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創業故事

  創業其實首先就是創新。我們要有一個真正創新的點。這個創新的點,並不是你隨便想出來的一個小竅門或是比較有意思的想法,並不是這麼簡單的。當你有了創新點後,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把你的能力或是企業的能力與創新相結合。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小女人創業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1:英國27歲女孩,把丟棄蔬果變成了高價果醬

  清晨四點,倫敦New Covent Garden市場裡擠了兩百多家花卉、農產品、食品業者,兩千五百多個工人在英國最大的蔬果市場裡忙進忙出,叫賣聲此起彼落,搶奪著來自全球的新鮮蔬果。

  在他們之中,一個二十七歲女生的身影穿梭。她一頭金髮、雅痞穿著,高學歷的年輕白領模樣,卻跟商家們聊著肯亞四季豆、菲律賓芒果、土耳其西紅柿,接著走進比人還高的棄置蔬果堆,一顆一顆的撿起、打包,載回家。

  她是珍妮道生***Jenny Dawson***,手裡撿起的那些蔬果,讓她三十歲不到就登上CNN、BBC、Financial Times、泰唔士報等英美主流媒體。

  2010年創立〝廢墟中的寶石〞***Rubies in the Rubble,簡稱RIR***這個品牌,用了四年的時間,珍妮不僅讓RIR成為市場中高階的醬料品牌,攻進英國近七十個通路,連英國名廚奧立佛***Jamie Oliver***的選單、英國女皇愛用醬料的名單上,都看得見RIR的名字。

  將市場旁一堆堆的被丟棄的蔬菜水果,轉變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高階品牌,珍妮道生四年來每天起早趕晚,以市場為家、與菜販天天在一起工作。原來在私募基金工作的她,有著人人稱羨的薪水與職位。

  珍妮說:“我的前老闆與同事都認為我瘋了”。

  “是什麼讓你離開光鮮亮麗的生活,走進市場的那堆被丟棄的水果蔬菜垃圾中呢?”、記者問道:

  “第一次清晨拜訪市場的震驚。”珍妮說:

  “那天清晨天還未亮呢,我騎著自行車前往,氣溫很低,需要多穿幾件保暖的衣服才能禦寒。”珍妮回憶。時間是清晨的四點,當時市場正是最熱鬧的時候,許多批發蔬果的買家與賣家互相議價著。

  盯著被丟棄的“蔬果山”,珍妮的睡意全都被問號與驚歎號趕跑了。“這些蔬果都沒壞掉,為何被丟棄呢?”珍妮向菜販們打聽。

  原來是長醜了、大小不對。這些還都新鮮的蔬果只是長相不好,讓那些採購主管、主廚們看不上。

  珍妮用數字描述她離開私募基金的金飯碗,開始她的果醬生意的心路歷程:

  全球超過十億的人口面臨飢餓。

  在英國,每年有一千八百萬噸的食物因此被丟棄、掩埋,價值超過了一百二十億英鎊。每年還需花費超過二百二十億英鎊的公共預算,改善食物浪費。

  “這些被丟棄的蔬果一定可以做成什麼的”。珍妮這麼想。

  於是她收購一些被棄置的蔬果,按著媽媽的配方做成了果醬、甜辣醬***chutney***等,在倫敦的市集擺起攤來,幾十罐產品一個上午賣光,淨賺了兩百英鎊。

  “這是個生意!”,數字在腦中跑了起來,“也是一個能夠解決社會問題、實現自我的創業機會”,珍妮於是辭掉工作、開始創業。

  “資源被這麼荒謬的浪費掉”,就是這種驚詫讓珍妮有了創業的火花。但讓這把火繼續燒下去,並在四年內成為全英國知名的品牌。

  “要成功,除了有了點子以及熱情是不夠的,需要無所不用其極的接近真實。”珍妮說。

  “過去在私募基金的工作經驗給了我很多幫助,我知道那些成功的公司,都給了消費者他們想要的東西”

  “此外,緊盯著數字、瞭解現實的狀況是公司長期經營的王道。”珍妮說。

  珍妮更進一步以RIR的成長曆程,解釋她是如何貼近現實:

