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很艱難的故事

  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問出處,創業的路徑又豈有高低貴賤之別?看看那些在創業路上的故事,感受他們不懼困難的精神,激勵自己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鞍山岫巖80後小夥靠修腳創業,9年開了十家連鎖店

  80后王徵靠修腳創業,9年開了十家連鎖店

  朋朋修腳店的鞍千路分店,近日正式開業,這是其在鞍山地區的第十家分店。這一天,對來自遼寧鞍山岫巖的80後小夥王徵來說意義非凡。這個年輕的創業者,用9年多時間開創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儘管有挫折與失敗,但他始終不曾放棄,憑藉一把柳葉刀,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

  艱難開局

  1985年出生的王徵來自岫岩石廟子鎮石佛村,初中沒讀完就輟學的他,曾經做過押運員,也在街頭髮過傳單。後來王徵應徵入伍,在部隊,他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看書。憑藉這股勤奮勁兒,他成了班裡的思想教員。

  退伍之後,王徵曾糾結是回家鄉養雞,還是走出去幹一番事業。“我曾患過腳疾,很痛苦。後來經過治療,康復了,那時候我就開始注意修腳這個行業了。但在家人看來,修腳不是一個體面的工作,聽說王徵要靠“擺弄腳丫子”掙錢,鄉里鄉親的閒話可是沒少說。

  2007年,剛結婚不久的王徵向父母提出到鞍山開修腳店。“雖然他們是不贊同我的,但還是給我湊了3萬塊錢。”王徵說,帶著這3萬塊錢他隻身來到鞍山,租下一個不起眼的門店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5元、10元、20元……這是當時王徵平均每天能掙到的錢。近一年時間下來修腳店只盈利500元錢。為了節省開支,他連續數月每天只吃土豆白菜。後來妻子帶著幾個月大的孩子來和他一起生活,三口人住在狹小的出租屋裡,每天入不敷出的狀態讓王徵幾度想要放棄。“那時候親戚朋友都不敢接我的電話,就怕我跟他們借錢。”王徵苦笑著說。

  第一桶金

  支撐王徵堅持下來的,是一次難忘的修腳經歷。

  2007年末的一天,王徵接到一通電話,對方想讓他上門修腳。那是一個癱瘓在床的老人,因患嚴重的甲溝炎已經連被子都無法蓋嚴。王徵小心翼翼地去甲、清創、上藥,整整40多分鐘。待一切處理妥當,老人終於可以蓋上被,安穩地休息。

  憑著認真負責的服務態度,小店客源開始多起來。到2008年末,王徵的修腳店盈利5萬餘元,這是他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為了樹立品牌,王徵隨後加盟了大連朋朋修腳,此後的生意愈加興隆。與此同時,王徵的許多年輕同鄉也紛紛投奔他,希望一同實現創業夢。

  2009年,王徵開了第二家分店。雖然也經歷了一段“賠本”時期,但很快扭虧為盈。就這樣,經過9年的“摸爬滾打”,王徵的修腳店從最初一家發展到十家,遍佈鞍山各城區,並正在向海城、遼陽等地發展。所有店鋪的營業總額也在逐年增加,從最初的幾萬元,增加到近300萬元。

  公益之路

  這些年,王徵在摸索創業的同時,也將目光投注於公益事業。

  2012年,王徵帶著自己的團隊走進了敬老院,義務為那裡的孤寡老人修腳,並送上嶄新的襪子。起初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在“作秀”,然而,他們每個月至少一次走進敬老院、社群,義務為孤寡老人、環衛工人、殘障人士修腳,幾年來從未間斷,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的公益理想。

  今年3月,王徵帶著他的創業經歷,去北京參加了中國沐浴行業交流會,得到與會領導的認可。其間,王徵與來自全國的19名修腳從業者,獲評“中國修腳大師”稱號,成為行業新秀。“這是我創業路上的又一次提速,相信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修腳行業一定會越走越寬。”

  那個曾經糾結於回鄉養雞還是堅持夢想的年輕人,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個沉穩、自信的業界翹楚。

  二:

  教育集團總裁自述創業史:奮鬥是一件容易上癮的事兒!

  奮鬥是一件容易上癮的事兒!

  十四年前他是安徽肥東鄉村少年,第一次坐火車離開合肥,第一次睡在火車地板上,周遭都是腳丫子的味道,好在夢好香,去看海的夢。七年前,他是廈門大學在讀研究生,依然接受家中的貼補,賴以賺錢的手藝無非家教。現在他是八百名弱冠少年的“浩哥”,東南地區最大“私塾生意”的帶頭人,快樂學習教育集團總裁張浩。

  瘋狂的想法

  我是2005年開始創業的。2004年寒假,我回老家合肥,突然發現爸媽老了,而我還在讀書,一無是處,還要靠他們養活我。我爸爸是個小學老師,每天騎電動車上下班,合肥冬天很冷,我看得心很痛。男孩的成熟往往是突然完成的。回到廈門學校,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就想家,想父母,想自己,於是很快就衝動地做了一個決定——在老爸退休之前買輛車送給他。

