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倉儲與配送管理論文

  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在提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形勢下,傳統的純理論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倉儲與配送管理論文範文一: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摘 要】本文主要是對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的改革方向進行探討,對於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體系以及教學模式上的缺陷進行側重討論。尋找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簡單的闡述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在後期改革方面的各項辦法,教學模式的多元化是重中之重,基於案例教學、任務式教學、專案教學等等,對於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的多元化進行強化,才是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改革深化的基礎論調。

  【關鍵詞】高職院校;倉儲與配送;教學管理;課程改革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不斷的深入,現代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中出現了很多的弊端,特別是關於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中的不完善方面,對於當代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的教學發展起到了的制約。進而,隨著改革的大力增加,對於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的課程設計要不斷的深入和優化,才是此專業的發展原則。在實踐改革過程中,確立好改革的方向,基於案例教學、任務式教學、專案教學等等,都是深化改革的重點,是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的重點。

  一、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的教學現狀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是物流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在實踐教學活動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在國家推出新課標改革的大勢之下,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無論是在目標培養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體系之下都有很多的弊端,對於當代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的教學發展起到了的制約。

  ***一***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體系的不完善。

  現代高職院校教育的重點主要是職業性和針對性,特別是依靠定向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現代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課程的設計中,主線的設計是書本知識,沒有相對應的課程滲透職業培養的元素,導致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和實踐教學產生脫離,致使學生學不到全面的課程體系。學生的學習和練習都是被動的。

  ***二***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現代的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應該是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特別是依靠於完善的實踐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在開展教學模式時,大多是傳統教學模式,過於填鴨式的教學導致教師教學非常累,學生學習的非常枯燥,還沒有教學效果。缺乏很多的實踐教學,學生對於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的理解大都是處於理論知識的粗淺介面,嚴重限制了學生增強綜合能力。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師主導型較高,學生只是盲目的接受知識,沒有實踐操作,導致教學效果每況日下。

  ***三***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培養的目標定位非常模糊。

  現代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實用型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以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為主要學習方向,側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在設計課程中,實用性不足,課程教學內容陳舊。進而,為了培養物流人才,要依賴於市場上的需求,要對所培養的目標進行科學的定位。但是現代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對於培養目標的定位上,和實際中的市場產生了悖論,特別是市場的變化和培養的方向存在極大的偏差,導致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陷於窘境之中。

  二、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方向的改革

  在國家推出新課標改革的大勢之下,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進行教學改革,才是順應國家新課標的科學措施。進而,尋找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中所存在的實際教學弊端,採取科學的有效方法,教學模式要多元化,完善課程體系,才是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依靠於改革,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定位好教學的角色,教師起鋪助,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課程實踐性,教學角色的定位明確是其關鍵之處,過於填鴨式的教學導致教師教學非常累,學生學習的非常枯燥,還沒有教學效果。缺乏很多的實踐教學,學生對於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的理解大都是處於理論知識的粗淺介面,嚴重限制了學生增強綜合能力。教師在實踐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鋪助,學生為主導,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景,將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改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要起到指導性價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單調、枯燥的理論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轉變為教師和學生相互促進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二***培養好教學明確目標。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關注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進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學的指導方向是職業能力,得以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目標。實際的市場需求和教學任務兩相結合,將培養職業素養,融入到課程的實際教學中去,開展實踐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才是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才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教學模式要多元化。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才是深化教學的改革基礎。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多元化,以實踐教學為主體,多元化演變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內容主要有案例教學模式、任務驅動式、專案教學模式。教學模式多元化,教學也就變的充裕起來。

  1.專案教學模式。

  老師起指導性作用,學生為獨立或者是一個團隊的方式,形成一個完善的實踐工作,就是專案式教學,專案教學模式側重體現學生的實踐教學,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以實踐性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活動。

  2.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提出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任務方式,強調實踐教學。老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依靠於課程的內容,來設計多元化的任務方式,學生自我進行解決任務,老師起指導作用,強化學習理論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3.案例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模式的實體是實踐教學,依靠案列進行實踐教學,將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轉變,加強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教學原則。教師將案列和實踐教學兩相結合,從而達到了科學的教學活動。學生基於真實的案例,可以更加科學的增強職業技能。

