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操作流程圖

  倉庫由貯存物品的庫房、運輸傳送設施***如吊車、電梯、滑梯等***、出入庫房的輸送管道和裝置以及消防設施、管理用房等組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倉庫工作流程

  1.及時、準確維護庫存管理系統,確保倉庫物品的帳、卡、物三者一致,倉庫區域劃分明確,物料標識清楚,存卡記錄連續、字跡清晰;

  2.做好倉庫物料的收發存管理,嚴格按流程要求收發物料,並及時跟蹤作業物料的傳送,協助財務成本管理組對物料採購與車間生產成本的控制和監督;

  3.與車間領料組及採購員密切配合,做好生產物料的排程工作,切實履行物料儲備和配送的物流職能,並及時向生產部反饋生產物料的短缺或過量採購等異常情況;

  4.對物料管理的有序性、安全性、完整性及有效性負責,對部品物料

  的實行分割槽存放管理,確保庫容庫貌;定期或不定期向財務部報告部品存貨質量情況及呆滯積壓物料的分佈,按要求定期填制提交呆滯報廢物料的處理申請表。

  5.做好倉庫各種原始單證的傳遞、保管、歸檔工作;

  倉管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

  1. 熟練掌握出入庫作業及庫房管理的方法、規範及操作程式;

  2. 熟悉倉庫管理制度及相關管理流程;

  3. 具備一定的質量管理知識和財務知識;

  4. 懂電腦操作。

  收貨驗收

  1. 貨物進倉,需核對訂單***採購訂單和生產訂單***。待進倉物品料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與訂單相符合方可辦理入倉手續。

  ① 嚴禁無訂單收貨;因生產緊急、人員外出等特殊情況需請示上級和訂單管理部門並獲得授權、同意可變通辦理,但訂單管理部門必須在一個工作日內補下訂單;

  ② 嚴禁超訂單收貨。因合理損耗領料或計量磅差或機臺最少生產數量等原因導致的少量超訂單收貨,應在合理範圍內並符合相關管理規範或規定。

  2. 貨物進倉,必須採用合適的方法計量、清點準確。大批量收貨可採用一定的比例拆包裝抽查,抽查時發現實際數量小於標識數量的,應按最小抽查數計算接收該批貨物。

  3. 貨物進倉,需辦理質量檢驗手續,其中:

  ① 外協、外購物料/產品必須填報《報檢單》,檢驗合格後方可辦理正式入倉手續;其他供應商提供的送貨憑證或臨時填寫的暫收憑證均只能由倉管員簽名暫收數量,且不得加蓋代表公司的任何公章。

  ② 特別地,對抽檢不合格而生產部門要求“回用”或“挑選使用”的物料,必須符合相關流程和審批手續,而且倉管員必須在簽收時註明“不合格回用”或“挑選使用”字樣。

  ③ 自產成品、零部件,必須憑當批次質檢合格檔案***或單證***辦理入倉手續。部分客戶的產品還需有客戶確認合格的檔案;

  ④ 車間不合格產品、物料需進倉或退倉的,需符合相關制度、流程規定並獲物管經理批准。進倉後應在專門的不良品區域單獨存放並做好明顯標識。嚴禁與正常物料、產品混合堆放。

  4. 入庫物料、產品,必須採用合適、規範的包裝***或裝載物***。包裝標識清晰且與實際裝載貨物相符。同一包裝裝載數量統一,同批次貨物只允許保留一個尾數。

  5. 對驗收不合格或未按要求辦理回用或超出訂單的物料、車間生產中發現經質檢確認外協廠責任的不合格品,倉庫必須及時通知採購部門辦理退貨/補貨事宜。

  貨物出倉

  1. 貨物出倉,必須有合法的經批准的憑證、指令,例如:

  ① 生產發料憑《生產領料單》和《臨時領料單》辦理;

  ② 成品出倉憑《銷售訂單》和經營部門下達的《出貨通知書》辦理;

  ③ 委外加工發外物料憑外協《採購訂單》辦理;

  ④ 調讓出倉憑《調讓出倉單》;

  ⑤ 技術研發或其他非生產領料憑《非生產領料單》辦理。

  2. 所有計劃外發料和非生產性發料,需經計劃採購經理簽字。

  3. 貨物出倉,需由領料人/提貨人在出庫單上簽字確認。

  4. 車間領料必須是車間指定人員;本公司送貨的,送貨人/提貨人必須是業務部門指定人員;外單位自行提貨,必須核對提貨人身份及授權委託。

  5. 對外送貨發出,必須在第一時間取得加蓋收貨單位公章和收貨經辦人簽字的簽收回執或收貨憑證。

  6. 正常生產發料和成品出倉,必須是合格物料。不合格物料和產品發出,必須符合相關規定、流程,有審批手續。

  7. 所有銷售發貨,發貨單據必須經由財務部門稽核並加蓋《發貨專用章》方可辦理出倉放行。如有需要發外磅量的物品,需由二人***經管倉管員和保安各一人或行政部門指定的其他人員***陪同辦理並簽字確認,並在確認數量後及時辦理繳款、開單手續。

  8. 公司內部單位領用成品或非生產領料或超定額生產領料,需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人員批准後方可到相應倉區辦理領用手續。

  9. 嚴禁用白條出倉或擅自從倉庫借用物品。確需借用,需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人員批准並約定歸還日期***一般不超過三個工作日***。

