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團隊組建步驟具體是怎樣的

  如何組建一支創業團隊?組建創業團隊有什麼步驟?小編把整理好的創業團隊組建步驟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創業團隊組建成本有多高:6個步驟

  大多數創業者將第一站定在了北京,這是集合了創業夢想最多的一個城市。而北京就真的適合“第一次”創業麼?來算筆賬,給大家沸騰的心降降溫。

  1、 邁出創業第一步:註冊公司

  核名+三證齊全+銀行開戶+各種章+不遇到辦證流氓≈¥2,000元

  遇到辦證流氓?成本增加¥5,000元,時間成本增加一個月。

  2、 辦公場地

  如果你拒絕孵化器,或者說孵化器拒絕了你,你就需要租辦公場地了。

  以200平,五環以內,最基本標準辦公場地計算。

  直租/合租/聯合辦公+物業費+水電費+辦公耗材+沒有突發事件≈¥20,000元/月

  六環以外很便宜,可不可以選在那兒辦公呢?

  首先,你要在六環以外招得到人啊少年…

  所以,六環以外就甭說自己是在北京創業了啊!

  3、 辦公設施

  電腦+印表機+基本電器+辦公桌椅+辦公用品≈¥30,000元

  電腦是一人一臺,每增加一個員工,就增加一份成本。當然有些員工會自帶電腦上班,公司只需要支付一部分補貼即可。

  基本電器有什麼?空調冰箱電風扇是基本需求。如果租的是民宅,你不配一套廚房用品給員工,是不太不近人情了?

  聽聞有一些初創公司請做飯阿姨給團隊做飯,這福利也需要花費不少錢。

  4、 人力成本

  人員成本≈員工到手工資*2

  五險一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商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

  按稅前工資10000元計算,公司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4410元,員工到手工資7454元,企業實際支出14410元。

  10000元能招來什麼成員呢?現在ios開發都12000起價了…。。

  團隊正在組建中

  低配團隊:老闆到位;會計到位;產品經理到位;技術開發小組到位;會PS/AI的人到位;小編到位……+@#&!@*#……!&@≈¥100,000元/月

  高配團隊:老闆到位;財務管理到位;產品經理到位;技術開發小組到位;設計師到位;市場人員到位;新媒體到位……+@#&!@*#……!&@≈¥250,000元/月

  5、 最難控制的成本:運營成本

  所謂運營成本,就是圍繞商業模式所作出的一切成本支出。

  產品開發+管理支出+營銷推廣+各路應酬+其他≈¥150,000元

  為什麼運營成本這麼高?

  產品開發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要增加人員,做不了的也許還要部分外包,這都得花大錢;

  管理支出是什麼?差旅、業務招待、固定資產折舊、業務宣傳、招聘等等等等都是最基本的管理支出;

  營銷推廣這麼費錢,我可以選擇不做嗎?回答當然是NO!這年頭,使用者可不會主動來找你,去主動的尋找你的使用者,這筆錢數目不小。

  6、 稅費成本

  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印花稅+教育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稅≈企業營收的9%-13%

  直到開了公司,很多人才知道,以前抱怨的個人所得稅其實只是毛頭而已,這些稅費算起來就好像自己被半路打劫…

  按照以上基本需求,要想開始做一款網際網路產品,你需要≥¥600,000元的啟動基金。當然,三個月花完這些錢真是輕而易舉。

  組建一隻網際網路創業團隊成本竟然如此之高,你還想創業嗎?

  創業團隊的作用

  現代企業,需要的是少走從前的彎路,而從一開始就走規範化管理道路,因此,創業者在註冊公司時就應該組建創業團隊。一個好的創業團隊對新創科技型企業的成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型風險企業的發展潛力***以及其打破創始人的自有資源限制,從私人投資者和風險資本支援手中吸引資本的能力***與企業管理團隊的素質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絡。一個喜歡獨立奮鬥的創業者固然可以謀生,然而一個團隊的營造者卻能夠創建出一個組織或一個公司,而且是一個能夠創造重要價值並有收益選擇權的公司。創業團隊的凝聚力、合作精神、立足長遠目標的敬業精神會幫助新創企業渡過危難時刻,加快成長步伐。另外,團隊成員之間的互補、協調以及與創業者之間的補充和平衡,對新創科技型企業起到了降低管理風險、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

  在一項針對104家高科技企業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年銷售額達到500萬美元以上的高成長企業中,有83.3%是以團隊形式建立的;而在另外73 家停止經營的企業中,僅有53.8%有數位創始人。這一模式在一項關於“128公路一百強”的研究中表現得更為明顯:100家創立時間較短、銷售額高於平均數幾倍的企業中70%有多位創始人。

  Arild A spelund對新創技術型公司的創業團隊研究表明,創業是一個包含眾多人的組織形成過程,特別是這個過程更為複雜的技術型公司要求輸入更多的能力。 Arild Aspelund還研究了團隊成員在創業過程的不同階段個人經歷、能力和資源控制水平對新企業死亡率的影響。認為,創業團隊的素質能提高新創企業的生存狀況;創業團隊對技術型公司企業的生影響最大的並不是團隊本身的大小,而是團隊成員的經歷。另外,廣泛的經驗問題比團隊的異質性影響更大。

