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工作的勵志散文

  每一篇關於都是非常正能量的,很值得一讀,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職場人生感悟

  感悟一:職場人生不快樂,是因為你目標不明確

  不快樂的根源,是因為你目標不明確,你不知道要什麼,所以你不知道如何追求。職場人生首先要關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麼?大多數人大概沒想過這個問題,**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錯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對於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幾年重來一次找工作的過程麼?你想每年都在這種對於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過麼?不想的話,就好好想清楚,越是焦急,越是覺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飢不擇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敗,你的經歷越來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著你的簡歷就皺眉頭。有生存壓力就會有很多焦慮,積極的人會從焦慮中得到動力,而消極的人則會因為焦慮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須在壓力下做出選擇,這就是世道,你喜歡也罷不喜歡也罷。

  感悟二:好工作的定義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歡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歡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認為外企很好,可是好在哪裡呢?他們在比較好的寫字樓?他們出差住比較好的酒店?別人會羨慕一份外企的工作?那一切都是給別人看的,你幹嗎要活得那麼辛苦給別人看?找工作究竟是考慮你想要什麼,還是考慮別人想看什麼?對於自己想要什麼,自己要最清楚,別人的意見並不是那麼重要。很多人總是常常被別人的意見所影響,親戚的意見,朋友的意見……問題是,你究竟是要過誰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續集,也不是兒女一生的前傳,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對自己的一生負責,別人無法也負不起這個責任。自己做的決定,至少到最後,自己沒什麼可後悔。

  可能,最好的,已經在你的身邊,只是,你還沒有學會珍惜。人們總是盯著得不到的東西,而忽視了那些已經得到的東西。

  感悟三:關於職場跳槽

  職場跳槽決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頻繁跳槽的後果是讓人覺得沒有忠誠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很多人跳槽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不開心,如果這種不開心,在現在這個公司不能解決,那麼在下一個公司多半也解決不掉。一般來說,工作到2-3年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工作不順利,好像到了一個瓶頸,心情煩悶,就想辭職,乃至換一個行業,覺得這樣所有一切煩惱都可以拋開,會好很多。其實這樣做只是讓你從頭開始,到了時候還是會發生和原來行業一樣的困難,熬過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這個時候往往會陷入不斷的重複,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已經搞懂了一切,從而懶得去尋求進步了,覺得自己已經完成比賽了。可以肯定地說,一定不是,這個時候,還是要拿出前兩年的幹勁來,穩紮穩打,積累才剛剛開始,比賽才剛剛開始。

  感悟四:職場人生就像馬拉松

  職場人生好比是一場馬拉松比賽,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機會。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堅持不到終點,只有少數人是跑過終點的,初賽的時候大家都剛剛進社會,大多數都是實力一般的人,這時候努力一點認真一點很快就能讓人脫穎而出,於是有的人二十多歲做了經理,有的人遲些也終於贏得了初賽,三十多歲成了經理。然後是複賽,能參加複賽的都是贏得初賽的,每個人都有些能耐,在聰明才智上都不成問題,這個時候再想要勝出就不那麼容易了,單靠一點點努力和認真還不夠,要有很強的堅忍精神,要懂得靠團隊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長遠的眼光,因為這個世界的規律就是給人一點成功的同時讓人驕傲自滿,剛剛贏得初賽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贏得的僅僅是初賽,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學習了。決賽來了,贏得複賽的人已經不只是驕傲自滿了,他們往往剛愎自用,聽不進去別人的話,有些人的脾氣變得暴躁,心情變得浮躁,身體變得糟糕,他們最大的敵人就是他們自己。最後高手之間的比賽,就看誰失誤少誰就贏得了決賽。

  :為什麼受傷害的總是我

  在職場當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足夠“值得”的回報,這其實就是利益的交易。但人和人的利益要求是不相同的,這就會有差異、矛盾、衝突。這個時候,如果你不打算調整自己的心態,就很可能成為“受害者”。期望博弈,是職場人際關係的常態。

  幹活、掙錢、消費,工作就是這樣,本該非常開心,可我們經常為工作煩惱,甚至是相當苦惱。

  做生意、辦企業,給員工發薪,得到自己該得的那份,本該特受尊重,可著名富豪嚴介和講:在中國,富豪都是弱勢群體……

  有資料說,中國每年有200多萬人有自殺傾向。跳樓的人當中,既有討薪的民工,也有合資企業總經理,還有民企老闆、政府官員。可見,生存於職場當中的人,很多經常是相當不開心的。原因何在?

  你是打工的,你是不是覺得老闆總是太黑心?

  你經常會過度興奮嗎?被老闆的一句漂亮話打動,但拼命做了半天,才發現,其實老闆只是說說漂亮話而已。

  你經常會鬱悶嗎?因為你努力提出的建議得不到老闆的賞識。

  你經常會覺得過度思慮嗎?不知道如何處理各種兩難情境。

  你會對突如其來的裁員和好朋友離職感到震驚嗎?

