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的定義
犯罪心理是犯罪行為發生的原因,而犯罪行為則是犯罪心理的外化。你對犯罪心理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犯罪心理的相關法律知識。
犯罪心理是指人在實施違反法律規範行為時的一系列心理活動。
犯罪行為是犯罪人在其意識和意志的支配下,亦即一系列心理活動的支配下發生的,並隨著犯罪心理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
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現為犯罪行為。犯罪按犯罪心理分為過失犯罪和故意犯罪。
在故意犯罪中,犯罪心理的核心因素是犯罪動機和犯罪目的,它是支配主體預備和實施違法犯罪行為的動力。犯罪動機與犯罪目的的形成,除了與客觀環境因素有關外,也與主體的其他心理因素密切相關。
如錯誤的認識,消極的情緒狀態,不良的情感、意志品質,不合理的需要和動機結構,有害的興趣、意志品質,不合理的需要和動機結構,有害的興趣,錯誤的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反社會的態度、不成熟的自我意識等有關。在過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動機與犯罪目的,犯罪心理是指主體的疏忽大意和過於自信心理。犯罪心理是主體的頭腦對社會生活尤其是社會規範的消極能動的反映。
相關閱讀:
犯罪心理的行為因素
行為因素,指犯罪人原有的不良行為特點。不良行為是在不良的心理支配下發生的。反饋原理,不良行為如果得逞,會反作用於不良心理,使不良心理得到強化和發展。惡性發展的趨勢之一就是形成犯罪心理。下列不良行為與犯罪心理的形成有關:
1***錯誤的活動。
指參加不符合社會要求、為社會所禁止的活動。如看淫穢書刊和錄影,違反 紀律,擾亂公共秩序等。這些活動對行為人的心理產生各種不良影響,減弱他對不良誘因的抵抗力,增強不良的 心理因素,進而誘發犯罪心理。
2***不良的行為方式及其結果。
不良的行為方式很多,如欺騙、賭博、欺凌弱小和 報復等。如果通過不良的行為方式滿足了 需要,就會在心理上肯定這種行為方式,今後用以再次滿足需要。因此,這種錯誤經驗是形成犯罪心理的基礎之一。
3***有害的行為習慣。
行為習慣是由於重複而鞏固下來的。如撒謊、好逸惡勞、 自由渙散、佔便宜等,如果多次重複又得不到制止,就會成為難以剋制的“自動化”了的惡習,成為一種需要而不斷起作用。在其他不良因素或特定情境的作用下,不良行為習慣就很容易觸發犯罪心理的作用。
4*** 模仿和學習不良模式。
客觀現實中的各種不良模式,往往成為缺乏識別 能力的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模仿和學習的物件。這種模仿和學習,不僅給心理結構增添了消極成分,而且直接影響行為的方向。對已有不良 社會心理缺陷的人,甚至可以直接誘發犯罪心理並付諸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