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加強安全管理***2***

  如何提高企業安全檢查效果?

  企業安全檢查是生產經營部門依照國家的法律法規,為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損失,結合生產的特點和要求,對生產經營場所和職工的生活居住場所的安全狀況,進行預測可能發生事故的各種不安全因素,檢查包過查思想、查制度、查記錄、查現場、查管理、查措施、查隱患等多項內容。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管理措施,通過檢查,可以達到互相學習,提高認識,瞭解情況,發現問題,排查隱患,增填措施,增強防範能力,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強化管理,促進生產,促進發展的目的。 目前,儘管部分企業對安全檢查的形式和內容和作用都作了嚴格的強調、要求,檢查者本身亦對檢查的方法和效果做了不少的完善和改觀,但安全檢查所要達到的效果總是不很明顯,避重就輕,走馬觀花式的各類檢查,總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一至安全檢查的發現、督促、指導、警示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

  如何加強安全檢查、提高檢查效果?

  一、明確檢查的目的

  安全檢查是建立良好的安全作業環境和秩序,是保障企業經濟建設持續、協調、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安全檢查是手段,其目的在於發現不安全因素的存在狀況,這是檢查者首先要解決的認識問題。每次檢查,要檢查什麼,通過檢查要達到什麼目的,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作為檢查人員,應該先做到胸中有數。在安全檢查中,常有這樣一種情況,檢查者和被檢查者,只知道要檢查的大概內容,對參與的那次檢查的目的、意義並不什麼清楚;這樣的結果是,時間久了,檢查的次數多了,檢查者習慣了,被檢查者鬆懈了、麻痺了、厭倦了。因此,每次檢查之前,應採用開短會和現場動員會等方式,結合實際向檢查者和被檢查者,講明檢查的目的意義,讓每個參與者目的明確。

  二、明確檢查的內容

  檢查企業的安全生產防範保護管理是否貫徹了安全生產方針和法律法規制度;是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機構和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將職工的安全與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檢查企業生產作業現場環境及裝置、物質的狀態,及查企業作業環境及勞動條件、生產裝置及相應的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安全的標準要求;檢查企業作業職工是否有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操作等。

  三、突出重點

  一般情況下,安全檢查的時間和過程都比較短,如果泛泛而檢,勢必走馬觀花,一至漏檢和誤檢。因此,對安全檢查應當點和麵結合,突出重點。檢查中應結合工作實際,主要應當突出人的行為,物的狀態和安全工作的“軟體”、“硬體”兩個基本基礎點。具體來說對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學習和貫徹情況。對領導和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的貫徹落實和執行情況。認真開展全員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訓,重點組織幹部、職工對安全義務知識的學習、討論、運用和推廣情況。認真加強安全工作的日常管理,重點治“三違”,反蠻幹,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日常檢查和專項檢查。堅持安全工作關口前移,重點針對安全生產隱患的排查、防範和治理、整頓落實情況。加強各類裝置設施的保管和養護,重點對生產勞動現場裝置設施的管理、使用情況。認真做好安全工作“軟體”建設,重點對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執行情況。協調資金,重點加大安全資金投入,更新裝置設施和對維檢、技改資金的計劃、統籌、安排、使用情況。

  四、講究方法

  安全檢查主要要克服形式主義,安全生產中的形式主義有多種表現,有的滿足於一般化要求,一般化號召,以檔案來貫徹檔案,以會議來落實會議,安全檢查工作沒有針對性;有的習慣與大轟大嗡,口號不斷,花樣不少,表面看聲勢很大,但不解決實際問題;有的甚至弄虛作假,為贏得上級滿意,對查出的安全隱患,說假話,報喜不報憂。安全生產中的形式主義危害很大,它不僅使規章制度難以落實,安全管理流於形式,養病遺患。那種“一問、二看、三談、四查”的習慣做法,已很不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五、發現問題

  首先應從軟體方面查詢或發現問題。找出被檢查單位安全規章制度、標準化建設、規範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與上級的規定和實際工作不相適應的地方及問題;從勞動崗位上發現問題。找出被查單位或個人在勞動紀律、到崗到位、執行制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或問題;要在設施裝置上發現問題,通過被查單位現有裝置維修、保養現狀,找出裝置設施方面存在的隱患或問題;生產組織上發現問題。找出在工藝佈置、人員安排、勞力使用、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生產組織等一系列方面存在的不足或問題;從勞動現場及管理上查詢或發現問題。通過對正在作業的現場抽查,查詢或發現現場管理上存在的隱患或問題;從綜合的調查分析中發現問題。對被檢查單位的生產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問題的綜合調查,從而分析該單位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隱患或問題,併科學地掌握致險原因,危險程度,可能危害和應對措施。從科學的檢測上查詢或發現問題;另外運用既有的科學檢測手段,對作業現場的全方位的檢測和解析,發現或判定某個系統存在的隱患或問題。從細心的觀察和日積月累的工作經驗中查詢或發現問題。

  六、提出意見

  對查詢或發現的隱患,檢查人員應及時向被查單位、個人或業主提出正確的處置意見。主要是:首先要有預防意見,對一般問題或可能出現的隱患的預防措施、方案;其次是整改意見。對事故隱患或已經可能發生、出現的問題的整改措施;另外鞏固意見,為確保已整改的隱患不再發生而提出的保證措施;還有是發展意見。向被查單位提出的通過隱患整治而促進安全工作向前發展的方法、措施、重點;最後綜合意見,向被查單位提出勞力安排、生產組織、現場管理、資金投入、裝置更新、科技運用、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意見或建議。

  七、採取措施

  1.一般防範措施。對事故的隱患及可能發生的災害所採取的防範措施。

  2.特殊防範措施。針對事故的現狀、成因所採取諸如停產整頓、全面檢查、佈局調整等標本兼治的措施。

  3.限期整改措施。針對已查明的隱患狀況緩急程度,要求被查單位定時間、定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對隱患加以處理、整改的措施。

企業如何加強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