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網路創業案例

  在濟南創業有哪些方向可以考慮呢,如果擁有網路技術,或許網路創業也是不錯的選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山東80後女孩自信創業 做微商年入百萬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身上都印有同樣的標誌:我們是微商中的‘正規軍’,在這個平臺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耐心而又堅定地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6月15日,“網際網路+在山東”全國網路媒體採訪採風團一行80餘人來到福瑞達集團位於濟南的公司總部,靜心聆聽了福瑞達微商創業平臺濟南地區總代郎晶甜的故事。

  自媒體達人轉戰淘寶 開闢獨立B2C商城

  在遇見福瑞達之前,郎晶甜做過多年的自媒體。“那時候青春年少,剛剛從大學畢業,是個滿懷夢想又充滿激情的年齡。那5年時間裡,我蝸居在家裡,做我喜歡的手工論壇,並且用三年時間把它打造成手工圈人氣排名第一的論壇。”曾經有兩年多的時間,郎晶甜專注做了10期全公益的免費手工電子雜誌,時至今日仍在手工愛好者當中流傳。

  5年的自媒體生涯,並沒有帶給郎晶甜多少金錢上的收益,但郎晶甜不在乎,“天道酬勤,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難做的事,關鍵是看你只是在想,還是想了就去做。”於是,一個人跑去上海拉贊助,獨力舉辦網路拼布圈手工大賽,跟國內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作品集——郎晶甜很忙,她覺得,時代在發展,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就不能固步自封。

  2011年,郎晶甜覺得看到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她看準了B2C商城的崛起。也是時機湊巧,她趕上了淘寶最後一波進駐的機會,果斷開啟了屬於自己的獨立B2C手工用品商城,同時當起了淘寶店主。

  網店“過山車”:從賠盡本錢到年入百萬

  然而,淘寶生涯並未如想象中那樣給郎晶甜帶來財富和穩定。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搏位,能夠駕馭新商業邏輯的人能順勢而上,未能及時適應新規則的人就可能面臨失敗。

  “那時候的我,年輕、氣盛、躊躇滿志,萬萬沒想到,第一仗就輸了個底掉。因為經驗不足,一個人單打獨鬥,找錯了合作的廠家,第一批貨出現嚴重質量問題,幾乎全部報廢,一夜之間,二十多萬貨物成了廢品。”

  那時的郎晶甜只有26歲,這樣的打擊對她來說不啻滅頂之災。此前,為了開始運作自己的品牌,她不惜向家人朋友乃至民間借貸機構借錢,一口氣投入幾十萬元,全化作泡影。

  變故之下,郎晶甜頂住了壓力,“成年人首先應該具備的,就是要有勇氣為自己的決定買單。”思量再三,郎晶甜咬緊牙關,沒有放棄。

  “之後,我把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商城上面,事無鉅細,從選擇產品,進貨,談合作,客服,建立倉儲物流,發貨,做營銷,維護客戶關係,策劃活動,以及管理團隊。”

  3年時間裡,郎晶甜從虧損幾十萬,做到了年銷售額過百萬。在手工這樣一個小眾行業裡,不得不說,是一個小小的奇蹟。

  從“網商”到“微商” 尋找靠譜創業夥伴

  手工用品商城的生意依然紅火,郎晶甜卻敏銳地發現,淘寶的生存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糟糕。“大賣家靠拼命砸錢去買流量,和5年前相比,想要吸引一個顧客進你店裡來逛逛,廣告成本翻了20倍。”

  網際網路時代的變化如此迅速,其發展速度比人們想象得更快,永遠只有適應規則的人才能生存下來。郎晶甜發現,小賣家大多數沒有實力去跟大店鋪拼砸廣告費,並且同類產品在淘寶上的利潤被壓得越來越低,甚至還有假貨混雜其中。

  也許是經歷的挫折給了她對商業模式的直覺,也許是多年的從商經驗培養了她對商業環境的敏銳,郎晶甜知道,自己必須在一切還沒有變得更糟之前,為自己找到一條新的康莊大道。

  2014年年底,在朋友的推薦下,郎晶甜第一次接觸了微商創業平臺。其實這時候的微商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行業,朋友圈裡,誰還沒有幾個做微商的朋友在刷屏呢?郎晶甜不是第一天知道微商,但一直沒有動心。

