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創業故事篇

  創業者是商業經濟中非常活躍且重要的群體,經濟的發展和革新往往都是創業者推動的,中國現在也越來越改變原有傳統觀念對創業者更加的尊重及推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年輕人的創業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一

  青蛙們在一鍋水裡游泳,一開始水是冷的,有些青蛙感覺到鍋底在加熱,就跳出去了;有些則繼續留在溫水裡享受。到水快開的時候,那些享受的青蛙大部分死在了水裡。

  ——青蛙的寓言

  “現在沒人能找到可以養你一輩子的工作了。”年過五十的美國網迅公司總裁、NEA基金合夥人朱敏跟記者聊到年輕人創業的話題時,特別感慨時代的不同。

  “我們那時的大學畢業生,安安穩穩等分配就行了;現在可不一樣了,學生一畢業就被拋入市場經濟的大熔爐。”

  上世紀70年代,朱敏在農村插隊,辦起了“社隊企業”,就是“公社”和“大隊”的企業。那時私人開店、辦企業是不被鼓勵的,弄不好就整出政治問題來。可是現在——

  吳立傑,1980年生,2015年大學二年級時辦了策劃公司;2015年讀大四,創辦了在法國註冊的品牌服裝企業。

  戎天祥,1982年生,中專畢業後輾轉辦起了服裝店,聯合南京城內許多家時尚行業小店,組成“25歲創業聯盟”,開創小店經營新模式。

  俞瑜,23歲的寧波老闆,去年接手家族企業,新官上任三把火,把公司整理得紅紅火火。

  陳志江,更為傳奇,他成立了一個“一人公司”。

  ……

  這些只是一個群體的縮影,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這邊“80年代”的年輕人做上了老闆,那邊還在校園的“80年代”已經把創業大賽進行得如火如荼。6月10日,浙江大學第五屆“蒲公英”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經過8個月層層角逐,從134支團隊中選出3支,準備參加全國大賽。記者注意到,他們參賽的專案非常接近商業產品,如“全景監控攝像機”等,不只是存在於象牙塔裡的高階技術。

  “在美國,創業計劃競賽大大推動了高科技產業的發展,Netscape、Excite、Yahoo等公司都是在美國大學的創業氛圍中誕生的。誰知道我們這裡不會產生下一代商業領袖呢?”一個參賽的大學生很認真地說。

  “國家鼓勵+就業危機+社會風標”,一位社會學者這樣概括“80年代”甚至更小的年輕人創業的動因。

  “現在各個地區都在出臺鼓勵年輕人創業的優惠政策,而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許多公司似乎都是一夜之間崛起,他們的創始人也就此成為社會風標,成為年輕人的偶像。而年輕人自主創業,對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是有好處的,因此也是政府支援的。”

  觀察這些年輕創業群體,與父輩相比,他們不僅具有拼勁闖勁,也具有更高的知識修養、更寬闊的眼光。因而也能產生更多新思路、新模式、新奇蹟。

  當然,這是這一代創業群體令人樂觀的一面。他們也面臨比父輩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因為他們的世界更大,心更大,但是成功的機率永遠是一樣的。有一句話說,“100個人創業,有1個最後成功就不錯了。”

  從“芙蓉姐姐”一夜躥紅網路我們發現,現在很多事情速度都比原來快。但也許,創業不是。

  我們記錄了4個年輕人的創業故事,同時請了企業家、社會學者、經濟學者,還有創業者日夜企盼的基金投資人,共同探討“80年代”創業群體的現象。也許,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觀點是絕對正確的,但我們希望讀者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建議,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年輕不怕拒絕:28次跑成第一筆業務

  企業:法國豪雯服飾有限公司

  總經理:吳立傑

  年齡:26歲

  戴一副黑框小眼鏡,平頭,面板很白,微微有點胖,說起話來慢條斯理。這跟記者想象的太不一樣了!我以為,這個大二開策劃公司,大四成立自己品牌服裝公司的人,說話總應該比常人快一拍。

  高二同學的“男模”

  吳立傑,2015年大學畢業,出生在溫州泰順山區。家到城裡隔著好多座山,那條懸崖邊的險路外地司機根本不敢開,去那個小山村,只能老遠下車,等本地司機來接。

  小時候少有機會去城市見大世面,家裡又很窮,但是吳立傑愛上了畫畫。隔壁爺爺家牆上的畫讓他如痴如醉,一有空就在家裡亂塗亂抹。高二那一年,有個學畫的同學看到吳立傑老是很羨慕地盯著自己,建議他學畫,就從做“男模”開始。