  第一, 需要找到關於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珍妮認為,產品的設定應該由下而上。

  RIR 的市場調查很專業,從蔬果的產業鏈、供應量的穩定性,到果醬、甜辣醬的市場通路分佈,〝要先確定『最大的需求』是什麼,在哪裡賣最適合、***架上其他競爭者***強弱分析也很重要!〞。

  RIR 的商業計劃書直到六個月後才有第一版。

  “就是為了接近事實啊!”珍妮通過對市場需求的研究與瞭解後,確認了 RIR 的定位、商業模式、產品包裝等。

  透過分析目標產量、成本等,珍妮決定定價、營銷策略以及財務可行性後。她穩健並量力而為的發展著這個生意。

  “不知道怎麼活下去的生意,肯定走不遠”珍妮說。

  第二,找到企業的”真實價值”。倫敦不乏以高階食材、小農為訴求的產品。“當然,靠故事吸引消費者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重複購買的顧客為什麼支援你?”珍妮說。

  RIR 花了整整兩年時間透過擺攤、與消費者直接互動,來確認自己產品的競爭力。

  “透過擺地攤,你會知道誰再來而誰沒有,為什麼不來了,一定要仔細瞭解,要問出來。就是我們產品的真正價值。”

  除了消費者,珍妮還跟著那些長期為倫敦幾千家小區小店配送果仁、高價食材的物流隊,四處拜訪,瞭解真實的需求。

  “這些人最知道產品的價值差異,以及該怎麼賣出去。”

  經過這些實際的市場調查,珍妮調整配方、並擬定通路策略。

  如今RIR的一罐以棄置蔬果做出300克的果醬,要價約五十元人民幣。

  面對事實,這樣的思維幫助我做很多的困難決定,從2014下半年開始,RIR產品製造過程決定外包,放棄了自己設定工廠,為弱勢家庭創造工作機會的第二重社會使命。

  就像所有關懷社會的創業家一樣,沒有一刻不想著如何更能貢獻社會,珍妮猶豫了很久,也試著將生活百分之百付出,試著減低成本、增加產能,但怎麼樣都無法在質量穩定的情況下擴大生產規模。

  “這本來是一個很難的決定,但我拿起數字來看,一下子就知道該怎麼做了,畢竟持續經營是最重要的目標”。

  產線外包之後,RIR順利展開與線上零售商Ocado 的合作,2014年順利將五萬噸的棄置蔬果化為產品,年營收超過六百萬臺幣,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預估,RIR2015年營收將是今年的三倍。

  利用被丟棄的蔬果製造果醬、甜辣醬的商業模式,被CNN形容為“把廚房剩菜變成寶物!”。Forbes雜誌說,這是從剩食創造道德消費的一種致勝模式。

  從社會關懷起步,卻能把夢想轉換成現實,不僅量入為出,更腳踏實地的從最底層做起。去年更入選為英國觀察家報***Observer***〝英國50大不媚俗的夢想家〞。

  從關懷地球資源,將被丟棄的新鮮蔬果,重新賦予價值,是珍妮的創業原點,“但是懂得緊跟著現實,瞭解消費者需求,並靈活的改變商業模式、改善產能,這是RIR能持續成功的原因。”不到三十歲的珍妮說:“能持續經營下去,才是我們對社會最大也重要的責任之一。”

  “我們不會停止,因為還有許多被人類浪費掉的東西,可以創造成為美好的產品”

  人生有夢,築夢踏實的珍妮道生***Jenny Dawson***。

  2:90後女大學生 創業1年“玩”出300萬

  提起磁性剪紙的發明過程,90後大學生王子月笑著說:“純屬偶然”。山西各地的剪紙文化源遠流長。在王子月的童年記憶裡,逢年過節,很多老人都會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瞬間剪出五彩斑斕的窗花。

  看到大人們兩三分鐘就能剪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形象,小子月感覺太神奇了。因為鏤空的剪紙比較脆,稍不注意就會撕爛,塗上糨糊之後就更加易碎,一次幫親人裝扮婚車時,王子月感覺這麼漂亮的剪紙用起來卻很不方便。正因為這些原因,人們越來越難見到很多起源於民間的剪紙藝術了。

  在機關工作的父母業餘喜歡搞一些小發明,家庭的薰陶使90年出生的王子月也樂此不疲。於是,她就和父親商量,能不能找到一個既不破壞剪紙的藝術效果,又能易於收藏使用的好辦法。父女二人很快投入到發明中。

