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創業故事篇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經典創業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一

  風靡全國,中國最成功的桌遊三國殺,其創始人黃愷正是一位標準的大學生創業者。黃愷2004年考上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遊戲設計專業,他在大學時期就開始“不務正業”,模仿國外桌遊設計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人娛樂風格的桌遊《三國殺》。2006年10月,大二的黃愷開始在淘寶網上販賣《三國殺》,沒想到大受歡迎,而畢業後的黃愷並沒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萬元註冊了一家公司,開始做起《三國殺》的生意,2009年6月底《三國殺》成為中國被移植至網遊平臺的一款桌上游戲,2010年《三國殺》正版桌遊售出200多萬套。

  粗略估計,《三國殺》迄今至少給黃愷帶來了幾千萬的收益,並且隨著《三國殺》牌品的發展,收益還將會繼續增加。

  二

  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大學城

  你曾經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過臺灣手抓餅嗎?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闆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在兩年時間裡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

  每天下午4點,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麵糰、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後,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每天能賣400個餅

  這麼多人包圍著店,為什麼還有顧客加入呢?“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嚐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祕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並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闆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而前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待著他們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加盟店4個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兩個月前開的,雖然租金掏了1.3萬元,但是卻成了店裡的活招牌。北城店現在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藉這樣的人氣,禹老闆在月初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說,從去年的5個加盟商情況來看,基本4個月就能盈利。加盟費收1萬元,門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電煤及人工費用,按每家店最差賣300個餅算,一個月的純利潤平均為8000元。

  一開始,禹化普想做連鎖直營模式,但當他們擁有第三家直營店時,開始打磨品牌。想要與大品牌競爭開啟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必須吸引加盟商。

  “每賣一個麵糰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麵糰,一年僅靠賣麵糰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

  80後乞丐網上賣燒烤500元起家賺了400萬

  1983年,李燁出生在鹽城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大型餐飲企業。回想起當年的生活,李燁說那時雖還沒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絕對已經是了,我家的酒店叫興達大酒店,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算是一個會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學時,每月生活費至少有5000元,在當時的校園裡絕對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長。2003年,父親經營近十年的酒店破產了。李燁的生活費從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燁在常州一家電腦城門前扛箱子掙生活費,這樣一直堅持到2003年退學。父親破產後,全家一度在揚州嘗試養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發大水等意外,養殖場也沒有辦成。我們一家子就又回到了鹽城。

  “回到鹽城時,總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為生計發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達,看到一家燒烤攤生意非常火。想著這個成本小,後來免費給燒烤攤老闆打工。”師傅看李燁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無保留的都告訴了他。兩個月後,李燁自己的燒烤攤在鹽城師範學院旁開張了。沒想到很紅火,兩個月李燁一共賺了1700元。

  生計有保障後,2005年,李燁又參加了高考,最終考進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院。在學校裡李燁讀的是多媒體設計專業,說是多媒體設計,實際上就是網頁設計等一些電腦知識運用的專業。他沒有一門心思死讀書“我白天上課,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幫助商家做電商服務。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大二的時候,去了上海一家經營遊戲貨幣的網路貿易公司,有點類似於美國的eBay網,這段經歷給我後來的電商生涯打下了基礎。”

  2008年6月,李燁大學畢業後,懷揣創業夢想的他在同學、親戚的幫助下,創立了上海天天愛購網,但是沒多久因為股份的問題退出了團隊。

  又一次跌入谷底,這時,李燁又想到了他的燒烤。李燁在上海讀書期間,父親也把他的燒烤攤從鹽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創業失敗的李燁在家幫父親打理燒烤生意,那天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網店摸爬滾打多年,為啥不把燒烤店開到網上呢?說幹就幹,李燁開始著手創立他的網路燒烤店。

  三

  馬雲-阿里巴巴創始人,被稱為“創業教父”。曾經的創業艱辛、近日的榮耀輝煌,使得這位卓越企業家身上有散發不完的光環在縈繞,下面就來看看馬雲創業故事吧,聽聽他的創業經歷、偉大夢想、經營哲學和人生感悟。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的一次奇蹟,這次奇蹟是由馬雲和他的團隊創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創業開始,錢也不多,50萬,是18個人東拼西湊湊起來的。50萬,是他們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這50萬,馬雲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那是1999年。1999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國外風險投資商瘋狂給中國網路公司投錢,網路公司也是瘋狂地燒錢。50萬,只不過是像新浪、搜狐、網易這樣大型的入口網站一筆小小的廣告費而已。阿里巴巴創業開始是相當艱難,每個人工資只有500元,公司的開支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外出辦事,發揚“出門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車。據說有一次,大夥出去買東西,東西很多,實在沒辦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馬路上向的士招手,來了一輛桑塔納,他們就擺手不坐,一直等到來了一輛夏利,他們才坐上去,因為夏利每公里的費用比桑塔納便宜2元錢。阿里巴巴曾經因為資金的問題,到了幾乎維持不下去的地步。8年過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200億美金,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馬雲和他的創業團隊,由此締造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大的奇蹟。中國大部分想創業的人都是一樣,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他們比馬雲聰明多了,能想出非常多的創業好點子來,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去執行過。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藉口和理由。“我沒有錢。”他們都這樣想。於是,他們繼續過他們平庸的生活。今天看到了俞敏洪在北京大學2008年開學典禮上的發言,俞敏洪在發言的最後說了這樣一段話,讓我特別感動,他說:人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過得很偉大,有的人一生過得很瑣碎。如果我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一定能把很多瑣碎的日子堆砌起來,變成一個偉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沒有理想,從此停止進步,那未來你一輩子的日子堆積起來將永遠是一堆瑣碎。看完之後,你還會對自己創業沒有資金或沒有其他什麼的找藉口嗎?你要做的是:想到了,馬上就去做!像馬雲那樣,只要你努力了,世界上,其實沒有你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