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創業故事篇

  創業投資交易的參與方包括創業投資家、創業企業家、以及創業資本提供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一

  2012年春節的時候,29歲的孟佳還是天津日報的記者,她與天津市和平區環衛局掃道一隊白樓分隊的環衛工人一起包餃子過大年,寫了一篇“早吃餃子早上崗”的新聞報道發表在《天津日報》上。一個多月以後,她就辭去了從事了5年的記者工作,創辦了天津市首家為普通人撰寫回憶錄的“百味年華”文化傳媒公司。一年後,孟佳的公司已經為普通人做好了九本書,實現了收支平衡。

  天津80後女孩創業故事,孟佳百味年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放棄眾人羨慕的鐵飯碗,那種感覺像是小學畢業升入初中

  百味年華公司坐落在天津市繁華地段的寫字樓裡。公司面積不大,佈置得古樸溫馨,傢俱是孟佳喜歡的中式風格,“訪談間的佈置請專業的心理老師指導過,能讓人心情平靜,”孟佳邊說,邊從紫砂茶壺中斟出茶來,遞到記者手上。

  孟佳大學讀的是新聞專業,文筆不錯的她腦子裡也有各種古靈精怪的想法。雖然,大學時選修市場營銷的課程,曾考到98.5分的好成績,孟佳的理想仍然是“做新聞”。畢業後,她如願以償成為一名新聞記者。

  日子風平浪靜地過了5年。2011年7月的一天,孟佳偶然在網路上看到北京的一家文化公司,宣傳語是“為普通人撰寫回憶錄,為老人出書”。把網站仔仔細細好幾遍,她被這個創意深深吸引了。“為普通人出書”的想法像一粒種子,在她心裡生根發芽。

  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研後,孟佳發現天津尚沒有一家以企業化運營模式專業提供回憶錄及其延伸產品服務的公司。她諮詢了多位領導、朋友的意見,得到了一致支援。“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富足,人們對個人經歷和價值體驗日益關注。很多人重視自己的人生記憶,留給家人和朋友一本個人自傳,其珍貴价值遠勝其他形式的禮物。”孟佳信任的一位師長的話,更堅定了她創業的信念。

  2012年3月,孟佳遞上了辭職報告。“放棄眾人羨慕的鐵飯碗,那種感覺像是小學畢業升入初中,不是沒有留戀,只是期待更好。”

  當月,百味年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取名百味年華,寓意感悟“人生百味,似水年華”。公司延伸了北京同行的理念,不僅為普通人撰寫回憶錄,還負責採訪、編輯、整理各類心得筆記、情感敘述、個性化創意影像產品製作以及為企業記錄企業文化、從事舊書翻印等。

  “百味年華”的第一本書是《感恩的心》,是她寫給父母的讚美詩

  公司成立了,從策劃到寫作都得親力親為。

  5年的記者生涯,歷練了孟佳的文字,也積澱了她對生活的領悟。她向客戶推介時會為其量身定做,記錄的回憶內容既可以詳細寫出人生歲月中的完整經歷及社會生活,也可以著重描寫生活的一個側面或者剪影,可以分類為愛情篇、事業篇、家庭篇,進而還可以細分為初戀回憶、創業艱辛、手足情意等人生某一階段、某一重大事件的回憶。

  孟佳的第一本普通人的傳記是《感恩的心》,這是她寫給父母的讚美詩。即使今天,翻看書中的文字和圖片,孟佳仍然覺得溫暖。她在書中滿懷深情地對父母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歲月如梭,時光荏苒,媽媽,您的雙眼漸漸花了,卻把明亮的雙眸給了我。爸爸,您的腰有點彎了,卻教會了我挺直脊樑,您的皺紋越來越深了……”孟佳精心製作了這本書,希望將父母為她所付出的愛銘記下來。

  “感恩言謝的真誠信箋,永留心中的點滴真情,”孟佳希望能幫助更多人銘存記憶,留待回味。雖然只是為普通人出書,仍然要經過人物採訪、文字整理、專業攝影、文稿統籌、美編設計等11項流程。

  憑著真誠專業的服務,百味年華的顧客都是口口相傳而來。一對初為人父母的小兩口為他們的寶寶定製了一本懷孕日記,要通過這本書告訴孩子,在他未出世之前,家裡的大事小情、風風雨雨。

  百味年華的員工從準媽媽懷孕一直到孩子出生,跟蹤採訪了好幾個月,記錄下他們的生活點滴和心路歷程。當公司採編部主管金喆鄭重地把包裝精美的懷孕日記遞到小兩口手裡時,小寶寶剛剛降臨人間。“這將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金喆說。

  為書法家陳啟智撰寫回憶錄《千秋垂範厚愛深恩——追念啟功恩師》讓孟佳壓力很大。採訪時她和同事都沒有提問,只是開著錄音機,安靜聽老人把他們帶回塵封的往事中。回去後再反覆聽錄音,整理零星的故事,採訪和寫作持續了幾個月,陳老師收到成書後,輕輕地摩挲著封面,愛不釋手,感慨萬千。他當即命筆,題寫一首自作藏頭詩:“百囀鶯啼綠映紅,味調適意沐春風。年芳志銳新園盛,華採飄融萬木中”。四句首字相連則是“百味年華”。

  篇二

  5人公司小老闆

  鄭震,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2010屆電子與資訊科技專業畢業生。在校期間,他雖然不是班裡的學習尖子,但也是班裡的活躍分子,總是積極參加各種校園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懷著畢業後自主創業的夢想,他對學校的職業生涯課和職業指導課尤其感興趣,在課堂中努力地汲取創業知識,並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創業能力。