  但這一次,她動心了。“只是在人群中它一眼,我便知道我的生命將與它解下不解之緣,這應該就是傳說中女人的第六感吧。”郎晶甜還記得第一次與福瑞達的微信渠道負責人見面的場景,從那時起,郎晶甜已經決定轉戰微商。

  “因為我太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有多麼單薄,一個人想要去創業會經歷多麼多的挫折。是的,我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夥伴,能夠在我背後支撐我,支撐我用最少的力氣,最快的時間,完成自己的夢想。”

  自信創業 做微商中的“正規軍”

  如果說,淘寶讓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直接交易這一人類最早的交易模式成為可能,那麼,朋友圈裡的生意則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在福瑞達微商團隊工作人員張文佳看來,他們的產品通過打造系統化的全渠道,讓消費者成本降到了最小,把銷售商轉變成了生活服務的提供商,這無疑就是“網際網路+”。

  在郎晶甜看來,福瑞達微商創業平臺緊緊抓住了社交平臺的一個商業準則:分享產生價值。“這也是它區別於其他小微商的關鍵之處,我們不需囤貨壓貨,不需把一件不夠合格的產品用各種手段吹得天花亂墜,也不再需要盲目發展代理。我們要做的,就是經營好自己的朋友圈,打造好個人形象,用最為積極陽光的人格魅力去吸引粉絲,然後把每一件優秀產品輸送到終端消費者手裡。”

  郎晶甜認為,自己更像是微商中的“正規軍”。面對網際網路衝擊,有著豐富女性護膚品牌傳統線下銷售經驗的福瑞達把眼光聚焦在了行動網路,開啟“線下體驗線上成交”的“微商時代”。像郎晶甜這樣的微商代理,可以使用福瑞達統一編輯策劃的文案和宣傳資料,藉助集團強大的倉儲物流和客服能力,面對客戶群體進行線上精準營銷。

  資料顯示,福瑞達頤蓮微商平臺上線5個月,累計使用者參與量達千萬人次,累計線上會員數近50萬人,已經形成了2萬餘人的銷售團隊。“今年第一季度,我個人的小團隊便利用這個平臺創造了去年一年的流水。”郎晶甜覺得,微商平臺的爆炸式增長還在繼續。

  “我們這樣一群有夢想、有勁頭、卻又有一點點迷茫的年輕人,有時只是需要一個好的創業平臺。”遇到過挫折,也走過彎路,此刻面對來自全國的媒體記者與名博大V,一襲長裙的郎晶甜表現得敏銳又沉靜,宛如蓮瓣。她說,自己的微商創業還將延續下去,“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財富,還有那種創業成功的自信、喜悅和成就感,是多少金錢都無法比擬的。”

  案例2:濟南小夥講述“淘寶村”創業故事 年銷售額過百萬

  今天凌晨淘寶雙十一購物狂歡節開啟,交易量不斷重新整理。山東博興的灣頭村也在經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今天上午,濟南小夥劉海錚向記者講述了他的草柳編創業故事。

  2007年開始,濟南小夥劉海錚就在濟南韓國城開實體店賣草柳編工藝品,隨著電商的興起,實體店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劉海錚也開始轉向網店銷售,在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劉海錚開始尋找產品的原產地,於是就來到了濱州市博興縣灣頭村。

  “昨天晚上忙到五點多才睡覺,”一邊介紹,劉忙裡偷閒趕緊用毛巾擦了一把臉。與他一起合作的老同學,同樣是捨棄了原本不錯的工作來到了淘寶村,現如今他們在灣頭村已經度過了整整兩個年頭,生意也是越來越紅火。

  據瞭解,劉海錚一年的銷售額在一百多萬,純利潤在三四十萬左右,今年的雙十一,劉的店鋪已經開了一百多單。“我希望把我們的網店做好,儘快的進入天貓商城,能把公司搬回濟南,”畢竟濟南是故鄉,在這裡還是很艱苦也很累”。

  現在,劉海錚和他的合夥人,一個曾經做家居,一個給規劃局領導開車。現在,工作累了的時候,倆人一個愛上了旅遊,一個愛上了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