  經過各種反覆選擇試驗,王子月終於找到了一種特殊的磁性材料來代替傳統的剪紙材料。使用這樣的材料剪出的藝術剪紙很容易就可以吸附、貼上在鐵質的物品上,用水及清潔劑噴在背面還可以輕易地粘在玻璃等光滑物品上,且不會破壞剪紙。磁性剪紙解決了長期以來傳統剪紙容易掉色、變色及收藏不方便的問題。

  磁性剪紙發明之後,王子月的父親王龍很快申請了專利。2005年8月17日,國家專利局通過了磁性剪紙的專利技術。由磁性剪紙延伸,王子月又取得了磁貼畫和著色磁性剪紙兩項專利。磁貼畫主要針對學齡前兒童,讓孩子們拆分、拼貼,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

  專利的取得讓王子月很有成就感,她開始琢磨如何讓這一專利產品走向市場。為此,她和父母做了很多前期的摸索。王龍還專門跑到全國小商品集散地義烏尋找商機。但是,磁性剪紙真正開始運作是在2007年之後。

  2007年10月,王子月和父親的磁性剪紙專利從海內外報名的近3000項專利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央電視臺《我愛發明》大賽的決賽現場,經過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中國發明協會等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的嚴格評審,磁性剪紙專案因為其市場大、社會效益好及其良好的不可替 代性等方面的優勢,最終奪得了央視《我愛發明》大賽的首個最高獎——新金點子獎。這次得獎,再次鼓舞了王子月和父母將這項發明推向市場的信心。

  2008年,參加完高考,剛剛拿到杭州師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王子月,又驚喜地接到山西省文化廳的通知:因磁性剪紙將中國的傳統剪紙文化與現代的科技元素巧妙融合在一起,符合北京奧運會“科技奧運”的理念,故選其代表山西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國故事山西祥雲小屋展示。

  奧運會期間,王子月和母親一起來到北京給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和遊客展示磁性剪紙藝術。她們設計的獲奧運金牌的各國優秀運動員的磁性剪紙肖像,特別是菲爾普斯、梅西、楊威、廖輝、郭晶晶、張娟娟等偶像級的人物肖像剪紙成了搶手貨。

  王子月和母親的出色表現獲得了奧組委和國家文化部的表彰。而最重要的是,王子月從中外遊客欣賞讚嘆的目光中再一次看到了磁性剪紙蘊涵著的巨大商機。她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一專利轉換成創意文化產業,做大做強。

  在杭州師範大學在創業園裡,1990年出生的晉城女孩王子月,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起她的磁性剪紙。“磁性剪紙是個創意產業,任何東西 都可以用剪紙表現出來,它提倡的是自己動手、自己創新,並在動手中獲得巨大的樂趣。操作簡單,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學會。而且成本低廉,便於使用和收藏,可以用作家居裝飾、禮品贈送、廣告促銷……無論是作為節慶用品,旅遊紀念品,還是藝術藏品等等,都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一段如同做廣告一樣的介紹之後,思路清晰,伶牙俐齒的王子月告訴記者,磁性剪紙是她在晉城一中上學時就發明的專利產品,它使用的是環保材料,可以迴圈利用再生產。只要有鐵的地方都能直接吸上去,靈巧便攜。因為不容易剪斷、撕破,它比普通剪紙上手快,能讓人們在十分鐘內就體驗到剪紙的樂趣。

  讓王子月自豪的是,2009年6月,還在杭州師範大學讀一年級的她,在不遠的義烏,創辦了一家磁性剪紙文化創意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她的公司已經發展了十餘家“飛點兒磁性剪紙”加盟商,光此一項的經濟收入就30餘萬。

  3:王婷:90後女大學生創業開米線店

  2014年12月,“90後”濟南女孩王婷的開店夢終於實現了。這個位於濟陽縣城區商業街附近,只有20多平方米的米線店,承載著王婷從上大學到現在一直以來的夢想。

  不顧家人反對,辭掉實驗室的穩定工作,從濟南來到濟陽開米線店,王婷的理由只有一個“喜歡做飯,也想做給別人吃。”因為天冷,她的手指幾年來第一次被凍得腫了起來。

  不顧反對 辭掉實驗室穩定工作

  王婷辭掉穩定工作,自己創業的想法,一開始便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

  2012年,王婷從泰山學院化工學院畢業,隨後便在濟南一家實驗室開始工作,收入不高,但工作卻十分輕鬆。在王婷父母看來,女孩能找到這樣一個離家近且相對輕鬆穩定的工作,還是不錯的。