  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課程實踐性,教學角色的定位明確是其關鍵之處,過於填鴨式的教學導致教師教學非常累,學生學習的非常枯燥,還沒有教學效果。缺乏很多的實踐教學,學生對於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的理解大都是處於理論知識的粗淺介面,嚴重限制了學生增強綜合能力。教師在實踐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鋪助,學生為主導,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案例,將傳統的學生被動學習改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教師要起到指導性價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將單調、枯燥的理論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轉變為教師和學生相互促進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三、結語

  現代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是物流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是教學發展的基礎,更加是為了適應教學需求的實際措施之一。在高職院校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確立好教學的目標,完善教學的課程體系,依靠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對於目標培養和教學模式以及教學體系之下存在的弊端,特別是教學體系的極度不完善,進行改革和優化,才可以實現更高的改革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曉琴.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設計探討[J].中國商界,2010,19***5***:176-179.

  [2]謝翠梅.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改革探索[J].中國物流與採購,2011,32***5***:117-12O.

  [3]喬麓.高職《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體系設計[J].中國東盟博覽,2012:11***05***235-240.

  [4]江成城.高職倉儲與配送管理專案化教學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35 ***1 2***:172-174.

  [5]楊燕玲.案例教學法在《倉儲與配送管理務實》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1,40***2O***:149-152.

  倉儲與配送管理論文範文二:淺談物流配送下的倉儲管理

  【摘 要】本文以物流倉儲管理作為研究物件,所涉及的內容包括物流倉儲管理的重要性、倉儲管理的作用、倉儲管理的功能及成本分析等,重點介紹了物流配送體制下的倉儲管理,同時介紹了倉儲的實際運作和發展方向。

  【關鍵詞】物流配送;倉儲管理

  一、現代物流的概念和倉儲意義

  現代物流是在廣泛採用計算機資訊科技和現代化物流技術基礎上,實現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運用系統觀念,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資訊處理、客戶服務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而配送作為流通領域的一種新形式,經過不斷髮展和完善,事實證明已經構築了一條更為暢通的流通渠道。配送不僅是一種“門到門”的服務,更是一種現代化送貨方式,是大生產、專業化分工在流通領域的反映,它完善了整個物流系統,將支線運輸和搬運統一起來,使運輸得以優化,提高末端物流的經濟效益,同時,配送中心使分散庫存得以集中,加強調控能力,實現企業低庫存或零庫存,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生產或商品流通的需要。

  20世紀80年代以來零庫存***JIT***、聯盟及物流供應鏈理論的出現,使倉庫扮演的戰略角色轉變為以較短週轉時間、較低存活率、較低的成本和較好的顧客為內容的物流目標。如今的倉庫不再是長期儲存貨物的設施,其主要體現了“蓄水池”作用,調節供需,即銷售一頭與生產一頭的連通協調;二是起保管養護作用,防止損耗,提高儲存效益;三是起檢驗作用,有利於保證商品在品種、規格、質量、數量、包裝等方面符合要求。倉庫的運作大大加快了,人們把注意力放到了產品在企業內流動的速度上。

  二、倉儲庫存管理在物流成本中的重要性

  倉儲作為物流的重要環節,其成本佔物流成本的比重僅次於運輸成本,從成本構成看,持有成本和缺貨成本是相互矛盾的,庫存越多,持有成本越大,缺貨風險越小;庫存越少,持有成本越小,缺貨風險越大。另外庫存週轉速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它涉及到資金的時間價值。倉儲成本涉及因素較多,庫存水平存在較大的空間,因此,倉儲成本也是降低物流成本潛力最大的部分。從物流發達國家的資料分析也可以證實這一點;美國物流的運輸成本近20年來在GDP中的比例大體保持不變,而庫存費用則由過去接近5%下降到不足4%。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生產企業成品庫存約15天,原材料庫存約30天,商業銷售庫存約35天,而國外一些企業的產品庫存的時間不超過10天。生產企業、商業企業在物流運營過程中的平均貨損率略高於2%,貨損率帶來的成本仍然是物流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每年因包裝問題造成的損失達150億元,保管不善的損失達30億元。因此對庫存良好的管理,嚴格掌握庫存物品的數量、品種、進出情況可以減少資金佔用,降低庫存成本;嚴格的保管制度,可以減少物品的損耗、丟失、黴變等,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以減少廢品、次品的回收和退貨費用,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僅以一煤礦為例,2009年該礦1-11月份辦理物資入庫349931664.70元,較2008年1-11月份300516334.79元多入49415329.91元;累計消耗342895580.87元,與去年同期257784235.1元相比多出庫85111345.77元;1-11月份儲備資金平均佔用12023079.29萬元,與2008年1-11月份平均佔用15439154.56元相比降低3416075.27元,使庫存資金平均週轉率達到了262.52%,與去年同期145.34%相比加快了117.18%。物資週轉率的提高不僅及時的保障了礦井生產,而且降低了庫存資金的佔用。