  成功創業團隊需具備的特徵


  凝聚力

  團隊是一體的,成敗是整體而非個人,成員能夠同甘共苦,經營成果能夠公開且合理地分享,團隊就會形成堅強的凝聚力與一體感。

  每一位成員都應將團隊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而且充分認識到,個人利益是建立在團隊利益基礎上的,因此團隊中沒有個人英雄主義,每一位成員的價值,表現為其對於團隊整體價值的貢獻。成員願意犧牲短期利益來換取長期的成功果實,而不計較短期薪資、福利、津貼,將利益分享放在成功後。

  與企業同成長

  團隊成員保持對企業長期經營的信心,對於企業經營成功給予長期的承諾,每一位成員均瞭解企業在成功之前將會面臨的挑戰,並承諾不會因為一時利益或困難而退出,同意將股票集中管理。如有特殊原因而提前退出團隊者,必須以票面價值將股權轉讓給原公司團隊。

  企業價值發掘

  團隊成員全心致力於創造新企業的價值,認為創造新企業價值才是創業活動的主要目標,並認識到惟有企業不斷增值,所有參與者才有可能分享到其中的利益。

  股權分配合理

  平均主義並非合理,團隊成員的股權分配不一定要均等,但需要合理、透明與公平。通常創始人與主要貢獻者會擁有比較多的股權,但只要與他們所創造價值、貢獻上能相配套,就是一種合理的股權分配。有一家創業公司的四位成員以平均方式各擁有25%股權,但其中兩位幾乎對於新企業發展完全沒有貢獻,這樣的創業團隊其實是不健全的,也難吸引外部投資。

  利益分配公平有彈性

  創業之初的股權分配與以後創業過程中的貢獻往往並不一致,因此會發生某些具有顯著貢獻的團隊成員,擁有股權數較低,貢獻與報酬不一致的不公平現象。因此好的創業團隊需要有一套公平彈性的利益分配機制,來彌補上述不公平的現象。例如,新企業可以保留10%盈餘或股權,用來獎賞以後有顯著貢獻的創業成員。

  能力搭配完美

  創業者尋找團隊成員,應該基於這樣的的考慮,主要是彌補當前資源能力上的不足,也就是說考慮創業目標與當前能力的差距,來尋找所需要的配套成員。好的創業團隊,成員間的能力通常都能形成良好的互補,而這種能力互補也會有助於強化團隊成員間彼此的合作。

  當然創業團隊也並非一蹴而就,往往是在新企業發展過程中才逐漸孕育形成完美組合的創業團隊。在這一過程中,創業成員也可能因為理念不合等原因,在創業過程中不斷替換。有人統計,在美國創業團隊成員的分手率要高於離婚率,由此可見團隊組成的不易。雖然有諸多不易,團隊組成與團隊運作水平對創業集資與創業成敗都具有關鍵影響力,因此創業者必須重視如何發展創業團隊的問題,並培養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能力。

  創業激情 ; 建立優勢互補的團隊是創業關鍵。團隊是人力資源的核心,“主內”與“主外”的不同人才,耐心的“總管”和具有戰略眼光的“領袖”,技術與市場兩方面的人才,都不可偏廢。創業團隊的組織還要注意個人的性格與看問題的角度,如果一個團隊裡能夠有總能提出建設性的可行性建議的和一個能不斷地發現問題的批判性的成員,對於創業過程將大有裨益。

  作為創業者還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一定要選擇對專案有熱情的人加入團隊,並且要使所有人在企業初創就要有每天長時間工作的準備。任何人,不管他***她***的專業水平多麼高,如果對事業的信心不足,將無法適應創業的需求,而這樣一種消極的因素,對創業團隊所有成員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是致命的。創業初期,整個團隊可能需要每天十六個小時在不停的工作,並要求在高負荷的壓力下仍能保持創業的激情。

  互信

  猜疑會令企業瓦解。近年來中關村每年的企業倒閉率在25%左右,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創業團隊內部不團結。

  而建立和維護創業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簡單地說,一是要增強信任,二是要防止出現不信任,避免信任轉變為不信任。信任是一種非常脆弱的心理狀態,一旦產生裂痕就很難縫合,要消除不信任及其帶來的影響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防止不信任比增強信任更加重要。

  一般來說,創業者在選擇創業夥伴時主要考察對方的人品和能力。相對於能力而言,人品更加重要,它是人們交往和合作的基礎,也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的前提。在創業團隊中人們注重的人品主要有:成員是否誠信、成員的行為和動機是否帶有很強的私心。另外,團隊成員要對集體忠誠,彼此以誠相待、公平相處,誤會和猜疑產生時應及時溝通,避免越積越多而不可收拾。

↓↓↓下一頁更多精彩  創業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