  但誰知,2014年7月,王婷便不顧父母反對辭掉工作。王婷說,辭工作之前,曾和父母提過這事,但父母都不同意。後來,考慮到自己一直想開店創業,還是決定辭掉工作。

  王婷介紹,早在上大學期間,自己便有開店創業的想法,但那時,還沒想好用多大的店鋪,開什麼樣的店。直到在濟陽偶然找到一間20多平方米的出租房。

  走街串巷 騎電動車尋找店鋪

  2014年11月,王婷追隨老公第一次來到濟陽。在濟陽租了房子後,王婷便開始騎著電動車走街串巷尋找出租的店鋪。因為王婷老公白天上班的緣故,王婷只能靠自己。

  對於濟陽,王婷一點都不熟悉。以至於現在,她對於濟陽的認知,還僅限於2條道路,緯一路和緯二路。而她的米線店就開在緯一路,競業園學校東側。

  王婷說,對於濟陽兩條道路的認識,還源於最初的走街串巷。“開始時,也不知道哪兒有出租店鋪的,就騎著電動車,順著這兩條道路逐個找。”她說,後來對這兩條路瞭解後,她將店鋪的位置鎖定在濟陽兩條商業街附近。

  “想著商業街附近,人流量大,做起買賣來也容易些。”王婷說,但找了一個星期,都沒有找到要出租的店鋪。這時,王婷就想,“不行就先放棄,在濟陽先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後,再繼續找合適的店鋪。”

  但誰知,這時,競業園學校東側一個要出租的店鋪卻突然出現了。王婷想都沒想,直接就租下了。

  好朋友辭職來幫忙 米線店開張

  王婷租來的店鋪很簡單,甚至稱得上簡陋,一塊木板隔離出來的20多平方米的房間。

  “啥都沒有,就是一間空房子。”租來的空房子,讓最初的王婷有些摸不著頭腦。“房間太小了,最後決定開米線店。”王婷說,找房子時想著在麻辣燙和米線店兩者之間選一個。

  安裝空調、油煙機,購買桌子、凳子……下定決心開米線店後,王婷便開始忙活起來。為此,還特意花錢到濟南學習了做米線、土豆粉的相關知識。

  開業前一天,王婷怕自己忙不過來,便給自己的好朋友兼大學舍友江魯平打電話,讓其過來幫忙。接到好朋友電話後,江魯平當天便辭掉工作,和父母簡單打了聲招呼,第二天便從濰坊趕到濟陽。

  同為“90後”的江魯平,辭職來濟陽前,在濰坊一家實驗室工作。她說,接到好朋友電話,便立即趕來幫忙了。

  一天40餘顧客 自己能忙得來

  2014年12月1日,王婷的“天下第一粉”米線店開張。此後,兩個“90後”女孩開始做起生意。

  “一天大約有40多個顧客。”記者見到王婷時,這個扎著馬尾,手凍得紅腫的年輕女孩,正忙著給顧客做米線。無論是購買食材,還是做米線,她都一個人完成。

  米線店進門左手邊的牆壁貼了滿滿的便籤紙,便籤紙上大多都是顧客留下的祝福語。右邊牆壁上有王婷寫的無線賬號和密碼的提示。沒有顧客的時候,王婷為了節約開支,不捨得開空調。也因此,她的手指都凍得腫了起來。

  剛開始,江魯平還在米線店幫忙的時候,王婷和她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出租屋裡數錢。“看看今天又掙了多少錢。”王婷想著能快點把投到米線店的本錢掙回來。

  今年1月5日,記者採訪時,米線店中只剩下王婷一個人。王婷說,現在米線店慢慢走上正軌,再加上平時也不是很忙,江魯平走後,自己一個人也基本能忙過來。

  王婷說,因為米線店靠近學校,現在吃飯的大多都是教師,也基本都是熟人帶來的回頭客。她相信,接下來,米線店會越來越好。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