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創業案例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為網店創業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雖然網店創業已經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是網店的生存現狀卻千差萬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1:大學生開網店月入400萬
石豪傑早在2007年時就開始網上購物了。網上購物的便利和便宜,使他萌發了自己有朝一日要開一家網店的興趣。
高三上學期時,他用手機上網,偶然看到關於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介紹,從此就迷上了這所學校。2009年高考結束後的第二天,他就隻身來到義烏,先是逛了舉世聞名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然後就直奔該校實地考察學校環境和創業氛圍,並且與該校一名領導進行了一番有關學生開網店的交流。
根據該領導建議,他在八天內就開了一家網店。這時他下定決心無論考得好壞,都要報考這所學校。
事實上,他當年的高考分數達到第二批本科,可是他最終還是毅然放棄了這樣的機會,報考了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提前到學校報到。他不斷地找校領導申請,要求從旅遊管理專業轉入創業學院。他斬釘截鐵地說,“來這裡上學,我是帶著目的來的,那就是創業。”最終他如願以償,進入該校創業學院,通過學校提供的助學貸款繳了開學的6000元學費。在他看來,他天生就是創業的命,而要學創業,就要讀這所學校創業學院的電子商務創業班。
剛剛開始從事電子商務銷售時,他也是隨大流,什麼好賣他賣什麼,2010年5月他看到3D電影《阿凡達》熱映,從中發現商機,開始專門做3D眼鏡的網路銷售,並涉足產品批發。之後他毅然放棄自己紅火的淘寶店,先後在“1688”“出口通”等批發平臺投入巨資,全力以赴。在做“出口通”時,他投入開業成本近3萬元,投入廣告近4萬元,可謂是花了血本。可是開業的最初兩個月內幾乎沒有生意,讓他虧了1萬多元。後來因為接到了來自印度的第一份訂單,要兩千副眼鏡,數量雖然不多,利潤卻是國內售價的好幾倍,這才更加堅越了自己的選擇。
石豪傑大一時就掙錢買了輛商務車。他平均每天的淨收入在千元以上,最多的一天淨賺七八千元。僅僅一個南非世界盃足球賽,他就從網上銷售國旗、假髮、手環、頭巾、熒光棒等啦啦隊用品中淨賺10多萬。後來他實在忙不過來了,就把在鄭州工商銀行工作的哥哥也請來一起打拼。大二時他開了家屬於自己的公司,聘請了十一位幫工。2012年畢業時,他在溫州、台州、深圳都開設了分公司,月銷售額超過400萬元。但最讓他滿意的是,他通過自主研發已經擁有五項專利,並且這些專利都已經轉化為產品。
就這樣,石豪傑走出了一條從低端到高階,從沒有科技含量到擁有自己專利的成功創業之路。
2:網店賣香腸臘肉一年賺千萬
乾乾紅紅的香腸,整齊掛在鐵架上,排列成方陣,院子裡瀰漫著年的味道。劉冬穿行其間,拿手機拍拍檢查質量。
香腸,劉冬走到東頭,一把拉開臘肉薰房,濃郁的薰煙滾出來,紅紅乾乾的豬拱嘴、豬耳朵、豬尾巴,密密麻麻若隱若現。
這裡是青神縣河雙龍村,“老丈母”醃臘製品工廠。年前,這些香腸臘肉將被髮往全國各地,端上年夜飯的餐桌。
2014年,藉助電商銷售,劉冬的銷量,從2013年的80萬元飆升到近千萬元。劉冬只是眾多青神縣電商政策受益者之一。去年,全縣500家網店和260家微店,網上交易額超過2億元。從2012年重視電商發展至今,青神火燒木已佔據全網70%的銷售額,香腸單品銷售列全網第一。
探路者張碧峰
上班族由買到賣 成為“百萬富翁”
成堆的醃臘製品中間,譚春蓉正在整理貨物,不時抬頭看看電腦。突然,頁面閃了一下,彈出一條資訊。“有人下單了,北京的……”譚春蓉站起來,拿起滑鼠,處理訂單資訊,多少斤,什麼品種,怎麼付款,處理完了,她又繼續整理貨物。
譚春蓉是青神縣瑞豐鎮的農民,40多歲了,幾年前,她從地裡應聘到“老丈母”醃臘製品店時,滑鼠都不會用,游標要指準一個地方,都要花老半天時間。現在,她已經能熟練完成收單任務。
在譚春蓉收單的時候,幾十公里外的河壩子鎮雙龍村3組,“老丈母”的老闆劉冬,正拉開薰房門,煙氣騰騰,掛得整整齊齊的臘肉若隱若現。這個醃臘製品生產廠,佔地幾千平方米。“老丈母”在縣城的店不大,只有四五十平方米,只是用於形象展示,生意主要在網上做。
5年前,劉冬是絲廠辦公室主任。妻子跟岳母在搞醃臘製品作坊,他常常把臘肉香腸拉到農貿市場叫賣。一天,會計呂麗霞突然問他:“有個叫張碧峰***化名***的做電商,一年賺100多萬。你咋不弄到網上去賣?”
