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能吃天麻燉鴿子食用注意事項

  天麻燉鴿子是一道保健價值非常高的藥膳,有補肝益腎、補氣健脾等功效。那麼孕婦適合吃天麻燉鴿子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孕婦吃天麻燉鴿子好不好的解答,僅供參考。

  孕婦能吃天麻燉鴿子嗎

  孕婦偶爾吃一些天麻燉鴿子是沒有影響的,天麻燉鴿子可以調節人體大腦神經系統,緩解壓力,改善睡眠,啟用性腺分泌和腦垂體分泌。而且在秋冬多喝鴿子湯,可以增強孕婦體質,增加面板彈性,改善血液迴圈,是孕期進補的一道優質湯水。不過天麻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如果食用過量容易導致流產,因此孕婦不宜經常食用天麻燉鴿子。

  另外因為鴿子湯的熱性較強,易上火或喜冷怕熱、經常臉紅、愛出汗的人最好不吃。鴿子湯也不宜與牛、羊肉等同樣熱性的食物同食。性慾旺盛者及腎功能衰竭者最好是少吃。而有胃寒、胃潰瘍、消化不良引起的虛症忌用,避免加重胃部的負擔。

  孕婦吃什麼蔬菜好

  1、玉米

  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其膳食纖維含量很高,能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洩,對妊娠便祕大有好處。當然,其還具有利尿、降壓、增強新陳代謝,細緻面板等功效。

  2、蘿蔔

  蘿蔔包含比高6倍。富含維生素A,可以防治夜盲症及膽結石。糖化酵素能夠分解食物中的澱粉及脂肪,有利於人體充分吸收。但是,蘿蔔不宜與水果同食。兩者的營養物質相遇,可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孕婦常吃蘿蔔可以獲得防病健身的佳效。

  3、海帶

  海帶中含碘和鐵較多,碘是製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鐵是製造血細胞的主要原料,多吃這種蔬菜,能增加乳汁中的含量。新生兒吃了這種乳汁,有利於身體的生長髮育,防止因此引起呆小症。不過切記不可過量食用,因為孕婦如果過量地服食海帶的話,攝入過多的碘有可能會引起胎兒的甲狀腺發育障礙,對胎兒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

  4、菜花

  菜花富含維生素K、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B、C及鈣、磷、鐵等營養素。孕婦產前經常吃些菜花,可預防產後出血及增加母乳中維生素K的含量。菜花除了營養價值高之外,更大的優點是常吃可以防治疾病。它能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及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預防感冒,防治壞血病等疾患。用菜花葉榨汁液煮沸後加入蜂蜜製成糖漿,有止血止咳、消炎怯痰、潤嗓開音之功效,更是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皮下出血、上呼吸道感染的藥膳。因此孕婦常吃菜花有益。

  5、萵苣

  萵苣含葉酸豐富。孕婦懷孕早期常缺少葉酸,若不及時補充就會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嚴重者會造成胎兒無腦和因神經管不能閉合導致脊柱裂等先天性畸形。萵苣中的天然葉酸是最好的葉酸來源。

  6、馬鈴薯

  馬鈴薯是一種營養非常全面且易消化的食物,有助於胎兒的發育,保護孕期健康。同時所含的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和加速膽固醇在腸道內的代謝,具有降低膽固醇和通便的作用,對改善孕期便祕很有助益。

  孕婦臨產前吃什麼好

  1、香蕉

  產科專家認為,孕婦在分娩前可以多吃點香蕉,因為香蕉裡面有豐富的纖維素和鐵質可以通便補血,由於很多媽媽在孕期不愛動,喜歡坐著,躺著,久而久之,胃腸蠕動功能變差,會導致便祕。產後媽媽貧血現象也經常看到,分娩時血液流失過多,所以在臨產前段日子可以多吃香蕉,讓血液補充到適量狀態。