  你是老闆,你是不是覺得有些員工不忠不義?你花很多心思培訓他、給了他你能給的最好待遇,但另外有人出高價挖他,或者只是你稍微批評了他幾句,他就甩手而去,根本不管你和你的企業會怎樣。

  在職場上,你是不是經常覺得自己吃虧、委屈?“我付出了這麼多,我以為他怎麼也應該……他應該這樣對待我嗎?”你是這樣想的吧,告訴你,你的老闆、同事等等那些你抱怨的人,他們也是這樣想你的!

  職場傷心只有一個理由——不同的期望值投資回報不清楚引發李曉娟的鬱悶

  李曉娟是一家外企公司的文員,她每天都加班加點工作,經常讓來接她的男朋友在公司樓下等很久。男朋友說她很投入也很辛苦,認為領導應該給她加薪水了,曉娟雖然覺得加不加薪不是很重要,但領導是不是瞭解自己的努力呢,男友講的也很有道理。曉娟看到一些職場指南之類的文章說,向領導提加薪的請求,最好是去問問領導對自己的工作評價,以暗示領導。曉娟照做,可領導在表揚了她的工作態度不錯之外,還說曉娟的工作效率不夠高,應該改進,根本沒有加薪的意思。

  曉娟覺得十分委屈,她賭氣地對領導說:“您要是覺得我這樣做還不夠好,那我辭職好了。”沒想到,領導當即表示:“那好吧,你明天去人事部門辦手續吧。”

  曉娟回到家大哭一場。她很鬱悶,說“自己付出了這麼多,可領導太沒人性了,不加薪就不加薪吧,怎麼一點人情味都沒有呢……”曉娟的男朋友比較笨,他提的不合時宜的建議,害曉娟丟了工作。

  曉娟男友的期望是:曉娟的工作時間超出了正常時間,多辛苦,應該得到更多的回報,加薪是很簡單也很實惠的辦法。

  曉娟的期望是:我工作很努力,希望得到領導的認可。至於現在給不給加薪水,不很重要,當然如果領導能給加薪更好。

  曉娟領導的期望是:曉娟的工作態度符合要求,但工作的效率還應該再提高。畢竟,天天加班,也是在使用公司的資源。如果曉娟能保持這樣的態度並且儘快提升工作能力,升職和加薪當然都不是問題。因為,薪水是公司為員工的工作結果支付的報酬,不是用來買員工的工作態度的。那麼,曉娟現在就來要求增加薪水,顯然是不合時宜的。她還用辭職相要挾,說明這個員工的心態有問題。這樣的人,她自己不想走,公司還要讓她走呢!

  可見,問題的根源在於幾個人的期望不同。站在不同立場,每個人都要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很正常,但他們之間產生了利益衝突,結果就是曉娟丟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還要花時間去重新找,而且要編一套話來解釋自己的離職原因。至於公司呢,還要重新再培訓一個熟練員工。

  讓咱們來假設另外一種情形:曉娟不是因為想著要求加薪去找領導,而是真心實意地找領導請教,問問領導對自己哪些地方還不夠滿意。那麼,結果會是這樣:領導對曉娟的表揚,曉娟覺得很開心;領導認為曉娟還需要提高的地方,會教給曉娟一些實用的時間管理之類的辦法,對曉娟提升工作能力有幫助。同時,領導會認為曉娟是個謙虛、願意學習的員工,很可能今後對曉娟更重視幾分。

  就是說,假如曉娟不是因為期望加薪去找領導,而是因為期望得到幫助去找領導,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多做多錯之樂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個可怕的觀念象夢魘一樣折磨著我們這個古老的社會,多少曾經“精壯”的企業,被他折磨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別人會逐漸忘記你犯錯誤時候的那種***,但是會清楚的看到你的成長”這是一句我經常自我安慰的話,當我數年後遇到哪些曾經因為我經常多做多錯而嘲笑過我的人,看到他們大多還停滯在以前的水準上,我就覺得我不是在欺騙自己……“多做多錯”,曾經是我們社會廣泛存在的觀念,哪怕是現在,這種觀念還是有廣泛的“市場空間”。中國傳統文化是受“明哲保身”觀念影響很深的,在我們傳統視野裡,勤勞的出頭鳥是要被機關槍瞄準的,更別說因此而犯錯。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個可怕的觀念象夢魘一樣折磨著我們這個古老的社會,多少曾經“精壯”的企業,被他折磨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更可怕的是這種觀念有蟑螂一樣是生存與繁殖的能力,不斷的擴充套件他的領地。