劉冬想問張碧峰如何開網店,但又覺得似乎要搶別人的生意,不好。於是諮詢了朋友,在淘寶註冊了自己的店,因為沒有經驗,所以網店裝修得特別簡單。3個月後,2010年11月,他接到了第一筆訂單:北京來的,買了兩斤香腸,包好後,劉冬找到家附近的圓通快遞寄了出去。
張碧峰,劉冬其實認識。縣城不大,轉來轉去都是熟人,跟劉冬一樣,很多人都認識張碧峰。湊在一起聊天,聊來聊去聊到電商上,一段時間,做電商成了青神縣城人們的熱門話題。
張碧峰是青神最早搞電商的人之一。2003年,中國電商回暖。上班族張碧峰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經常在網上買東西,為啥不能賣東西呢?他申請了一個號,在網上倒騰電子MP3、耳機這些小玩意。有人下單了,收到錢後,他找深圳的同學發貨。
後來,每個月利潤都在5000元到 10000 元。2006 年,他通過ebay賣女裝,藉助網上翻譯軟體,把衣服賣往英語國家。2009年,他開始賣茶葉、香腸等青神縣特產。後來,張碧峰創了自己的品牌,設計產品給廠家下單,生產出來貼自己品牌銷售。這年,張碧峰成了“百萬富翁”。
網上開店賺錢的話題,在青神每個角落議論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在網上開店。自發興起的電商潮流,在青神暗流湧動。
3:網上賣棉拖鞋營業額上千萬
去年3月,丁奔帶著玩票心態開出第一家賣棉拖的網上C店。而到今年9月,他已經運營管理著三家網店。在不到三個半月的時間裡,三家店的營業總額已經近千萬元。
今年22歲的丁奔,是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台州椒江人。用他的話說,開網店也是誤打誤撞。
開網店,是因為大學好哥們的父母是做棉拖批發生意,可以作為貨源提供。雖然網上賣棉拖的網店已經氾濫,但丁奔一算,合租學校裡的小倉庫、網店押金加部分貨款差不多5000元的成本就夠了。“投入不多,可以試試看。”
去年三月,他拉回第一批12個款式的700雙棉拖。“第一步先拉同學朋友成本價買,2、3天后,慢慢有客戶來問價,我乾脆就虧本賣,賺人氣。”
棉拖利潤低,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也就掙三四百元,差的時候就幾十塊。”丁奔把這個階段形容為一個人的小打小鬧。
但在這期間,他也意識到:小規模的棉拖網店在激烈的競爭中是難以生存下來的,必須依附大的平臺。他開始花大量時間鑽研網店的運營。
成功的祕訣:態度誠懇+有想法
轉機發生在今年9月。“原先從批發商處進貨,要比出廠價貴2、3塊,沒有價格競爭力。”回到老家創業的丁奔,想辦法找到了同在台州的拖鞋生產廠家,沒想到,廠家也正想找人合作運營電商平臺。
“我向廠長提出,運營成本我承擔,利潤均分的合作方案。這相比其他運營團隊提出幾十萬運營費,再利潤抽成的辦法,要更有競爭力。”丁奔說,在多次爭取後,合作談成了。
好運在半個月後再次降臨。“偶然的機會,我得知還有其他網店店主也在這家廠進貨,就輾轉聯絡上了對方。”沒想到,兩人第一次見面就非常投機,聊了十幾個小時。這位有2家天貓店,去年銷售額達100多萬元的店主,當即和丁奔提出合作意向。
“其實當時我很矛盾。一方面怕耽誤學業,也怕同時經營3個店,步子太大,風險太大。另一方面,合作對方的網店規模大,當時開給我的條件不算好,但我很看重這個學習機會。”但3個月後的今天,丁奔很慶幸自己最終選擇了合作。他用坐時光機來比喻合作的好處,這兩家店他在我運營的3個月裡,銷售額達到了近700萬。運營過這類規模的網店後,他在運營自己那家銷售額200多萬的網店時,能更好地把握和預判了。“例如我現在會花2、3萬一天的推廣費來為自己的網店做推廣,壓力很大。如果沒有運營過另外兩家天貓店,我估計沒有這個心理承受力。”
平衡學業和創業,仍是創業大學生的難解題
去年8月,早報曾報道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研三男生寧沛然網上創業,10個月網店銷售額近2000萬的創業故事。寧沛然當時面臨著,創業後學業跟不上,畢業有點懸的問題。
而難以平衡學業和創業的問題,同樣也困擾著丁奔。因為忙著網上創業,他有8門課需要補考。“我也考慮過要不要休學,但現在還是想爭取順利畢業。”
兒子能否平衡好學業和創業,也成了丁奔爸爸的心頭大事。“他創業我不反對,但前提條件是學業不能落下太多。要是把握不好度,那就麻煩了。”而之江學院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睿也是丁奔創業的指導老師。他告訴記者,丁奔這樣的創業型同學,此前學校裡並不多見。
“我們現在在盡各種努力,例如幫他聯絡重修,以學校認可的競賽中獲獎等方式,來幫助他畢業。而今後,我們也制定某些課程有學分替代制等辦法,給創業同學更多的支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