  2、橘子

  產後大出血一定要重視,為了避免孕媽在生產中出血,就要加強血管的彈性和韌性,臨產前多吃橘子可以預防產後出血。此外,對於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橘子還有通乳的作用,可以解決乳腺管不通暢,乳汁過少等問題,還能起到預防急性乳腺炎的作用。

  3、山楂

  平時胃口不好可以多吃山楂,山楂裡面含有大量的山楂酸、檸檬酸,有活血化瘀,生津止渴的作用。孕婦適量吃山楂可以調理身體,產後媽媽會有過度疲勞、食慾不振的情況,臨產前多吃山楂,可以提高媽媽食慾,還能把子宮內的淤血排出。

  4、桂圓

  桂圓是中醫最常見的食材,營養非常豐富,性甘,有補血益脾的功效,對於產後虛弱的人來說,調理效果很好,所以說臨產前媽媽適量吃些新鮮的桂圓或者龍眼乾,能夠補血之外還能補脾。

  5、蓮藕

  蓮藕很有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和澱粉,產婦多吃蓮藕,可以排出體內多餘的淤血,增進食慾,促進乳汁分泌,對哺乳期嬰兒餵養很有利。

  6、海帶

  海帶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碘元素和鐵元素,臨產前多吃海帶,孕媽媽就能分泌出高質量的乳汁,防止寶寶呆小症的發生。其中鐵是製造紅細胞的主要成分,可以預防貧血。

  注意:孕婦在臨產前除了要營養均衡,不要吃人蔘、當歸等活血食物,會容易造成大出血。

  孕婦的食補註意事項

  1、不宜高脂肪飲食

  大量醫學研究資料證實,乳腺癌、卵巢癌和宮頸癌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如果孕婦長期高脂肪膳食,勢必增加嬰兒罹患生殖系統癌瘤的危險。醫學家指出,脂肪本身雖不會致癌,但長期多吃高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這些物質的蓄積能誘發結腸癌。同時,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發生乳腺癌,不利母嬰健康。

  2、不宜高蛋白飲食

  醫學研究認為,蛋白質供應不足,易使孕婦體力衰弱,胎兒生長緩慢,產後恢復健康遲緩,乳汁分泌稀少。故孕婦每日蛋白質的需要量應達90-100克。但是,孕期高蛋白飲食,則可影響孕婦的食慾,增加胃腸道的負擔,並影響其他營養物質攝入,使飲食營養失去平衡。

  3、不易高糖飲食

  血糖偏高組的孕婦生出體重過高胎兒的可能性、胎兒先天畸形的發生率、出現妊娠毒血症的機會或需要剖腹產的次數,分別是血糖偏低組孕婦的3倍、7倍和2倍。另一方面,孕婦在妊娠期腎排糖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血糖過高則會加重孕婦的腎臟負擔,不利孕期保健。大量醫學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使孕婦機體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病毒感染,不利優生。

  4、不宜高鈣飲食

  孕婦盲目地進行高鈣飲食,大量飲用牛奶,加服鈣片、維生素D等,對胎兒有害無益。營養學家認為,孕婦補鈣過量,胎兒有可能得高血鈣症,出世後,患兒會囟門太早關閉、顎骨變寬而突出、邱粱前傾、主動脈窄縮等,既不利健康地生長髮育,又有損後代的顏面健美。一般說來,孕婦在妊娠前期每日需鈣量為800毫克,後期可增加到1100毫克,這並不需要特別補充,只要從日常的魚、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攝取就夠了。

  5、不宜濫服溫熱補品

  孕婦由於周身的血液迴圈系統血流量明顯增加,心臟負擔加重,子宮頸、陰道壁和輸卵管等部位的血管也處於擴張、充血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孕婦經常服用溫熱性的補藥、補品,比如人蔘、鹿茸、鹿胎膠、鹿角膠、桂圓、荔枝、胡桃肉等,勢必導致陰虛陽亢,氣機失調,氣盛陰耗,血熱妄行,加劇孕吐、水腫、高血壓、便祕等症狀,甚至發生流產或死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