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蒐集就業資訊的渠道

  渠道是連線企業和消費者的通道,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最終都是要通過渠道傳遞給消費者的。蒐集就業資訊的渠道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畢業生就業需求資訊,是指通過各種媒介傳遞有關就業方面的訊息和情況,比如就業政策、就業機構、社會需求情況等。大學畢業生能否順利求職,能否找到滿意的職業,除本身應具備較好的綜合素質外,還取決於就業資訊收集情況,收集資訊越多,擇業會越主動,畢業生是不可能在社會提供的需求之外選擇什麼理想職業的。畢業生在擇業之前必須多渠道地廣泛收集需求資訊,尤其是要了解與自己所學專業接近的行業的需求現狀,掌握的需求資訊愈多,選擇的餘地就愈大。大學畢業生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收集需求資訊:

  1.從家長、親戚、朋友、老師、同學及熟人處獲取;

  2.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提供的資訊;

  3.通過畢業生就業市場及參加“雙向選擇”會獲取資訊;

  4.通過參觀、畢業實習瞭解情況;

  5.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彙集資料;

  6.通過打電話或寫求職信諮詢;

  7.通過就業網站獲取資訊。

  總之,同學們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況下,要通過多種途徑廣泛收集社會需求資訊,並對資訊進行分折、篩選、比較和整理,從中確定既符合國家利益、社會急需又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崗位資訊,再將其分為主次、先後順序,確定一、兩個把握較大的擇業資訊,作為自己擇業的重點,在第一個資訊不能實現的情況下及時作出理智的調整,及時使用第二個擇業的資訊。

  大學生收集就業資訊的途徑

  1、校內主管部門

  工作的進一步市場化,已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已經成為人們在教科書上加以批點評估的歷史。當然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來說,在其各自自主權得以加強的同時,他們也會萌生等量的危機感。對畢業生而言,他們如果不佔有準確可靠的需求資訊,就無法穩妥地把握自主擇業的主動權,實現職業理想就會變成一句空話。

  2、就業資訊是擇業決策的重要依據。要想使自己的擇

  業決策具有更多的科學性,畢業生必須要有就業資訊量上的保證。譬如國家的就業方針、各地方及行業的就業政策、自己所屬院校的就業細則,有關的就業機構、具體職責等,當然,更為主要的還有用人單位的需求資訊。在這些資訊的佔有量上如果不足,畢業生取捨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就要大打折扣。

  3、就業資訊是順利就業的可靠保證。如果說你依據所

  佔有的就業資訊經過篩選比較、科學決策,使自己最後瞄準了一個或幾個相對確定的目標,那麼最終所要面臨的就是求職面試了,現在幾乎是所有的單位對即將接納的大學畢業生都有面試的要求。對畢業生而言,要想順利通過面試關,就必須對用人單位的情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這就是就業對就業資訊深度的要求。如果在單位面試過程中,只能抽象地表明一個求職的意願,而對企業的經營方式、產品結構、市場行情及以往的歷史和今後的發展一無所知,那麼你關於面試的結果就根本用不著主考官正面告訴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