  貨物堆碼及庫房管理

  1. 倉庫應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和庫存週轉物品的類別、性狀、特點等合理規劃倉區、庫位。按物品類別劃分待檢區、合格品區、不合格品區並做好明顯標識。

  2. 所有貨物均必須按倉區、庫位分類別、品種、規格型號擺放整齊,小件物料上架定置擺放。堆碼規整、整齊,同一貨物僅保留一個包裝尾數。收發作業後按上述要求及時整理。

  3. 物料、產品狀態標識和存卡記錄清晰、準確且及時更新,擺放於對應貨物當眼明顯位置。

  4. 倉庫設施、用具、雜物如叉車、地臺板、裝載容器/鐵筐、清潔工具等,在未使用時應整齊地擺放於規定位置,嚴禁佔用通道或隨意亂丟亂放。

  5. 現場***包括辦公場所及庫房***整潔、乾淨,如有廢紙等廢棄物或發現較多灰塵時隨時清理、清掃,符合7S管理要求。

  6. 嚴格按“先進先出”原則發出貨品。

  安全防護

  1. 倉庫內一律嚴禁煙火。工程焊接等需事先報批且做好防範措施,專人專責管理。

  2. 倉庫必須按規定設定消防器材並定期檢查、修護、補充;嚴禁堵塞消防通道、設施及器材。

  3. 保證庫房通風、乾燥,做好防盜、防鏽、防水、防潮、防蟲、防塵等工作。

  4. 嚴禁將易燃易爆物品帶入倉庫。對應進倉管理的易燃易爆物品應放置於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獨立的庫區。

  5. 不得將物料、產品直接放置於地面。

  6. 定期巡查保管物資的貯存質量,對超保質期物料及時報復檢。

  7. 未經許可,除經管倉庫倉管員之外的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出倉庫。送貨/提貨人員需在倉管員的陪侍下進出倉庫,搬運完畢,不得在倉庫逗留。

  8. 倉管人員於下班離開前,應巡視倉庫門窗及電源、水源是否開閉,確保倉庫的安全。

  單據、存卡及電腦資料處理管理

  1. 單據管理

  ① 日常進出倉等單據應分單據類別、處理狀態分別有序夾放;

  ② 需遞送其他部門、人員的單據應按規定時間及時遞送,不允許隨意押單;

  ③ 每月一次將單據分類別按順序進行裝訂,在單據封面、脊面做好標識,分類別、按時間有序地存放在相應的箱、櫃內,並在箱、櫃表面做好目錄標識。

  2. 存卡管理

  ① 存卡記錄規範、及時***日清日結***,書寫工整清楚,有合法單據;

  ② 用完的存卡應分物品類別按月裝訂,參照單據管理要求歸檔保管;

  ③ 每年年底,應配合財務扎帳時間統一更換新的存卡。

  3. 電腦資料處理

  ① 所有進出倉事務必須以電腦入單並列印電腦單據為完結***送貨客戶的還必須以客戶簽收並列印收貨單證為完結***;

  ② 當天的進出倉資料必須當天處理完畢。特殊情況***如下班後***需經物管經理批准並知會計劃採購。

  ③ 暫未實施電腦管理的倉庫,也應及時且日清日結地將收發情況登記入手工帳。

  盤點及對帳

  1. 倉庫需根據經管物品重要程度及價值高低設定盤點頻度,進行迴圈盤點。原則上要求所有庫存物品每兩月至少迴圈一次。

  2. 物管中心應在財務部的組織下,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面盤點。

  3. 盤點後及時將實物數與電腦數核對。如有差異應查證原因並及時跟進處理。如屬供應商原因造成的短少應第一時間通知採購、財務等相關部門處理。如屬盤盈或不可避免的虧損情形時,應呈報財務核准後作帳務調整。相關損失報總經理審批後處理。

  4. 倉庫應及時與供應商、客戶進行對帳工作,包括:

  ① 成品發貨對帳,由成品倉負責;

  ② 外協、外購收貨對帳,由各分倉負責;

  ③ 外協發料及核銷對帳,由外協核算員負責;

  ④ 客戶供料及核銷對帳,由客戶供料核算員負責;

  ⑤ 對帳資料應以電腦記錄為準***手工管理的倉庫暫以手工帳為準***

  ⑥ 發現對帳差異,應及時查證原因並予以更正。如有損失或其他異常情況***如非正常超定額領發料***應及時報告財務部門和相關業務部門。

  呆滯、不良品處理

  1. 倉庫應隨時關注呆滯、不良物料和產品,至少每月定期填報一次;

  2. 對重大質量事故或操作失誤造成的呆滯、不良產品或物料,應隨時填報處理;

  3. 對已填報的呆滯、不良品應及時連續跟進直至處理完畢。

  溝通協調及服務

  1. 倉庫及倉管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服務意識,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客戶優先,生產為重。當服務物件違規操作或提出不合理要求時,應不卑不亢、以理服人。

  2. 對工作中遇到問題、困難及矛盾應及時採取“溝通三步驟”進行良好溝通直至問題解決。

  人員變動及移交

  1. 倉管人員變動,必須辦理交接手續。移交事項及有關憑證,要列出清單,寫明情況,雙方簽字,領導見證。

  2. 應移交事項包括:

  ① 經管的貨物;

  ② 單據、存卡、賬本***必要時***及經管的檔案、檔案資料;

  ③ 經管的操作裝置、設施、工具及文具用品等;

  ④ 辦理離職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