  有了想法後,我覺得很緊張,他快退休了,而我還沒畢業。我馬上產生第二個想法——要賺錢,我一定要掙十萬元。當時恰好在看卡耐基的《成功學》,有點瘋狂,我拿了張紙列印了“十萬”兩個大字貼在牆上。

  幹什麼能掙十萬?那時候我能做的只有家教。我算了下賬,當時廈門家教是兩小時50元,也就是一個晚上50元。我決定每週做六個晚上家教,300元,週六、週日每天做四份家教,400元。一個月四周,不到3000元,一年下來四萬不到。可我的目標是十萬,我有沒有可能兩小時收100元?

  我可以先找一份家教,做出成績後,拿這個做案例,再漲價。我通過中介給一個初二的男孩做家教,帶了他一年後,他中考時候從全年級360名中的倒數第五十名,考到全校第二,考到廈門最好的中學廈門一中。

  之後,那個孩子的父母主動幫我介紹100元的家教了,後來好多人找我,所以幾個月後我的業餘時間就排滿了,但是我覺得很累,每天要一遍一遍地講。我就對孩子父母講:週末的時候你把孩子送到廈大來,讓孩子感受下廈大的人文氛圍。這樣我就在廈大找了個小教室,然後同年齡段的孩子放在一起教。就這麼做一直做到暑假前。暑假我開了兩個班,招了20多個學生,掙了18000多元。

  當時廈大對面有個光大銀行,我每次做家教拿到錢都會全部存進去,每次特別開心的就是看存摺上最後的那個數字。有時候為了湊一個整數,會把口袋的零錢全搭進去。暑假後開學的時候我開了四個班。那年的11月,我存最後一筆錢進去的時候,整十萬。

  創業之初

  這是2005年的事情,後來我最多在廈門大學同時租用4個教室,開16個班。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招兼職家教老師了,我去貼招聘廣告,親自面試、培訓、代課。我們公司現在的副總裁、上海事業部的主管,很多骨幹都是那時加入的,那時他們才上大二、大三,從那以後就沒有離開過“快樂學習”。

  2008年,我從廈門回了趟合肥,給我爸爸買了一輛車,我爸成了他們小學唯一一個開著轎車從鄉下去上課的老師,那部北京現代每天都會停在學校操場上。

  從2005年開始我在講臺上一直站到2009年,五年中我每個週末每天八個小時的課。中午我們去小教室吃盒飯,然後一個人躺一個墊子立馬睡著,睡半個小時,起來後洗把臉,看一下下午的講義,下午接著上課到晚上8點。2009年之前我們沒有請過一個保潔員,衛生都是我們自己打掃,晚上9點鐘吃飯,之後備課。

  奮鬥中那些事

  課外輔導,首先必須滿足家長的功利性需求,就是成績要改變,所以在這方面一定要有效果。但是一個機構如果只做到這樣的話,我們稱之為有現在,沒未來。我們有個“3S快樂學習法”:第一步,激發你的學習興趣,孩子不想讀的話,神仙也幫不了他。第二步,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習慣。第三步,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關於競爭對手,最大競爭對手其實是自己——能不能靜下心來做好這件事?教育是個慢產業,需要緊緊聚焦在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建設,耐下心來慢慢做。“企業如同萬物,有其自然生長規律”,如果你違背了規律,遲早是要還的。

  教育產業政策上沒有風險,只要高考不取消,家長對補習的需求一定存在。我們希望在師資的培養上,“快樂學習”是這個行業最用心、做得最紮實的。穩定的教師資源是“快樂學習”最大的財富。未來我們要做一家在所有教育機構中最有靈魂的機構,而不僅僅就是為了滿足孩子們上課、考試。

  那時招生壓力很大,有時候備課後還要背個大包,裡面裝著滿滿的傳單,往一個個小區的郵箱裡塞、貼。常常會碰到大叔大媽干涉,有時候碰到熟人也很沒面子。更糟糕的是會碰到保安。

  一次我們到一個小區,信箱有一排,很長,很多,每次看到這種情況我都很興奮,有點像電影《摩登時代》中卓別林飾演的那個見到螺絲就瘋狂的勞工,於是就刷刷往裡塞傳單,速度那是相當快。

  不幸的是,保安來了,告訴我小區不能發廣告,要把傳單從信箱中一個個夾出來,不夾就得捱揍,一群保安把我圍起來,那一瞬我最無助。

  我帶著我太太天天晚上出去,特別是像暑假前的招生旺季,每次投到凌晨一點兩點。我太太不想去,我說你還是陪我吧,你什麼都不用做,站在我身旁跟我講講話就好了。只為克服心理恐懼。

  有時候想想,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啊?研究生畢業,廈門大學企業管理系,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沒問題,但是想完後還是繼續貼。為什麼?大概奮鬥是一件容易上癮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