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經典創業故事
創業不僅有助於提高社會生產率,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還對新理論觀點的形成和建立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後者對經濟的長期發展更是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大學城
你曾經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過臺灣手抓餅嗎?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闆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在兩年時間裡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
每天下午4點,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麵糰、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後,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每天能賣400個餅
這麼多人包圍著店,為什麼還有顧客加入呢?“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嚐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祕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並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闆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而前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待著他們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加盟店4個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兩個月前開的,雖然租金掏了1.3萬元,但是卻成了店裡的活招牌。北城店現在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藉這樣的人氣,禹老闆在月初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說,從去年的5個加盟商情況來看,基本4個月就能盈利。加盟費收1萬元,門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電煤及人工費用,按每家店最差賣300個餅算,一個月的純利潤平均為8000元。
一開始,禹化普想做連鎖直營模式,但當他們擁有第三家直營店時,開始打磨品牌。想要與大品牌競爭開啟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必須吸引加盟商。
“每賣一個麵糰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麵糰,一年僅靠賣麵糰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
篇二
1983年,李燁出生在鹽城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在當地經營著一家大型餐飲企業。回想起當年的生活,李燁說那時雖還沒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絕對已經是了,我家的酒店叫興達大酒店,按照現在的說法應該算是一個會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學時,每月生活費至少有5000元,在當時的校園裡絕對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長。2003年,父親經營近十年的酒店破產了。李燁的生活費從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燁在常州一家電腦城門前扛箱子掙生活費,這樣一直堅持到2003年退學。父親破產後,全家一度在揚州嘗試養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非典,又加上遇到發大水等意外,養殖場也沒有辦成。我們一家子就又回到了鹽城。
“回到鹽城時,總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為生計發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達,看到一家燒烤攤生意非常火。想著這個成本小,後來免費給燒烤攤老闆打工。”師傅看李燁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無保留的都告訴了他。兩個月後,李燁自己的燒烤攤在鹽城師範學院旁開張了。沒想到很紅火,兩個月李燁一共賺了1700元。
生計有保障後,2005年,李燁又參加了高考,最終考進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院。在學校裡李燁讀的是多媒體設計專業,說是多媒體設計,實際上就是網頁設計等一些電腦知識運用的專業。他沒有一門心思死讀書“我白天上課,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幫助商家做電商服務。最讓我驕傲的是我大二的時候,去了上海一家經營遊戲貨幣的網路貿易公司,有點類似於美國的eBay網,這段經歷給我後來的電商生涯打下了基礎。”
