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歲的女人創業故事
因為舉步維艱,因為四處碰壁,因為創業本身就是從苦澀中創造生活的經歷。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三十多歲的女人創業故事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啟發。
1:臺灣80後女生打造臺灣最早的大閘蟹養殖場
31歲的王莉鈞是悉尼大學的化工碩士,父親是有線電視股東。6年前,她覺得離家多年跟爸媽關係好陌生,決定辭職回家鄉臺灣創業。富家千金卻選擇了最不像富家女的創業路─水產養殖,創業基地設在臺中市后里“親泉農場”,80後的王莉鈞為尋回“舌尖失落的記憶”,在這打造了臺灣最早的大閘蟹養殖場。
“今年怎麼沒吃大閘蟹?”印象中,每年中秋後,廚房就瀰漫蟹香,父親尤愛肥美蟹膏。回臺灣那年,才知對岸的大閘蟹沒有通過藥檢,本土又沒人養,早就沒得吃了。
“臺灣沒人養,養活一隻就算成功。”為尋回舌尖的記憶,王莉鈞動念養大閘蟹,上網搜尋資料,還跑到大陸取經。
她說服父親,第一年投了4萬尾蟹苗。“文獻上說,螃蟹日落會浮出水面,我天天在池邊等,什麼也沒看到,蟹苗是死是活?根本不知道。”
她壓抑著疑惑繼續喂蟹,有天池面漂滿密密麻麻的“小”閘蟹,“動也不動,莫非都死光了?我撈起來觀察──咦!是蟹殼……原來這就是論文寫的脫殼”。
“大閘蟹還活著!”王莉鈞大感振奮,但年底收成時,4萬尾蟹苗只養活2000只,每隻重不到3兩。
王莉鈞讀遍文獻,大閘蟹養殖收成率是7成以上,“臺灣環境不同,至少該有5成吧?”結果養到第6年,也只勉強達到3成,原因出在用藥。
化工專業的王莉鈞很清楚用藥的優劣,但她堅持原則,“養出無毒的好東西,讓爸爸、消費者吃得健康。”
親泉農場的大閘蟹上市後,帶動本土大閘蟹養殖風,半路殺進水產業的王莉鈞看似成功,但她尋找無毒本土蟹的路,依舊曲折。
2:臺灣80後女生打造臺灣最早的大閘蟹養殖場
31歲的王莉鈞是悉尼大學的化工碩士,父親是有線電視股東。6年前,她覺得離家多年跟爸媽關係好陌生,決定辭職回家鄉臺灣創業。富家千金卻選擇了最不像富家女的創業路─水產養殖,創業基地設在臺中市后里“親泉農場”,80後的王莉鈞為尋回“舌尖失落的記憶”,在這打造了臺灣最早的大閘蟹養殖場。
“今年怎麼沒吃大閘蟹?”印象中,每年中秋後,廚房就瀰漫蟹香,父親尤愛肥美蟹膏。回臺灣那年,才知對岸的大閘蟹沒有通過藥檢,本土又沒人養,早就沒得吃了。
“臺灣沒人養,養活一隻就算成功。”為尋回舌尖的記憶,王莉鈞動念養大閘蟹,上網搜尋資料,還跑到大陸取經。
她說服父親,第一年投了4萬尾蟹苗。“文獻上說,螃蟹日落會浮出水面,我天天在池邊等,什麼也沒看到,蟹苗是死是活?根本不知道。”
她壓抑著疑惑繼續喂蟹,有天池面漂滿密密麻麻的“小”閘蟹,“動也不動,莫非都死光了?我撈起來觀察──咦!是蟹殼……原來這就是論文寫的脫殼”。
“大閘蟹還活著!”王莉鈞大感振奮,但年底收成時,4萬尾蟹苗只養活2000只,每隻重不到3兩。
王莉鈞讀遍文獻,大閘蟹養殖收成率是7成以上,“臺灣環境不同,至少該有5成吧?”結果養到第6年,也只勉強達到3成,原因出在用藥。
化工專業的王莉鈞很清楚用藥的優劣,但她堅持原則,“養出無毒的好東西,讓爸爸、消費者吃得健康。”
親泉農場的大閘蟹上市後,帶動本土大閘蟹養殖風,半路殺進水產業的王莉鈞看似成功,但她尋找無毒本土蟹的路,依舊曲折。
3:80後女生從擺地攤賣衣服開始的創業經歷
