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創業故事

  對於創業來說,新的路可能在別人不敢走的地方,也可能在別人不願走的地方,看看那些女人創業的故事,學習她們,找到自己的創業道路。那麼,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村姑不服輸,網上賣雞蛋

  孫玫今年35歲。她介紹說,她每年春節看到眾多在外鄉賢返鄉過年,走的時候都會帶走許多家鄉的草雞和草雞蛋,送給外地的朋友。看到這些,她眼前一亮,隨後就做了一個市場調研,她發現蘇北草雞純香美味,很受周邊特別是江浙滬大城市的歡迎。於是,2012年,她承包了村裡20多畝林地,率先辦起散養草雞養殖場,所有草雞全部散放於樹林中,以覓食青草、蔬菜、蟲子等食物為主,輔助玉米、豆粕、小麥飼餵。

  隨著一聲聲“咯咯嗒”開叫,孫玫養的第一批草雞開始下蛋了。怎麼把雞蛋銷出去,成了時常困擾她的難題。那時正值夏季,雞蛋放不了幾天就壞了。

  一次偶然的淘寶購物,讓她有了開淘寶店的念頭。她白天工作,晚上就在淘寶網上搜尋各個農產品店學習,從最基本的網店註冊,到新店的店鋪裝修,再到每個寶貝的詳細描述,她都仔細琢磨。就這樣,她的土特產淘寶店開業了,銷售草雞、草雞蛋、寶應大米、菜籽油及寶應地區各類特色農產品。

  開店後9天才做成第一單

  店是開業了,但一個新店沒有銷量,沒有信譽,自然沒人問津。孫玫給自己所售的寶貝拍照、美圖、描述。為了能拍到一張草雞自由嬉戲的照片,她需要在草地裡蹲上半天,晚上還要對圖片進行整理、美化。

  在店鋪正式開業的第9天,有個上海客戶來詢問草雞蛋,客人上門的“叮咚”聲使得她熱血沸騰。她仔細講解了草雞是如何飼養、怎麼防疫,雞蛋怎麼包裝、怎麼運輸,那位客戶非常滿意,立即下單購買30只雞蛋,價值48元。第一筆生意就這樣成交了,她高興得一夜沒睡。

  將來打算在全國開連鎖

  因為白天需要工作,包裝雞蛋都只有在晚上完成。客戶需要草雞,她都是晚上殺好,燈光下一根根拔除雞毛。慢慢地,小店生意好了起來,目前就快升鑽了。

  “雞蛋用四五層泡沫套包裹好,防震抗摔,運輸非常安全。”見到記者,孫玫非常興奮。她告訴記者,網上銷售雞蛋以來,好評不斷,沒有接到一個投訴,每年有好幾萬元的雞蛋銷量。接下來,她的夢想就是把自己的淘寶店做成全國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讓生態農產品走向全國。

  二:

  王瑩瑩:95後女孩創業愛上螢火蟲

  樹林、星空、螢火蟲……都市人群對遙遠鄉村生活的記憶,總是那麼浪漫和唯美。忽閃忽閃的螢火蟲在城市中更是難得一見,成為很多人兒時的記憶。

  在十堰,湖北醫藥學院一群90後學生,敏感地捕捉到這一情感載體,利用專業所長,將螢火蟲孵培這一科研專案運用到了商業領域。

  95後女孩愛上螢火蟲

  卵凍技術獲得專利

  95後女孩王瑩瑩是十堰人,圓臉、長髮、語速平緩,第一面給記者的印象十分沉穩。

  在她的QQ空間裡,70%以上內容都在記載螢火蟲的培育過程。透過顯微鏡拍攝的螢火蟲,從蟲卵到幼蟲,再到成蟲,不同的階段呈現粉色、紫色、橙色等,美麗得像一幅幅抽象畫。現在還在上大二的她,是湖北醫藥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學生。在指導老師陳絢麗的帶領下,漸漸接觸到螢火蟲培育技術。一開始,她對這些小蟲子很恐懼,但很快就喜歡上了這些小傢伙。

  通過深入學習和了解,王瑩瑩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比如,螢火蟲主要吃螺螄、蝸牛、貝類等,位於生態金字塔的最底層,城市裡沒有螢火蟲是因為空氣、光電、聲音等汙染,讓它們沒有生存空間。

  螢火蟲幼蟲分為水生和陸生,從蟲卵到成蟲整個生命週期為一年,而螢火蟲成蟲的壽命只有短短五六天。成年雄蟲在這短暫的生命裡抓緊時間利用發光訊號招徠雌蟲,雌蟲也以發光形式迴應,因此我們才能看到大自然閃爍的光影美景。

  眾所周知,螢火蟲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然而,去年底,王瑩瑩所在的醫藥學院出名了,原因就是他們實驗室研發出了螢火蟲卵凍技術,實現了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螢火蟲。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科普為主商業為輔

  閃閃亮光帶來財富

  “除了卵凍技術,我們還可以人工培育,在室內繁育螢火蟲。另外,可以生態覆育,就是在螢火蟲稀少或消失的區域引入適宜品種,覆育成生態景觀地。”王瑩瑩對記者說。

  一個偶然的念頭,讓她有了新思路:淘寶上一隻野外捕捉的螢火蟲能賣四五元,而日本水生幼蟲一年能創造100億元產值。如果能將這一先進成果向市場轉化,豈不是既能做科普又能產生經濟效益?

  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同學們,結果得到一致認同。今年初,由王瑩瑩發起成立了精靈生態旅遊開發公司,15名同學和老師都成為公司股東。暑假時,公司在武當山舉行了螢火蟲放飛主題活動,短短兩個晚上,就吸引了三四千人蔘觀體驗。“一張門票賣10元,相對於幾萬元的收入,其實我們更滿足於初次創業的興奮。”王瑩瑩說。

  目前,公司已設計出螢火蟲燈籠、螢火蟲樹以及類似觀賞魚的螢火蟲生態缸等工藝品,同時配合生態造景,與博物館、科教館及景區達成合作。他們的創業計劃也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創業專案。“未來還有很多有意思的設想,比方說將專案嫁接進婚禮、咖啡館等。”儘管公司運營還不成熟,但王瑩瑩很淡然,“以科普為主,開拓市場賺錢將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