  2009年9月,一直想自主創業的鄭震在家人的幫助和支援下,在學校和老師的關心下,向銀行貸款成立了無錫本佳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成為一家小規模公司的法人代表,專門從事鋼材批發和銷售,最初的公司人員只有5名。

  創業初期,自認為從小耳濡目染生意環境、有一點生意頭腦的鄭震,雄心勃勃,但卻屢屢受挫,很多事情想得很好,實施起來卻很難,公司有貨但接不到訂單,好不容易接到訂單,又找不到貨源。鄭震深深地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幾乎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他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經過不斷地反思和總結,鄭震選擇了堅持,公司業務逐漸走上正軌……目前公司已有10名員工,鋼材銷售和批發的經營區域由原來的無錫市拓展到江蘇省各城市,業務量不斷增加,公司也開始贏利。

  眼下,鄭震又為公司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他的目標是:在五年內將經營區域由原來的江蘇省延伸到浙江省和上海市,業務量增加兩倍,經營利潤翻番,同時進軍汽車維修和裝潢領域。

  網上開店來賣菜

  上海資訊科技學校中職生張昕畢業沒幾年,開了家農產品店,繼而又開辦“綠悠悠”電子商務網站,稱得上是首批蔬菜農作物“網上超市”之一。近日,“綠悠悠”網站引進風險投資,創業前景看好。

  張昕在中職校學的是計算機專業。2004年畢業那年,他集結同學中的“電腦高手”組建了學校第一間“設計工作室”,當時接洽了幾宗“大生意”,幫索尼等企業製作官方網站。畢業後,他開了家IT公司,從事廣告設計。

  2007年10月,和朋友思想“碰撞”後,張昕想在“網上超市”進行嘗試。張昕做了小型的市場調查,發現當時淘寶等電子商務網站上農產品還是個空白點,因為它的網上購物人群還沒形成。家庭買菜的多以老人為主,他們不是網路購物的主力消費者。於是,張昕把創業範圍縮小在“有機蔬菜”領域,定位於白領家庭。2008年初,張昕投資30萬元,在安遠路開了間180平方米的“綠悠悠”農產品店。

  因為年輕,張昕的想法與眾不同。一次市場考察中,江西農業局一位負責人向他介紹:他們那兒的雞蛋是綠色的殼,蛋清和蛋白更有營養。民間有一種說法更吸引人:土雞中極少有產綠殼蛋的,母親都留給最疼愛的孩子和最尊敬的老人食用,因為它能提高小孩免疫力,治療老人頭暈、目眩等疾病。張昕聽後頓受啟發——現在賣東西都是賣商品,我能不能“賣故事”?

  回上海後,張昕將店裡幾十種商品一一歸類,從網上搜集了從產地到用途等的各種資訊,編成一個個“產品故事”,教消費者怎樣從顏色、大小、形狀等細節分辨農產品的好壞,並把一些有機農作物和各項身體健康指標“對號”,比如東北某個品牌的黑木耳吃了可以軟化血管等。

  賦予商品故事和文化後,消費者的認可度馬上提高了不少,兩個月後銷售額就突破了40萬元。在張昕的店裡,商品旁邊不再是單一的價格標籤,還有五顏六色的“故事牌”,方便消費者挑選適合自己的種類。

  篇三

  “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偶然,當然付出一定是必然。中職學生絕不能養成浮躁心態,必須厚積薄發,規劃好職場生涯,在就業過程中去找準定位和契機,這樣才能志在成功。”

  ——謝展鵬

  不斷嘗試

  在過程中發現商機

  “現在年薪十萬比起一些其他領域的成功者,我們只能說是剛起步而已。”第一次採訪到謝展鵬時,他的謙虛給記者留下了特別的印象。 謝展鵬,今年32歲,2002年畢業於峨眉山市職業技術學校***原名為峨眉一職中***電子專業。他告訴記者,當初選擇中職是因為自己的文化成績在初中班上並不出色。而想學一門出色的技能,卻成為當時自己的另一種奢望。“我的父親告訴我,既然成績不好讀不了大學,不如趁早學一門技能。有技術在手,很快就能在就業中找到定位。”謝展鵬說,自己當時並不理解父親的這一番話,但當自己從峨眉山市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後他才懂得,原來每天枯燥的專業課是為他今後的就業打好了基礎。

  “剛畢業,那時我們只能在一些私人企業做用電裝置的安裝、維護等。其實就是電工工種,我畢業後就來到了犍為縣某電器裝置廠工作。”2003年初,謝展鵬帶著憧憬從峨眉山市來到了犍為縣。作為電子專業的技能好手,剛到這家電器裝置廠不到半年時間,他就成為了這群年輕人中的技術尖子。當時謝展鵬的工資只有900多元/月。

  “作為一名電工,我感覺自己對於電子儀器的判斷嗅覺是與生俱來的,可能是天生就喜歡的原因。”謝展鵬談到。大概在2005年5月,謝展鵬決定離開這家電器裝置廠,去外省開拓下眼界。他支身一人前往浙江義烏的某電子產業基地試水。“那年去浙江的決定對我今後的創業帶來很大幫助。”謝展鵬說,當他帶著滿腔熱情前往浙江時,他在義烏找到了一家負責承接農村太陽能電器安裝、儀器電工應用與維護的公司,這家公司當時特別需要謝展鵬這類有經驗的電工人才,也給謝展鵬開出了3200元/每月的工資,每年還有兩萬多塊的年終獎金。當時這樣的待遇著實讓謝展鵬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