洛神,下意識輕輕地用雙手攔住侍從們,目光中充滿了初見洛神時的又驚又喜的神態。高明就高明在顧愷之在處理曹子建的侍從時,將他們畫得程式化,用侍從們呆滯的目光、木然的表情,以襯托出曹氏喜不自禁的神情,使畫面形成一種鮮明的對比。這時我們看到的曹植的神情是既專注又驚訝,內心既激動外表又矜持的複雜心情,這是言語所難以表達的。

  《雲東以載》部分,可一窺東晉畫家顧愷之所創造的“高古遊絲描”之真容。圖中有大量的對於雲和水的寫照,畫家所勾描的對於水的勢態的描繪,有時舒展自如,有時平滑光潔,有時盪漾迴旋。總之,畫家筆下不同的水勢、水態、水性千變萬化的組合,使這種種波濤律動的江浪之美又與畫中人物的驚訝、激動、惆悵、流連烘托成一體,影響著畫中氣氛,將畫家的情緒傳染給觀者,使觀者一同受到感染,可謂高明之筆。

  6、交流完善,歸納小結。

  運用鑑賞方法:描述—感受—分析—評述進行鑑賞交流,並讓學生自主評價。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要求學生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從作品的題材、內容、表現技法、作品背景、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分析,並鼓勵學生主動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直接感受人物故事畫的美。學生主動思考和合作討論,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新課程理念。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及時肯定學生的回答,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

  六、課後練習,課外拓展  ***5分鐘***

  教師對本課進行小結評價,並引導學生自主瀏覽五代默畫典範《韓熙載夜宴圖》。

  佈置練習:學生課後嘗試賞析,結合這幅作品試將陳鬱論“寫心惟難”的一番話用現代語言表述出來,並加以分析。

1.幼兒園人物畫教案

2.古代人物畫教案

3.中班人物畫教案

4.兒童畫人物畫教案

5.大班美術教案人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