  孔老父子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是的,人一定會犯錯的,人的本能使自己在犯過錯誤以後感到很難受,這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積累的優秀基因,但這也會成為一個分支點:要麼犯錯誤後,以之改進,避免今後犯同樣的錯;或者乾脆逃避,今後乾脆不做這樣的事情;於是,前者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之一,而後者衍生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樣的消極觀念。

  從小我奶奶告訴我,人多做些事情是不會做死的;從小我爸爸一直說我我的臉皮很厚;因此我一直提醒自己儘量多做些事情,並且也不太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因此犯錯。在經歷多年社會風霜之後,我深感多做多錯,其實不錯,並逐漸深感其中之樂。

  “別人會逐漸忘記你犯錯誤時候的那種***,但是會清楚的看到你的成長”這是一句我經常自我安慰的話,當我數年後遇到哪些曾經因為我經常多做多錯而嘲笑過我的人,看到他們大多還停滯在以前的水準上,我就覺得我不是在欺騙自己。

  正確的處事經驗,是在錯誤中積累的,多做固然會多多發生錯誤,但是也同時提供多多正確積累的回報,如果抱著多做多錯的觀念,將會永遠失去這些積累的時機。

  一個人要成長,首先要有犯錯誤的機會,將那些低階的、普遍性的錯誤都儘早的犯過,這個就像接種天花疫苗一樣,越早越好,在當你還是小角色的時候,在當你還不是眾人焦點的時候,在當你的“骨骼”還很柔軟的時候……

  多做,可能會多錯,但是不會犯大錯,這就像分力原理,分開來大錯誤的風險;另外,因為多做而不斷提供的歷練機會使人有眼光避免撞上大礁石。雖然人可以不做不錯,但是一旦有錯誤產生往往會是大錯誤,而懷著“不做不錯”觀念的人大多不具備處理錯誤的應急能力,這下可要死的難看啦。

  因此,我的建議,如果你現在還是小角色,請儘量多做事情,公司裡的雜事請主動多做一些,雖然一定會因此多犯錯誤,但你現在犯的小錯誤不會使你公司因此關門大吉的,如果你的頭還算明智,他也會因此鼓勵你,並會給你更多的機會。重複那句老話,人是做不死的。另外,這樣做還會得到一件贈品,就是心裡承受能力可以得到很大提高***或者說臉皮可以變得很厚實***,這個可是提高個人情商***情緒掌控能力***的必備元素。

  如果你現在已經做中層了,“多做多錯之樂”的心態同樣非常適合。通常底層工作做的不錯了就會被提升到中層,這說明你以前乾的不錯,但是中層工作又與底層有很大的區別,更需要注重以全域性性來考量問題。另外,中層一旦做錯事情,下面就會笑,又會感到在頭的心目中形象受損,因此,很多中層做事都小心翼翼的,這樣本來不錯,但是很快就發展到因為怕犯錯,遇事就保守,退縮。這個詬病是廣泛存在的,輕者這位中層因為缺乏做事的果敢和水平提升緩慢,因而前途茫茫;重者因為“多做多錯”這樣的觀念在整個部門甚至公司內蔓延,那麼這就不是什麼好兆頭了,也許這個部門或者公司就此步入遲暮階段。

  剛步入中層,以前很管用的觀念和處事原則都會隨著角色的改變而感到不適用,改進的方法除了學習之外,更主要的是多做事情。犯錯多多是這個階段必然的產物,在此,不必擔心你的底層會嘲笑你,因為懂得“多做多錯之樂”的你會讓他們看到一個契而不捨,勇於向前的形象;也不必擔心你的頭會怎麼看你,其實他們也是這麼過來的,他們會將這樣的你看成他們過去的縮影,會給你更多的關照的。

  中層也是個人發展中一個比較平穩的時期,如果你的志向不止於此,那麼更需要抓住這個時期,多做實踐,尤其是那些管理上的、人事上的或者戰略上的觀念可以多多用在日常工作中,以之作為實踐與驗證的機會,也以之作為推動自己多做事情的原動力,也遠遠避開那個“多做多錯”的思想黑洞。深厚的領導力不是天生的,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錯誤與修正中獲得,這個觀念對於你和你的公司都是有利的。

  最後,說上兩句大道理,作為文章的結局。目前,中國是一個發展非常迅速的國家,就產業加工能力,已經具世界前列,但是我們的基礎研發能力和基礎管理思想和國外還有非常遙遠的差距,這裡面有很多歷史的或者其他的因素,但是我們社會現在廣泛存在的急功近利與浮躁浮誇心態,卻會將這種差距拉大,這個不是危言聳聽。我希望產業界能夠形成一種樸實的作風和氛圍,在市場上打拼固然重要,但是擁有樸實敢為的團隊才是企業致勝之本,當企業內“多做多錯之樂”之念盛行的時候,就能稱為“敗對手於廟堂之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