  這個同學向吳立傑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因為天天畫畫,把成績撂下了,他因外語兩分之差沒考上中央美院,最後進了浙江理工大學學設計。但在浙江這樣一個經濟活躍的地方,吳立傑把藝術和商業結合起來,找到了最適合他的路。

  睡沙發的大學生老闆

  大學才讀了幾個月,吳立傑就找了兩家服裝公司做兼職。

  “上大學的費用都是自己掙的。給兩家公司做兼職,不但給他們做服裝設計,還學面料、進貨等知識,少的時候一個月拿400元,多的時候可以拿3400多元。”

  不過,這段時間也讓吳立傑深深感受“為他人作嫁衣”的滋味。一個款式賣得好,廠家可以賺幾十萬元,但是他只能拿到幾千塊。“按這種速度,我在杭州也許一輩子都買不起房。”

  大二前,吳立傑還參加了許多國內、國際設計比賽,並在第二屆CCTV腦白金盃、中華杯國際服裝設計大賽上獲獎。學校的櫥窗裡,經常可以看到他的獲獎作品。

  大二暑假,吳立傑自立門戶,登記註冊了一個服裝品牌策劃公司。

  “學校在杭州下沙,公司在中山花園,每天早上六七點鐘從沙發上爬起來,走到杭州大廈附近坐328路公交車到學校上課,上完課馬上趕回公司,工作到凌晨,再爬上沙發睡覺。”

  剛成立的公司業務少,吳立傑回憶說,第一筆救命業務,他整整跑了28次才搞定。

  為了減少開支,吳立傑每次出去談業務都是擠公交車。“但又不能表現出自己是坐公交車去的,否則人家會看不起你。每次快到人家公司的時候,先儘可能擦去身上的臭汗。”

  發展事業,由外而內

  成功幫一些客戶做了品牌策劃、推廣後,更多的公司瞄上了他。業務逐漸不成問題,他也能有選擇地幫一些大牌公司做策劃。“那時學了很多東西,包括大公司的運作、進貨、銷售、管理等。做企劃其實很能偷學大公司的精華。”

  通過朋友關係,2015年,吳立傑的服飾公司在法國成功註冊,註冊資金150萬法郎。

  2015年,為了迅速開啟市場,吳立傑給自己策劃了一場巨大的招商會。他租了錢江大酒店頂樓,兩天時間內向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代理商展示了他們設計200多款服裝。

  “之前我自己跑到各地發了400多張邀請函,凡是看到那種裝修豪華、代理品牌服飾的店,就進去和他們談。招商會的模特,是直接從法國、香港請過來的。我要給人一個印象:你看到的是一個大品牌,不代理就虧了。”

  現在,他的公司在全國18個省有代理,還在杭州彭埠有一個1000多平方米的生產基地。

  畢業僅2年的吳立傑,又跟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生產皮包的新公司,這回是在英國註冊的商標。這也是他策略的一部分——現在大家不都喜歡洋品牌麼!

  年輕不怕失敗:一人公司好辦事

  企業:杭州翔軟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陳志江

  年齡:26歲

  第一次見到陳志江,是在他位於杭州西溪軟體園的辦公室裡。60平方米的辦公室,比想象的要寬敞,好幾個人在忙碌著。2015年剛剛大學畢業的小陳,顯示著作為老闆應有的老成和幹練,面對記者熱情而不失穩重。

  大學期間,作為學生幹部的小陳非常活躍,組織社團、參與扶貧支教……大學畢業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對小陳來說也算專業對口,但骨子裡的創業意識一直蠢蠢欲動。幹了半年之後,小陳終於跳了出來,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公司。軟體開發、網站建設,一切做起來得心應手。

  去年年底,就在公司準備註冊的時候,小陳通過熟人知道了這樣一個資訊:可以註冊一人公司!

