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奧運第一人劉長春簡介

  劉長春,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人,歷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常委、中國奧委會副主席、遼寧省體育協會副理事長、第四屆遼寧省政協常委等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劉長春簡介

  劉長春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運動員,也是十分偉大的體育教育家,在國內他是第一個參加了奧運會的運動員。他出生在1909年的時候,是遼寧大連地區的人,曾經擔任過政協委員和奧委會的副主席等許多重要的職位,在1927年的時候開始在東北大學學習體育,在校期間就曾經代表學校參加華北地區的運動會,並且獲得三項冠軍。

  在1932年的時候國內只有兩名選手參加奧運會,其中一人就是劉長春,當時上海的新聞體育以及團體為他舉行了宴會,其中出席的人數達到了兩千,然而因為當時出發的時候坐了三個星期的輪船,他的體力因此受到了很大影響, 原本報了三個專案,但是卻因為體力的問題卻只能參加兩項,最後這兩項也都只是最後一名。

  這一次的奧運會劉長春沒能成功的晉級。但是在1933年的全國運動會上,他卻用了全新的成績打破了原本100米和200米的記錄,成為名副其實的冠軍,而他創造的10.7秒的100米記錄整整保持了二十五年的時間。在1936年的時候他第二次參加了奧運會,可是因為路上用了二十八天的時間,他仍舊沒能取得好的成就。到了1948年劉長春開始擔任母校的體育系的副教授等工作,並且被推選成為政協委員,到了1983年劉長春離開了人世。

  劉長春生平

  1929年5月31日至6月2日,劉長春在瀋陽舉行的第14屆華北運動會上,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個短跑專案的全國紀錄,成績分別是10.8秒、22.4秒和52.4秒。

  1932年6月25日外交部從國際奧會總部得到的訊息,偽滿州國參加奧運未得國際奧會批准,我國奧會急電要求通融報名,6月26日接獲籌備會答覆同意,我國報名的兩位選手就是劉長春和於希渭。7月6日、7日,上海新聞界、體育界及團體,為劉長春餞行,將近2000人出席;7月8日,劉長春及宋君復自上海搭乘郵輪,出發前往美國洛杉磯,展開中國奧運首航。郵輪在7月29日抵達洛杉磯,30日下午舉行了開幕典禮了。

  劉長春在經過3個星期海上漂浮,體力早已大受影響,因此原來報名3個專案,他只參加100公尺和200公尺,400公尺則因體力不支,沒有出場比賽。參加的兩個專案,都在分組中最後一名,未能晉級。

  比賽結束後,劉長春因路費不夠,而無法回國,後來是在當地華僑的捐助下,才回到中國。

  1933年在第5屆全國運動會上,劉長春以10.7秒和22.0秒的成績再創100米、200米兩項全國紀錄,奪得冠軍。其中10.7秒的100米紀錄保持長達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新中國運動員樑建勳打破。

  1936年劉長春第二次代表中國,參加第11屆奧運會,由於28天的海浪顛簸,體力消耗較大,而未能取得好的成績。 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任北京東大體育系副教授。1949年3月至1950年8月,任長春師範大學副教授。1950年8月至1983年3月,時任大連工學院***今大連理工大學,現在大工校內仍有劉長春銅像***教授。

  1983年3月21日,劉長春逝世,終年74歲。

  劉長春體育館

  劉長春體育館是在東北大學的東部地區,整個體育館呈現出橢圓形,而面積則達到了11000平方米。在2008年的6月14日劉長春體育館終於建成,這座體育館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這是為了紀念劉長春這個偉大的人所建立的體育館,這所大學的校長曾經說過在76年前劉長春在母校的賽場上起步,之後邁向了奧運會的賽場,從此開啟了中國參賽的歷史,而劉長春體育館正是紀念他的偉大事蹟。

  現在劉長春體育館和他的雕像已經建立在東北大學,這並不僅僅達到了紀念他的目的,同時還讓在校的學生受到了更多的激勵,促使他們發奮努力為國爭光,也讓他的體育精神和學校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據說劉長春體育館是瀋陽政府用了一億的資金完成建設的,以後還將會負責運動員們平時的練習和開展籃球羽毛球的賽事。

  在體育館外還建立了一座高達四米六的人物雕像,這個雕像運用的是青銅材質,人像的高度是兩米七,而雕像的底座高達一米九,這個雕像在建造的時候是根據1932年劉長春參加奧運會時候的照片為樣本,之後由魯迅美術學院的師生共同設計出來並完成建造的。

  除此之外在大連理工大學還有著一座劉長春體育館,因為劉長春曾經在這所大學負責過教學方面的工作,所以才會在這裡建造這樣的體育館,這座體育館是在2003年的時候完成建設並開始使用的,也是目前全國高校中最為出色的體育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