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魏無忌生平簡介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國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戰國四公子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信陵君魏無忌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信陵君魏無忌簡介

  信陵君,名魏無忌,戰國時期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戰國四君子之一。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魏安釐王,魏無忌被封於信陵,故被稱為信陵君。信陵君為人十分仁愛寬厚,且禮賢下士,各地的士人都願意歸附於他。信陵君所處的時代正值魏國走向衰落之際,於是他效仿平原君趙勝與孟嘗君田文的輔政方法,廣招食客,他門下的食客最多的時候達到了三千,威名遠揚。

  信陵君不僅禮賢下士,還急人之困,曾經兩度大敗秦軍,解救了趙國與魏國的危機,但因其賢能引起了魏王的害怕與猜忌,故魏王不敢任用他處理政事。後魏王還中了秦國的離間計,收回信陵君的兵權,導致五國攻秦的計劃失敗,自此信陵君心灰意冷,回國後也不再上朝,終日沉迷於酒色,沒過幾年就去世了。而魏國在失去信陵君後也失去了最後的頂樑柱,十八年後魏國被滅。

  魏無忌的優點

  魏無忌是個賢能才智、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做事深謀遠慮,有自己的見解。不以自己的地位高上而瞧不起人,可以在市井內與屠夫談笑風生;禮賢下士,有耐心和誠心;勝不驕敗不餒。

  魏無忌求賢若渴,廣招天下賢士。魏無忌為人寬厚,待人有禮,經常禮賢下士,很多門客都歸附在他麾下。讓魏無忌贏得聲譽的是,禮讓侯贏。魏國有個看門的老頭侯贏,魏無忌知道他這個人之後就攜禮物前去拜訪。侯贏是個有骨氣之人的智者,拒不收禮。魏無忌在家中設宴,款待眾人,待大家到齊之後就親自去接侯贏。侯贏為了考驗魏無忌,三番兩次為難他。但魏無忌面對侯贏的為難考驗,仍彬彬有禮、恭敬如故,侯贏十分讚賞。禮賢下侯贏,這讓魏無忌的好名聲開始有了保障。還得到了另一位賢士,朱亥。自此,歸附魏無忌的賢士門庭若市。在巔峰時期,歸附的賢士有三千多名。正因為魏無忌的廣招門客,他麾下有許多賢能之人,都對他忠心耿耿。在魏無忌治理國家等事情上給過很多的幫助和建議,使其威名遠揚在外,各國諸侯都忌憚魏無忌和魏國的勢力,十多年來都不敢舉兵侵犯魏國,魏國享有太平盛世。

  魏無忌是個機智、有勇有謀之人。“竊符救趙”是最有名的故事。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攻打趙國,趙國屢屢戰敗處於危命之際。於是威武記得姐姐向魏王求救。魏王派兵過去只是觀望,平原君心寒一直派使者來埋怨魏無忌。魏無忌十分慚愧,就勸說魏王,魏王並不理會。賢士侯贏就為魏無忌出了一個計策,偷盜兵符,最終解救了趙國的危難。

  信陵君竊符救趙

  《信陵君竊符救趙》來自於《史記·魏公子列傳》,它主要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經過,這一小短文表現出了信陵君謙遜作風和救人脫困的義勇精神。

  這篇文章主要以一連串的小情節,生動的描寫了信陵君和他的客人之間的一些事蹟。通過這些事蹟充分表現了信陵君的高尚品格。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設宴邀請夷門抱關者侯贏以及在宴會上侯贏為他策劃了一場“竊符救趙”的計劃。在這篇文章中,主要也是一這兩個事件為中心點展開敘述的。侯生年邁,家境不富裕,是一個卑微的“夷門監者”。在當時的社會,人們將這種人認為是羞恥的。唯獨只有信陵君認為他是個賢臣,於是就要邀請他到家中做客,誰知他不肯。信陵君便親自駕車去請他。從這一系列的舉動以及真誠的態度,深深感動了侯贏,最終倆人成為了知己,侯贏開始為他謀劃。

  這部作品的情節令人十分生動和感人,整篇結構完整,不是平鋪直敘,而是以曲折迴環的手法。司馬遷的《史記》真實度很高,他的作品通常是以事實來記錄的。對於信陵君這個人物不僅滿懷喜愛,還很是敬佩。整篇文章除了描寫了信陵君禮賢下士的品德還描寫了信陵君救人於危難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在司馬遷的筆下,侯贏這一個人物也被刻畫的栩栩如生,表現了他對“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以及他的義士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