  “本來是想拉大學裡的老師一起註冊的,能註冊一人公司的話,我會省很多精力。”小陳最終用自己湊的50萬元錢註冊了這家公司。“創業初始階段,一個人更加容易辦事。”小陳說:“畢竟在創業初期,公司的經營方向還沒有完全確定,有很多股東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分歧和爭吵,導致前功盡棄。這也是很多公司創業失敗的主要原因。”看來,小陳對於一人公司的優勢有自己的見解。

  “當然,人多力量大,我的一人公司還是得發展成多人公司的。”小陳展望未來:“公司要發展壯大,不可能由我一個人完成。實行股份制、實現上市才是我的終極目標。”事實上,據小陳介紹,已經有人開始跟他商量協議入股了。

  目前公司經營的主要方向是一個耗材配送網,為杭城的一些公司配送辦公用品。談起經營狀況,小陳笑著說保密。“現在還不是賺錢的時候,但還是能保持收支平衡吧。”成立這樣一個網站,對於學軟體的小陳是必然,也是偶然。在電子商務突飛猛進的時候,作為一個平臺,小陳的配送網不僅送貨上門,還代理了一些品牌。不過,這個網站只是小陳暫時的吃飯家伙。“只要有風險基金加入,我就成立專門的耗材配送公司,然後再從事軟體開發。”

  年輕的他們很團結:建一個草根創業聯盟

  企業:109系列店

  店主:戎天祥

  年齡:24歲

  和許多年輕人一樣,戎天祥既沒有家庭背景,也沒有名牌大學的輝煌履歷,他也面臨資金不足、人脈不夠的困難。但是在採訪結束時他告訴記者:有錢有過法,沒錢也有過法,只要你肯動腦筋,困難都可以慢慢克服。

  戎天祥在創業過程中,聯合時尚行業的許多店鋪,發起並組織了“25歲創業聯盟”。聯盟成員把自己的客戶給大家共享,用他的話來說:“服裝店有100個客戶,美髮店有100個客戶,加起來就是200個客戶了。”通過這樣互相提攜,他們的生意越做越好。

  二

  小商販的"小肥羊"火鍋帝國

  2015年8月18日,第六屆傑出華商大會在北京盛大舉行。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商領袖、華商500強、傑出華商代表2000多人歡聚一堂,共商合作與發展大計。著名主持人、鳳凰衛視副臺長吳曉莉主持了開幕式。備受關注的"2015中華商幫影響力人物"在開幕式上正式釋出,並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小肥羊公司董事長張鋼榮獲"2015中華商幫影響力人物",同獲殊榮的還有陳天橋、丁磊、董建成等。

  做生意的天才

  1964年11月,張鋼出生在內蒙古一個普通的漢族家庭。9歲時,貪吃的張鋼因為偷拿了家裡幾分錢買了根冰棍,結果被母親發現打了一頓。自此,張鋼發誓"不再向父母要一分錢"。

  高中畢業後,張鋼上了技校。沒多久,他就和同學開始悄悄地做起了自己的第一筆生意--向好朋友借錢假日裡擺地攤,賣當時流行的喇叭褲。在父母一個月的工資才47塊錢的時候,張鋼10天就賺了300元。攥著自己掙來的第一筆資金,張鋼花了100多元買了個喜歡的海鷗照相機,剩下來的就存進了銀行,將生平第一個存摺交給了父母。第1頁

  1984年,20歲的張鋼技校畢業後進了包鋼,當上了一名燒結工,對於這份正式工作,張鋼決心要好好珍惜。可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幹了三年就讓張鋼動搖了,看著那些老一代的師傅,幹了一輩子也就能當個車間主任,很多人還得了心肺方面的職業病,他怎麼能這樣就將自己的生命廉價地交出去?當了幾年的全職看火工後,1988年,張鋼正式做出了決定,每年交給包鋼一筆保證金辦了停薪留職,從此開始了自己財富生涯的闖蕩。

