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高等教育論文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作為培養高階專門人才、創新科學技術、服務社會的重要途徑,高等教育在社會經濟尤其是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見重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等教育教學的督導
1成人高等教育開展教學督導的意義
目前,在普通高等教育中開展教學督導已成為一個普通現象,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成人高等教育中也開展教學督導,行使監督、檢查、評估、反饋、指導的職能,以保障、提升教學質量為目的,進一步促進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改革,使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考試形式均符合成人業餘學習的特點,進而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
2成人高等教育中教學督導的職能
***1***監督
在教學過程中,督導人員要對成人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監督,即使用各種方式***如隨堂聽課、隨機抽查等***,對教學管理、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保障等進行監督,以減少成人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隨意性。
***2***檢查
檢查教師的授課計劃、教案講稿,以及課堂教學組織、教學方法、教學裝置使用等情況。通過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瞭解情況,發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評估
教學督導人員要能夠對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教學水平進行科學的評估,能夠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出有益的教學經驗等等,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參考。
***4***反饋
教學督導人員要能夠將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並反饋給相關教師與管理部門,從而不斷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
***5***指導
教學督導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要能夠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教師瞭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督導
3.1成立專門的督導機構
***1***成立專門的機構
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很多高等院校開展的成人教育中,還未開展教學督導,教師的教學工作只是根據任課老師的個人經驗開展,要開展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督導工作,就需要成立專門的機構,專門負責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督導。
***2***配備專職的督導人員
成立專門的督導機構,還需要配備專職的督導工作人員,督導隊伍應該按照合理的專業結構、經驗水平來組建,一般情況下督導隊伍在專業水平、經驗水平、年齡、職稱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優勢,能夠發現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並能提出改進意見,以便能夠充分發揮督導的監督、檢查、評估、反饋、指導等職能。
3.2督導的工作內容
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大多數為成年人,他們大都有自己的工作,主要以自學為主,集中課堂學習為輔,並且集中教學也多在業餘時間進行,因此,督導工作人員除了日常的聽課、評課,還要根據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方式,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中督導的工作內容。
3.2.1對教學的督導
督導人員一方面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等進行監督和指導,具體的形式則通過聽課、評課,檢查教師教學計劃、教案、講稿、教學總結等來開展。另一方面,還要了解課程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作業完成、老師的任務指導情況進行監督與檢查,以保證學生在業餘時間的學習效果。
3.2.2對考試的督導
***1***考試的形式
對考試的形式進行督導,改變以往成人高等教育考試中考試形式單一的情況——即無法對學生學習過程、操作能力、職業素養進行考核,更多的是考查成人學生的記憶力,通過督導,促進成人高等教育考試形式的多樣化,使考試內容、方式更加符合課程標準、成人學生的特點等。
***2***考試的內容
對考試的內容進行督導,改變以往成人高等教育考試中考試內容片面的情況——即無法對學生操作能力、綜合應用能力進行考核,更多的是考察理論的知識點,死記硬背的知識性內容偏多,通過督導,促進成人高等教育考試內容的豐富化,如依據不同課程對人才培養所起的不同作用、目標不同,有的放矢地選取恰當的考試內容。
3.3制訂督導制度
制訂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督導制度,在制度中明確督導的組織機構、職責、分工等,明確督導工作的主要方式、工作內容,並制訂詳細工作實施步驟,還要明確督導工作的激勵與責任追究等,使教學督導資訊的收集、處理和反饋有章可循。
範文二:高等教育發展的動態平衡探究
近幾年來,畢業生人數急劇增長,但就業崗位有限,兩者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造成了結構性矛盾,例如:從專業結構上看,有些急缺專業的畢業生供不應求,許多高校專業設定比較落後,一些新興的交叉學科專業較少,尤其是適應我省經濟發展需求的專業稀缺,影響了地方經濟建設。例如,甘肅境內土地、礦藏等自然資源豐富,依託這些資源因運而生的農業、中草藥、水能、電能、冶金、石油、機械、地質、外語等學科在我省高校依舊發展遲緩滯後;從發展速度與質量方面來看,我省高等教育與東部地區差距日益拉大;從教育條件來看,我省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較差,教學裝置、實驗室的數量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從結構和佈局方面來看,我省大部分高校設在省會城市蘭州,高校過於集中,不利於其他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才培養;從人才留用方面來看,高校畢業生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大大減緩了甘肅省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地方經濟建設的速度。我省高等教育發展滯後成因如下。
從客觀方面看:一方面,我省近現代教育起步較晚,發展較慢。例如我省最早的國立大學蘭州大學在1909年建立,比國內其他省份同等高校建校時間晚10-20年;另一方面,相對滯後的經濟無力支援高等教育發展。
從主觀方面看:一方面,我們的觀念和行動遲緩,沒有積極順應巨集觀經濟政策增設以石油、化工、機械、冶金、地質為特色的高等院校;另一方面,國家對中東部高校的投資支援力度大於西部高校,因此在資源配置方面,我省高校均低於國內其他同等院校。