  三、物流配送模式下倉儲的功能

  由於物流的概念與實踐的不斷髮展,現代倉儲的功能與傳統倉儲的功能相比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倉儲管理是現代物流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搞好倉儲管理,對於降低物流成本、確保貨物質量完好、數量準確,提高服務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倉儲活動除以商品入庫驗收、儲存保管和出庫供應為主外,另外還包括包裝、流通加工、分揀、配送和發運等。在顧客需求個性化和企業批量客戶化生產的條件下,倉儲部門面臨著銷售計劃的多變、產品品種數量的增加和批量的減少及倉儲條件的有限性等方面的挑戰。如何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搞好倉儲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和對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不斷降低運作成本,是倉儲工作者迫切要解決的問題。

  四、現代倉儲在物流系統中的作用

  1.倉儲是現代物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從供應鏈的角度看,物流過程是由一系列的”供給”和”需求”組成,當供給和需求節奏不一致,也就是兩個過程不能夠很好的銜接,出現生產的產品不能即時消費或者存在需求卻沒有產品滿足,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建立產品的儲備,將不能即時消費的產品儲存起來以備滿足後來的需求。供給和需求之間既存在實物的”流動”,同時也存在實物的”靜止”,靜止狀態即是將實物進行儲存,實物處於靜止是為了更好的銜接供給和需求這兩個動態的過程。

  2.倉儲能對貨物進入下一個環節前的質量起保證作用

  在貨物倉儲環節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能夠有效的防止偽劣產品流入市場,保護了消費者權益,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生產廠家的信譽。通過倉儲來保證產品質量主要要進行兩個環節:一是在貨物入庫時進行質量檢驗看貨物是否符合倉儲要求,嚴禁不合格產品混入庫場,二是在貨物的儲存期間內,要儘量使產品不發生物理以及化學變化,儘量減少庫存貨物的損失。

  3.倉儲是保證社會再生產過程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貨物的倉儲過程不僅是商品流通過程順利進行的必要保證,也是社會在生產過程得以進行的保證。

  4.倉儲是加快商品流通,節約流通費用的重要手段

  雖然貨物在倉庫中進行儲存時,是處於靜止的狀態,會帶來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的增加,但事實上從整體上而言,它不僅不會帶來時間的損耗和財務成本的增加,相反它能夠幫助加快流通,並且節約運營成本,從而帶來總成本的降低。

  5.倉儲能夠為貨物進入市場作好準備

  倉儲能夠在貨物進入市場前完成整理、包裝、質檢、分揀等程式,這樣就可以縮短後續環節的工作時間,加快貨物的流通速度。

  五、現代倉儲管理與傳統倉儲管理有較大的區別

  傳統的倉儲管理以管好庫存商品為目標,是靜態的管理活動,現代倉儲管理作為物流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降低成本和高質量的服務為宗旨,是動態的管理活動。現代倉儲與傳統倉儲相比,在管理範圍、理念和手段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總之,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下的倉儲管理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企業內部物流管理模式下的倉儲管理還沒有引起重視; 傳統儲運企業在向現代物流轉型時,現在的倉儲、運輸、配送、包裝、流通加工等業務都是物流服務的組成部分,而且現有的業務優勢同樣是開展物流服務時依託的特色;在物流各個部門即物流系統的物流結點中,不管是傳統的倉庫,還是現代流行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流能中心,倉庫的資訊化與流程重組是重中之重。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結論:因為除了運輸之外,在物流作業過程之中,有70%的作業任務是在倉庫裡完成的,如理貨、盤點、流通加工、配貨等。所以一個企業物流作業水平的提高倉儲管理和資訊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