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實踐知識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的來臨,知識管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企業要如何進行知識管理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希望大家喜歡!

  1、 企業知識管理策略的制定

  知識管理本身就屬於企業領導層的戰略管理,企業的知識管理戰略應該反映其總體競爭戰略。將知識管理專案的目標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緊密聯絡在一起,才能找出知識管理內在的根本驅動力。領導層通過分析企業的發展戰略、實現戰略的相關部署、戰略實現的關鍵績效指標,找出企業知識管理的目標,形成企業知識管理的遠景規劃。再根據形勢分析的結果,來制定和調整企業知識管理的指導綱領,爭取企業以最適合的規模,最適合的成本,去做最適合的知識管理工作。

  企業提供的是使用者化的產品,使用者的每一個具體要求都應該在軟體中得到體現,由於這些需求存在較大差異,編碼知識的作用對它們很有限。由軟體專案的唯一性可以知道:IT專案所涉及的某些內容是以前沒有被做過的,也就是說這些內容是唯一的,既使一項產品或服務屬於某一大類別,IT企業每個產品都足創新產品和定製產品。IT企業員工解決問題依賴的是難以言表的個人知識,是個人通過積累得到的經驗。軟體開發與掌握知識的員工密不可分,知識主要通過員工之間的直接接觸實現共享。在IT企業中,計算機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們交流,而非儲存知識,人力資本才是IT企業的核心知識。所以從策略上講,IT企業應該採用知識管理的個人化戰略。當然,IT企業的部分部門,如技術支援部門,一些經過精心編碼的知識儲存在資料庫中,企業員工和客戶都可方便地呼叫,適合採用知識管理的編碼戰略。但應選擇知識管理的個人戰略為主導。

  積累是知識管理的基礎,共享是知識管理的價值體現,創新是知識管理的最終追求.在現有知識資源的基礎上丌企業必須遵循“積累、交流、共享”知識管理三原則制定知識管理的戰略規劃。針對企業自身情況和使用者需求的情況,綜合運用各種方式***包括獲取、組織、分類、儲存、共享、更新、傳播等***將知識傳遞到最需要知識的地方。從立項調研直至專案開發、銷售的整個業務過程都將知識與產品與服務相結合。從管理目標上看,就是要提高創新能力***Innovation***、反應能力***Responsiveness***、效率***Efficiency***、員工技能***Competency***、知識資產價值***Value***,使得公司大規模的縮短專案開發時間,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加強團隊聯絡,使公司的知識資源滿足員工的需求.最後,在制定知識管理戰略的時候,企業領導層還必須明確以下一些問題:哪些知識對支援戰略是最重要、最關鍵的;有效執行知識管理戰略的不利因素和驅動因素是什麼;怎樣對執行結果進行有效測量。知識管理是一個好的管理手段,更是一種思想,一個機制.知識管理不能一揮而就的,因為知識具有增量的特性,只有長期積累,知識才能不斷的增加,越來越具有綜合價值。這個機制需要長期性和制度化來支援,這就要求要求企業的知識管理戰略具有遠見的整體規劃,深度的認識,驗證成果的評估體系,和逐步完善的成長。

  2、分析企業的知識構成、規劃知識分類體系

  企業的領導層和管理層制定了知識管理戰略以後,管理層和執行層就要開始在企業內部實施知識管理。企業內部的知識資源可以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類,而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轉變速度往往決定了知識的創新速度,也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企業內知識資源的有效規劃,使知識資源規範化,就是加速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轉變速度的關鍵。如圖3:

  知識管理本身也是一種制度和方法。它是用來辨別、管理和共享企業中所有知識資源的整合和系統的方法,包括對企業內部的知識資源進行明晰化、系統化的管理,以及儲存、傳遞、應用和創新這些知識的過程。在建立企業知識管理體系前,企業必須詳細分析所擁有的知識資源和所需要的知識資源,包括企業整體的通用知識資源、各個部門的通用知識資源、各個崗位的特殊知識資源,以及各方面知識資源的型別和儲存方式,以便清晰地劃分整個知識庫的內容結構進而合理地設計資料庫.在企業知識庫的結構規劃方面的主要考慮是分析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可以提供哪些領域的知識資源和需要哪些領域的知識資源,以便規劃知識庫內容的使用者和責任人,以及確定哪些領域的知識資源應該向哪些部門和哪些崗位開放,規劃知識庫內容的開放許可權。通過對企業知識資源構成和需求的分析,企業不但可以完成知識管理的前期準備,而且可以協助企業對企業內務個部門以至崗位的職能及運作進行系統化的分析和規劃,以及對企業經營及管理的各個流程中各個部門的參與和協作進行系統化的規劃。

  只有規範化的知識資源,才能在企業知識管理中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作用。為了使企業的知識更好地被共享和應用,必須建立知識分類制度和知識標準化制度。知識分類既要根據崗位、專業分類,更要按照區域性知識和全域性知識進行分類。為了確定知識管理的標的,企業必須全盤考慮各個業務部門***戰略制訂、分析研究、專案開發、市場推廣等***和行政部門***財務稅務、規章制度、人力資源等***的具體需求,總結其中縱向的特殊性和橫向的通用性及共通性,對知識庫的內容、關係結構、檔案型別等進行規劃。在確定知識庫的內容細節後,企業需要依據專業的分類模式,如公認的、行業通用的、技術領域通行的分類,結合自身需要,規劃出詳細的知識分類體系。作為整個知識庫的框架性結構,並需要承載不斷充實的知識資源內容,知識分類必須作到準確適用,還需要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修正和完善。有了上面的工作,企業就可以繪製出知識在企業業務中的一張知識地圖,清晰地描述知識、業務、人員之間的關係。

  3、 開發企業知識管理系統

  知識的“積累、交流、共享”是知識管理的三原則,知識管理系統也要集中體現這三個原則,所以知識管理系統的核心功能包括知識庫、知識交流平臺和個性化管理平臺三個獨立但密切配合的模組,三者協同實現企業知識資源的形成、創新、共享、交流和有效應用。

  結合企業知識資源的構成和需求、細化的知識分類體系,從整體上設計知識管理系統的功能模組。如圖六,在知識部門和知識庫之間,系統需要設定相應的系統管理功能實現知識管理系統的通用功能“集中設定”、知識內容和使用許可權的“集中管理”、知識交流和傳播功能的“協調管理”。面對使用者,系統設計時需要分析所有使用者的通用需求和個性化需求,讓單一使用者可以透過“通用的軟體”來“個性化地應用”知識管理系統所提供的功能,以及對知識庫的通用內容進行“個性化定製”,最終滿足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的實際工作和學習需要。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