  商販張鋼

  從寶鋼辭職後,張鋼開始做服裝生意。那時做服裝生意進貨都是下江浙,僅僅到溫州,就要先從包頭到北京再輾轉到杭州,然後還要顛簸數小時的長途汽車。為了節省一張臥鋪票,張鋼拿了一塊布鋪在座位底下,困了就鑽到下面睡一覺。最讓張鋼覺得不方便的是資訊不暢,與家裡聯絡也不方便。為了避免損失,他就必須憑藉自己的洞察力做事,只有自己判斷正確了,進回去的服裝才能賣個好價錢。這一能力的鍛鍊也給張鋼日後為小肥羊選址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5年,憑藉著倒騰服裝的本錢,積累了10多萬元資產的張鋼接到了一單送上門來的生意--做服裝時認識的張寧平***現在是小肥羊股東之一***向張鋼借錢。張鋼問他借錢做什麼?他說做手機生意。張鋼諮詢後就說,乾脆咱倆合起來做,我出5萬元,你出1萬元,股份一人一半。於是他們從廣州進了十幾臺磚頭大的手機,一臺成本5 000元,上號3 600元,再賣給其他人。1995年的手機剛剛興起,張鋼的第一部手機就賺了1 700元。事後,儘管張寧平只出了3 000元,自己卻拿出了全部家底10萬元,但張鋼還是按照50%分成給張寧平,而在分享中張鋼也享受著做老大的自豪。

  1995年,憑藉著倒騰服裝的本錢,積累了10多萬元資產的張鋼接到了一單送上門來的生意--做服裝時認識的張寧平***現在是小肥羊股東之一***向張鋼借錢。張鋼問他借錢做什麼?他說做手機生意。張鋼諮詢後就說,乾脆咱倆合起來做,我出5萬元,你出1萬元,股份一人一半。於是他們從廣州進了十幾臺磚頭大的手機,一臺成本5 000元,上號3 600元,再賣給其他人。1995年的手機剛剛興起,張鋼的第一部手機就賺了1 700元。事後,儘管張寧平只出了3 000元,自己卻拿出了全部家底10萬元,但張鋼還是按照50%分成給張寧平,而在分享中張鋼也享受著做老大的自豪。

  很快,張鋼又與朋友合開了手機經銷部--惠達豐,最好時一天能賺一兩萬。那時政策規定,做手機還可以同時開辦聲訊臺。於是張鋼又在內蒙古率先開了三四家聲訊臺,當了幾年臺長,賺了不少錢。

  但不管是倒騰服裝還是賣手機、經營聲訊臺都沒留住張鋼的腳步,直到他碰到了下一個機遇--火鍋。

  創辦小肥羊

  如今的張鋼和小肥羊在包頭是耳熟能詳的名字。說起小肥羊的興起,卻流傳著兩個不同的版本:一是張鋼自己研發了一個不蘸小料吃火鍋的方法,於是和幾個兄弟一起開起了火鍋店,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另外一個是張鋼和朋友聚餐,發現不蘸小料的火鍋好吃而且方便推廣,於是花大價錢買下了火鍋底料配方,開始發展小肥羊火鍋。

  事實上,張鋼創辦小肥羊與上面流傳的兩個版本都不同。熟知張鋼的人,特別是現在小肥羊的董事和高層都知道,當時張鋼在內蒙古通遼開辦了一個資訊臺,他經常在那附近與朋友吃不蘸小料的羊肉火鍋,覺得味道不錯[來源:]。而同時,在呼和浩特有一家四川火鍋店,生意相當好,三家分店都人滿為患。張鋼意識到羊肉火鍋將是一個大市場,很快,張鋼的妹夫、舅爺都加入了火鍋湯料的研究中。那時張鋼家有一個大桌子,專門用來涮火鍋。那段時間,他身邊的朋友幾乎都來吃過小肥羊的火鍋。

  三

  戎天祥中專畢業後,做過印字畫的技術工、禮品雕刻圖案工,後來又到麥當勞餐廳當服務員,一直做到餐廳見習經理。積累了一些經驗後,他決定辭職開店。起店名時,他想起日本有一座代表女孩的“109大廈”,而自己的顧客群正定位在17-24歲的女孩,因此取名為“109打折店”。

  2015年6月18日,“109打折店”在南京著名的地下購物中心開業了。不久,他又開起了網店。喜歡交朋友的他,在網上認識了一批有同樣創業熱情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是銀飾、手繪服飾、泥畫、攝影等時尚行業的老闆。

  “像我們這樣的小店主,開業之初最容易因為客戶少、經驗少而破產。”經過考慮,戎天祥在網上發了一篇文章,建議小店主之間“互相引薦彼此的顧客”,這引起了他第一個合夥人劉方的注意。

  25歲創業聯盟

  劉方開了一個視覺攝影工作室,看到戎天祥的帖子,他眼前一亮,兩個人迅速達成協議:劉方的顧客要拍照,可以先到戎天祥的“109打折店”選擇服裝;在戎天祥的服飾店裡購物滿500元,可以到劉方的攝影工作室免費拍一組個人特寫。兩家店的利潤,按雙方能接受的比例統一分配。