加快甘肅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思路
我省高等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應受當地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需求的調控和引導。我省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目前對人力資源型別的要求也相應地有所調整。由於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制約,長期以來,我省高等教育的資源配置也是自上而下受到政策性影響的。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省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相對自主,經濟文化因素的影響日益突出。美國高等教育界學者伯頓•克拉克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提出高等教育發展的“三角協調模式”[1],即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受到政府、市場力量的影響。例如:在市場體制下,隨著“市場的主導作用愈發凸顯”[2],政府不再起主導作用,市場經濟的效率與公平原則同樣適用於高等教育資源配置,這是由其經濟屬性所決定的。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調節的作用也在加大。因此,高校的發展應該是注重市場形式,激發具備專業知識的教師的能動性,拓寬高等教育多樣化的需求。美國教育社會學家馬丁•特羅認為,高等教育多樣化的一種表現就是高校規模的擴大,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階段意味著入學機會的增多,而且高等教育的內容也應當儘可能適合人們的需要。然而,學生在選擇高校時往往會衡量其歷史聲望、地理位置、教師素質、學科建設等要素。在更加理性化的教育思想引導下,我省高校面臨著更多的挑戰。高校在很長時期內並不是僅僅將傳授知識作為其主要責任,而是將技能培養置於中心地位,研究和開發工作也格外受到重視。例如:高等院校都積極投入研發創新活動。身處知識經濟時代,甘肅省高等教育系統如何改變傳統觀念,發揮自身在知識應用方面的軸心作用,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甘肅高等教育發展的動態平衡分析
首先,通過調查以往的教育資源分配情況,我們發現,我省高等教育資源的分佈現狀日益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往往流動性很大,而且人才流動性與人力資源的層次成正比,這是由人才自身對更優質的生活工作環境的嚮往所引起的。我省高素質人才流入發達經濟區域的不是少數,令一些企事業單位陷入人才短缺的尷尬境地。多年來,我省高校都面對著人才流失這一難題。曾有資料表明我省人才的流出量是流入量的兩倍。因此,用動態的眼光來看,高等教育資源的配置是否合理與我省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應,經濟變化會導致教育資源分配的變化,而教育資源又反過來影響地方經濟的發展。故應調整我省高等教育資源結構,優化高等教育層次,在辦學模式上注重地方特色,針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專門人才,以實現我省高等教育與地方經濟的良性迴圈發展。
其次,高等教育型別應與本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聯絡。學術型高等教育與技術型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定位、目標上有很大的差異。高校的專業設定應當以市場經濟為導向,明確自己的教育目標。高等教育應首先確定是培養學術型、理論型、研究型人才,還是科技型人才。合理的高等教育資源分配可以為我省經濟進步提供有效的人力資源支援。例如,蘭州大學的發展定位和目標主要是“內涵提升,創新驅動,質量優先,結構調整”,增強高等教育領域“國家隊”意識,走“有特色,高水平”的發展道路,注重學科建設、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結構優化、總體協調等;甘肅政法學院秉承“崇德明法、弘毅致公”的校訓,堅持“穩定規模,提升內涵,突出特色,提高質量”的辦學思路和“法學創品牌,公安學辦特色,法商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建設思路,努力向高水平教學研究型政法公安大學邁進。從這兩所高校的辦學目標來看,我省高等教育已經開始向以當地需求為導向,注重高校教育資源結構優化的方向平衡發展。因此,為了提高我省在西部地區的經濟技術實力,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各個高校應當秉持先進教育理念,不斷提高我省高等教育事業綜合競爭力,逐漸步入“高等教育國際化”[3]的道路。發展特色辦學,積極調整自身結構。
再次,我省地方高校要適度調整專業設定。總體來看,我省各個高校的專業設定與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但是,為了滿足我省經濟創新型發展的需求,作為人才培養和輸送的基地,高校應提前儲備高、精、尖的人才。目前,我省各高校所培養的大部分學生在剛就業時還不能儘快適應崗位要求,對所學專業理論知識還不能完全應用。因此,推進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就必須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根據崗位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教育部關於公佈2011年度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定備案或審批結果的通知》提出新增43個專業,例如:風能與動力工程、材料物理、採礦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能源工程及自動化、土木工程、安全防範工程、景觀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建築環境與裝置工程、交通運輸、國際商務、資產評估、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等。此通知還提到撤銷32個本科專業,保證教學質量的相關事宜。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還要充分考慮我省教學質量、資源佔有及資金投入等方面的現狀,如果盲目設定專業、建設學科,那麼教學質量、裝置儀器、圖書資源等都很難得到保障,最終只能導致我省高等教育生態發展承載力達到極限,甚至破壞教育生態環境。
結束語
布洛芬布倫納提出的關於人的發展的社會生態環境理論被廣泛地應用到高等教育發展的生態分析當中。其中最主要的觀點就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以及教育質量與教育環境和教育系統是相互適應、相互調整的[4]。生態學的平衡觀、系統觀與動態觀加深了我們對高等教育發展的理解,使我們將諸如社會、經濟等諸多因素納入了分析範疇。在大眾化教育階段,我省高等教育發展應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發展方向偏重於社會,也應更關注教育產品,即畢業生能否適應經濟發展需求。依據我省經濟結構現狀,要實現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其一,高校應當走上高等教育地方化,為當地經濟服務的道路;其二,改善高校基礎設施條件,例如多媒體、網路教學平臺、數字圖書館以及實驗室的建設與應用;其三,依賴我們現有的教育教學資源,調整結構,培養我省以及西部經濟發展所需的緊缺人才,制定優惠政策,最終實現促進我省經濟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中國高等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