2008年6月,李燁大學畢業後,懷揣創業夢想的他在同學、親戚的幫助下,創立了上海天天愛購網,但是沒多久因為股份的問題退出了團隊。
又一次跌入谷底,這時,李燁又想到了他的燒烤。李燁在上海讀書期間,父親也把他的燒烤攤從鹽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創業失敗的李燁在家幫父親打理燒烤生意,那天我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在網店摸爬滾打多年,為啥不把燒烤店開到網上呢?說幹就幹,李燁開始著手創立他的網路燒烤店。
篇三
1999年2月,不滿20歲的潘俊海高三輟學,打算外出務工。坐在開往北京的火車上,想起不辭艱辛為自己籌措高昂學費的家人時,他就一陣陣心痛。
“當時家裡還揹負著5000多元債務,供不起弟兄三人同時上學,祖母在田間勞作時還暈倒了好幾次,這些都深深刺痛了我。”上車的那一刻,潘俊海最後回望了一下家鄉,然後抹去眼淚,閉著眼大步跨上了車,直接走到最後一排坐下,踏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初到北京,沒有一技之長,潘俊海只能做體力活:當搬運工、在建築工地當散工、在大排檔打下手。1999年7月,潘俊海進了一家兼做炒栗子的飯店。他沒想到的是,從此便與炒栗子結下了不解之緣。
吃苦,農村出身的潘俊海並不害怕。“一開始出來叫賣很不好意思,但如果你不叫,東西就很難賣出去。所以我只有硬著頭皮叫,三天下來,周圍誰也沒有我叫得響。”勤奮、踏實、好學,年輕的潘俊海受到老闆——一位安徽老鄉的賞識。3個月後,他跟隨老闆,到青島炒栗子。
然而,由於市場萎縮,栗子店很快就關門了,潘俊海也隨之失業。“我不甘心一輩子過這樣平淡的生活,我要靠自己的力量闖出一番事業。”困境中的潘俊海,萌生了自己開炒栗子店的想法。
萬事開頭難。做生意首先需要一筆資金投入,用於原始材料的購置。對於潘俊海來說,要拿出這筆資金相當艱難。但既然要幹,就必須堅定地邁出這一步。他的家人跑東家問西家,詢親戚問好友,東拼西湊了2000塊錢。然而,這點錢根本不夠添置裝置的,只能用來採購少量原料。
他先是靠部分賒欠的方式,向供貨商進了一批貨,又與店面房東商量,靠利潤分成的方式衝抵房租。為了能多攢些錢購買原料,平日裡他總是省吃儉用,不捨得花錢,只顧拼命多幹活兒。
生意經營得有聲有色,潘俊海初次嚐到了甜頭。然而好景不長,周圍店鋪也開始炒起了栗子,後來由於不正當競爭以及房東的排擠,潘俊海黯然離開青島前往溫州。
因為誠信守信,供貨商付清軍願意賭一把,賒欠給潘俊海10多萬元原料。溫州炒栗子市場廣闊,潘俊海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在半年多的時間裡,潘俊海和親友開了4家店,在溫州掙了人生第一桶金——3萬多元,還清了欠債,購置了機器,備足了原料。
從“慄上皇”到“粒上皇”
隨著溫州市場的逐漸飽和,潘俊海決定開闢新市場。2000年10月,他懷揣9萬塊錢,開始了廣州之旅。意想不到的是,他在這裡遭遇了從商以來的第一次“滑鐵盧”。由於市場不景氣,加之當年栗子嚴重減產,潘俊海虧損了5萬元。
回想起那段日子,潘俊海感慨地說:“十幾個人在倉庫搭上木板睡在一起,洗澡就到公廁裡用水龍頭衝,每天早出晚歸找銷路。母親知道我過得苦,在電話裡哭了起來,當時這心裡別提多難受了。但不管何時,家裡人總是相信我,我也從沒放棄過。”
有家裡人的支援,即使面對再大的壓力,潘俊海也沒有退縮。他明白,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堅持;他更加明白,為了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他只有加倍努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潘俊海順利與世界零售巨頭吉之島簽訂了合同,開始向超市供應炒栗子。2002年至2005年,靠著辛勤的付出和點滴的積累,潘俊海的 日 漸豐厚。
2005年下半年,潘俊海投資20多萬元,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慄上皇”, 寓意“每一顆栗子皆為皇家上品”。不到三年時間,他的“慄上皇”炒貨店就發展到20多家分店,產品也由之前單一的炒栗子擴充套件到瓜子、花生、核桃等多種乾果炒制產品,“慄上皇”也改名為“粒上皇”
“顆顆精選現原味,粒粒有情粒上皇”。潘俊海堅持恪守“質量就是生命”的原則,不遺餘力地抓好每一個生產環節,建立了高素質的原料採購隊伍和嚴格的檢驗隊伍,產品也因此暢銷全國,就連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企業也慕名前來洽談合作。目前,潘俊海擁有炒貨分店48家,分佈在廣州、佛山、合肥等城市,年產炒貨1000多噸。
- 國內經典創業故事
- 股權投資成功案例分析_股權投資經典案例
- 憑藉勇氣而成功的例子
- 冬季如何防治感冒
- 長途開車前後要做哪些檢查
- 以普通話為主題的黑板報相關內容
- 中學生全身美白方法
- 煤礦安全先進個人發言稿
- 區域網流量怎麼監控
- 男生霸氣拽的短個性簽名
- 什麼泡水喝能排毒養顏清熱
- 手機百度輸入法怎麼設定模糊音
- 屬馬人養什麼植物最旺財
- 皺紋紙摺紙玫瑰花教程圖解
- 有創意的樓盤房地產廣告標語
- 商務經典英語廣告標語
- 盆栽牡丹花的種植以及牡丹花的栽培
- 漂亮的大貨車簡筆畫步驟圖
- 三個字的網名
- 懷孕臉上長斑怎麼回事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