2007年畢業出來,不想當打工一族,想出去做生意,當老闆。當正式作出這個決定後,才發覺原來什麼都還沒定。賣什麼?哪裡賣?怎麼賣?一連串的問題在腦海浮現。平時經常能看到學校門口街上有很多賣水果的,我就在想:賣水果怎樣呢?但是賣不出去幾天不就爛了,能不能退回給批發商呢?如果城管來了帶著這麼重的東西會不會走不掉呢?對 於我這種約等於無資金成本的人來說,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放棄了賣水果這個想法。決定實地考察,去了學校門口、地鐵口、天橋、步行街很多地方。
說說我出攤的第一天吧,去到了一個離地鐵口不遠的位置,看到有三個人在那邊擺著了,禮貌性地問了一個阿姨:“你旁邊有人擺的嗎?”得到應允後就攤開了帶來 的布,把東西拿了出來。過了幾分鐘,我做成了第一單生意,一位女孩子過來買了一條吊帶裙,20塊錢,沒有砍價。心裡樂滋地想進價是14塊,賺了6塊,那種 賺錢的感覺真好。之後的兩個月裡,我基本上都是每個地方擺三四天就換地點,我覺得三四天裡經常在同一地點出沒的人要不就是喜歡的已經買了,要不就是不喜歡的你繼續擺也不會過來看,所以要經常換地點。也有遇過城管的,不過還好我走得快,把攤布的四個角一拎就跑,回頭看看那些賣水果推著車的很多被逮住了。兩個 月下來,賺了大概有四五千,也是在這時,在時裝城租了一個小鋪面。開始了我的零售商之路。
租了間鋪面後,去批發市場進了女裝衣服、褲子 回來。以後主要也是銷售這幾種產品。有了自己的鋪面後感覺很多東西都不同了,不用再東奔西走了,不用再怕日晒雨淋了,不用再時刻警惕城管了。一樣的貨,相比擺地攤時也可以賣貴點了。因為進的貨比較多,進貨價也比以前便宜了,像同樣的衣服相比以前的十三塊五現在十三塊就能進了。所以生意額比以前擺地攤時多了 很多,利潤也多了不少。特別是到了週末,總是會忙不過來。但有些客戶還是比較難“伺候”的,一定要經得起砍價,一定要耐心地等待客戶試完一件換一件再換一 件,然後走去,自己還要微笑地說謝謝光臨。
總體生意都還算不錯,後來請了個人回來幫忙銷售。2010年底在淘寶開了間網店,主要是賣衣服。雖然自己有貨源,但剛開始做沒信譽還是不太好做,後來一心、二心,網店生意才不斷好起來。不過這行業競爭很大,有時遇上淡季生意還是比 較慘淡。做了零售一年左右,就想跟朋友一起搞搞批發,能直接從產品的第一層---廠家拿貨,繼續降低進貨成本,以前小鋪面幾千幾百件的貨只能在批發市場 拿。經熟人介紹,跟深圳廠家寶安的一家叫帥靚服飾批發的廠家談好了進貨的相關事宜。然後在批發市場租了間店面,並租了一個倉庫。批發商之路即將開始。
跟那個廠家籤的第一個合同是1千件衣服,進貨回來後除了留少量在批發市場店面外,其它的都放到了倉庫。作為批發商面對客戶時比零售商簡單多了,基本上都是看看貨的樣板,說說價錢就行了,大家也不怎麼講價,因為大家都知道批發就是這個價的了,要不也不叫 批發了。不過對於進貨量大的或者熟客還是可以適當減少少的。主要客戶有些是做零售業務的,有些是地攤族,也有些是搞批發的,從我這邊批發後再批發到其它地方。總之每天的人流量都很大,面對熟客就簡單了,帶他直接去倉庫拿貨就行了。而新來的客戶,看看店面的一些樣板,說說價錢,滿意就拿貨。客戶也會貨比三 家,就說衣服,有十塊的、十三塊的、十四五塊的。覺得十塊的跟十三塊的質量差蠻遠的,十四五塊的價效比不高,所以現在店裡主要批發的是十三塊錢的衣服。這類貨也比較受客戶的歡迎。做了幾個月後,想擴大下市場,搞搞網批,面向全國批發。現在兩條路都做得還不錯的。
故事說到這,說說我對未來的想法吧,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敢於創造、勇於堅持、樂於付出。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不斷思考,不斷努力。共同分享,共同創造,共同圓夢。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