  這個模式的正確性,第二天就被一位女孩證實。她在戎天祥店裡挑衣服,在劉方店裡拍照。後來因為照片好看,還帶了一幫姐妹來買衣服、拍照片。

  這些嘗試打開了戎天祥的思路,他聯合一些時尚行業的小老闆們,建立了一個“25歲創業聯盟”。逐漸地,做銀飾的劉凱,做時尚手繪的小魚、開電子通訊公司的孫耀威,還有流行廣場上的西餐廳、做紙藝的手工坊、做數碼杯子的數碼科技店,都加入了這個聯盟。

  109系列店

  25歲創業聯盟的會員,除了互相幫助其他成員做宣傳,還互相交流經驗,聯合舉行一些派對活動。

  現在,“25歲創業聯盟”在南京已經頗有名氣,各成員店的營業額也因為大家互相提攜、共抗風險得到提升。作為創始人,戎天祥不但成功地經營著自己的“109打折店”,還跟朋友合作開了一家“沙龍109”美髮店。

  “‘109’這個品牌在南京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我還想開更多系列店。別的連鎖店都經營同樣的東西,我們的系列店提供的卻是不一樣的時尚服務,可能會有西餐館、美髮店、服裝店、攝影店,等等。”他說。

  年輕的他們很穩健:富二代肩頭的擔子不輕

  企業:寧波華欣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總經理:俞瑜

  年齡:23歲

  圓圓的臉上帶著幾分稚氣,看起來還像個孩子,但一開口就讓人刮目相。面對這位比記者年齡還小,今年才23歲的老總,記者總覺得“俞總”這樣的稱呼很彆扭。跟眼前這位“俞總”天馬行空侃了半天大山後,終於領悟到“自古英雄出少年”這個道理。

  去年10月接手家族企業,就任華欣公司總經理一職,俞瑜語氣裡更多的是無奈:“沒辦法啊!”據俞瑜介紹,他學的是企業管理,作為企業創始人的父親一直有意培養他接班。“讀書的時候每年暑假基本上都在公司實習,每一次實習收穫都蠻大的。”俞瑜說得很謙虛。“畢竟,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操作是不一樣的。”到底怎麼不一樣?俞瑜解釋:“書本上教的很多公式、理論,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甚至完全背道而馳。”真正的企業管理還是要在實踐中學習。

  “還好還好!”雖然已經當了大半年的老總,俞瑜還是顯得有些青澀,明顯處處很小心。對於入主華欣,“公司許多中層幹部還是比較配合的。”俞瑜說,儘管當初也很擔心自己的資歷壓不住陣,但事實上,那些跟著父親打拼過的元老對自己的工作還是挺支援的。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位俞總讓他們嚐到了甜頭。“今年三月份,有些中層幹部的月薪還是2000元,現在已經達到3000元了。”看來,這位小老總果然挺花心思的。

  俞瑜接手的時候,他的公司在寧波市醫療器械行業還名列前茅,不過現在情況不是很樂觀。“業務很少,很多醫院還沒到招標時間,打不開市場。”雖然俞瑜說得輕描淡寫,不過可想而知他當時的日子並不好過。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在這種情況下,俞瑜還是燒了兩把火。

  第一把火,把純粹的內銷改為內銷、外銷兩手抓。在俞瑜的領導下,公司成立了外銷部,為公司打開了另一扇窗:產品可以銷往海外了!這讓公司走出了業務量少的困局,更讓公司業務上了一個新臺階。第二把火,開發新產品。眼下,華欣有兩個新產品面市,其中一個稱作可溶性補丁的新產品頗有亮點。“我們現在醫療上使用的補丁都是鋼製的,一般起固定作用。”俞瑜介紹起來頭頭是道:“等病人身體康復之後,還需要再動一次手術,將其取出來。”而採用俞瑜開發的這個新型補丁,就不需要二次手術了!看來,俞瑜對於自己的產品頗有信心。最後,他還透露,他正在關注育嬰師這個市場,覺得很有前途,目前正和杭州一位教授聯絡,打算先介入育嬰師培訓行業。“其實壓力真的很大,擔子全挑在自己肩上。”俞瑜說,除了管住家族產業,他也希望能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