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風險管理的定義和程式
財務風險管理是風險管理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特殊的管理功能,那麼財務風險管理要如何定義呢?它有什麼程式?下面小編和你一起了解。
財務風險管理的定義
風險管理的定義和風險的定義一樣,國內外學術界存有不同的觀點。傳統的觀點認為,風險管理是企業六大管理功能之一。這種觀點來自著名的法國管理理論學家亨利·費堯Henri Fayol。費堯在其1949年發表的著作《一般與工業革命》中認為,風險管理活動也就是他書中所指的“安全活動”是企業的基本活動之一。只不過,費堯書中的“安全活動”所指的範圍遠比現在“風險管理活動”所指的範圍要小。
美國風險管理學家格理森J T Gleason在其所著的《財務風險管理》一書中,強調了風險管理對企業這一組織的重要性並將風險管理的內容概括為以下三個方而:1對企業所面臨的所有風險做出準確和及時的測量;2建立一種過程用以分析企業總風險在生產經營業務範圍內如何進行評估;3在企業內部建立專門負責風險管理的部門,以控制企業風險和處理企業風險發生所帶來的損失。
1964年,美國風險管理專家威廉姆斯Wiliams和漢斯Hans在其合著的《風險管理與保險》一書中,明確提出了企業風險管理的五個要素。並認為,儘管不同企業風險管理在操作上可能存在較大的差別,但都有著相同的確定要素。這些共同的風險管理要素是:1企業風險任務的確定;2企業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評價;3企業風險控制;4企業風險融資;5企業風險管理資訊反饋。
著名的風險管理顧問費力克斯·克洛曼H Felix Kloman和約維·海門斯Yacov Y Haimes對企業風險管理的要素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釋。他們認為,企業風險管理要素的觀點是基於企業作為“系統”這一結構的。該觀點認為企業風險管理過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資訊系統,該觀點是將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科技等現代科學理論技術運用於企業風險管理過程的重要理論基礎。我國理論界的普遍認識是將公司風險管理看作為各經濟主體通過風險識別、度量、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採取適宜的措施防範控制風險,用合理經濟的手段綜合處理風險,以最大限度實現保障的科學管理過程。
財務風險管理是風險管理的一個分支,是一種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風險管理經驗和近現代科技成就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管理科學。財務風險管理是指經營主體對其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度量和分析評價,並適時採取及時有效的方法進行防範和控制,以經濟合理可行的方法進行處理,以保障理財活動安全正常開展,保證其經濟利益免受損失的管理過程。
綜上所述,財務風險管理是由風險識別、風險度量和風險控制等環節組成的,其中核心是風險的度量問題。財務風險管理的目標是降低財務風險,減少風險損失。因此,在財務風險管理決策時要處理好成本和效率的關係,應該從最經濟合理的角度來處置風險,制定財務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的動態性決定了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由於企業內外環境不斷變化,因此,在財務風險管理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根據財務風險狀態的變化,及時調整財務風險管理方案,對偏離財務風險管理目標的行為進行修正。
財務風險管理的程式
1.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對風險所作的定性判。現實社會中的風險並不都是顯露在外的,未加識別或錯誤識別的風險通常不僅是難以優化管理的風險,而且還會造成意料之外的損失 所以在這一階段,風險識別的手段,相關資訊的收集、辨別,風險的彙總、分類,風險走勢的監測都是必要的。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程式的基礎。
2.風險度量
風險度量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運用各種方法,對風險的大小進行計量的過程。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發生地點,風險及發生損失的程度是有差別的。相應地,在是否要管理、如何管理等方面,準確地度量風險程度與差別就成為提高風險管理效率、質量的關鍵性因素。
風險度量是風險管理程式最重要的環節,它直接決定了企業對風險的態度和決策結果。風險衡量的方法有很多種。按其是否可計量,分為可計量風險和不可計量分險。可計量風險是指可以運用數學方法進行計算,並通過相關指標的大小判斷風險的大小。常用的計量方法有:數理統計法、槓桿分析法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這三種方法在使用範圍上各有不同,又有各自的優缺點,在理論和實務界也存在頗多爭議。數理統計法的優點是科學嚴密,邏輯性強;缺點是樣本地選擇和概率的估計要求太高,計算過程複雜繁瑣。槓桿分析法直接利用財務報表資料,計算簡單,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槓桿係數與風險大小的邏輯關係不清,有時會出現背離的現象。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CAP 在具體對風險進行度量時,貝塔係數的計算麻煩,需要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和經驗判斷,需要較準確的數理統計資料。所以,此方法適用於統計基礎好,統計資料較準確,信譽度較高的大規模企業集團。
3.風險控制
在完成了以上步驟之後就要對是否實施風險控制、如何實施進行決策。風險控制的方法分為兩類:制度控制和技術控制。制度控制基本上屬於管理的範疇,包括與風險事件相關的組織機構設定、人員配備,制度設計,無一不與風險控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都是風險控制的制度體現。技術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分散法、轉移法、和迴避法。
需要注意的是,風險管理的程式在理論上似乎是按順序進行的。但在實際工作中,由於風險會隨著環境和事件的進展不斷髮生變化。因此,風險識別、風險度量和風險控制也要不斷調整,並不拘泥於固定的程式。
綜上所述,風險貫穿於企業管理的始終,可以這麼說,企業管理的過程,就是風險管理的過程。在新的形勢下,正確地認識風險,把握風險的特徵,洞悉風險與環境變化的辯證關係,掌握風險管理的方法,是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