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生態語言學視野中的漢語新詞彙

  論文關鍵詞:生態語言學 新詞彙 環境自然選擇 協同進化 恆定性

  論文摘 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生態危機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生態語言學。學者們認為語言系統本身也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語言的生存和發展狀態與自然生物生態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內在同構性。學者們把一些生態學概念用來研究語言現象和語言發展規律,以幫助人們從新的視角審視各種語言現象。本文試從環境***environment***、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協同進化***co-evolution***和恆定性***conservation***角度來分析現代漢語新詞彙的產生。

  一、生態語言學的發展

  生態學是生物學家Haeckel***1866***根據達爾文進化論而提出的一個概念,該詞來自希臘語Oikos***房子***,意思是整個地球就像個大房子一樣,人類在這所房子裡具有和其它有機物一樣的地位,任何一種生命的存在形式都取決於其它物種的存在。所謂生態系統就是一種相互和諧、相互依存的關係。

  受達爾文的影響,19世紀德國語言學家施萊歇爾***A.Schleicher***認為:“語言和生物一樣,也要經歷生、長、老、死的生物生命過程”***裴文,2003***。美國斯坦福大學的E.Haugen***1971***最早提出並使用“語言生態”***language ecology***這一概念。之後,Haugen在《語言生態學》一文中提出要“研究任何特定語言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並將語言環境與生物生態環境作隱喻類比。此後,“語言生態”的隱喻開始被語言研究者接受並廣泛使用。

  20世紀80年代,德國Bielefeld大學的一批學者進一步將生態學原理和方法應用於語言研究。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以“語言生態學”或“生態語言學”為題的著述,使學科理論框架得以確立。1990年,M.Halliday在國際應用語言學會議***AILA***上的報告促使語言研究者對語言和環境問題的關係做出新的思考,即把語言和語言研究作為生態問題的組成部分加以考察,從而形成了生態語言學的另一研究正規化。20世紀90年代,全球生態危機使人類生存與發展問題變得十分嚴峻,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生態語言學。學者們以不同的方式、方法把生態學應用於語言研究領域。同時,一些生態學概念被用來研究語言現象和語言發展規律,以幫助人們從新的視角審視語言現象。

  語言系統本身也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語言的生存和發展狀態與自然生物生態之間具有某種程度的內在同構性。本文從環境***environment***、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協同進化***co-evolution***和恆定性***conservation***角度來分析現代漢語新詞彙的產生。

  二、從生物產生和依存的環境***environment***看新詞彙的產生

  在某一生物群落中,由於自然的長期演化,當溫度、溼度以及氣候等外部環境允許時,該群落中就會產生新的物種。生態語言學認為,世界上任何語言系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產生和發展都與自然、社會、文化、人群等環境因素密切相關。語言與它所處的生態環境構成生態語言系統。當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和人類環境等外部環境允許時,該語言體系中就會產生新的詞彙。

  如果我們將漢語語言體系看成是一個生態語言系統,那麼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飛速發展,為新詞彙的產生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使詞彙以多渠道、多形式在漢語語言體系內部進行優化重組,從而導致新詞彙的產生。

  ***一***以形象比喻來表達詞彙意義

  “蟻族”指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草根網民”指那些身份普通、平凡的網民;“裸考”指考生沒有任何加分***如三好生、體育特長生、少數民族考生等***,僅憑考試成績報考高校。

  ***二***以數字、字母或符號來彰顯個性

  7456——氣死我了;886——拜拜了;520——我愛你;MM——妹妹或美眉;GG——哥哥;***-_-***表示神祕笑容;^-^表示咪著眼睛笑;Zzzzz……表示睡覺打呼的樣子。

  ***三***以漢字諧音來表達詞彙意義

  大蝦——大俠;郵箱——油箱或幽香;斑竹或斑豬——版主。

  ***四***以飛白構詞

  故意運用白字示錯的修辭方式來追求新奇獨特或標榜新潮。例如:“我”用“偶”替代;“什麼”用“神馬”替代;“悲劇”用“杯具”替代;“院士”用“院仕”替代;“諾貝爾獎”用“暖被兒獎”替代。

  ***五***以仿詞派生來創造新詞彙

  “淑”字以前僅用於形容女孩,現在“淑”被單獨作為一個自由語素,轉移修飾物件,溫文爾雅的男孩也可以稱作“淑男”。

  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發展,為新詞彙的產生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而新詞彙的產生則對原有生態語言系統進行了更好的補充和完善,這樣便更好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新現象和新情況。

  三、從自然選擇***natural election***角度看漢語新詞彙的產生

  生物學告訴我們,生命力是生物的活動能力,生命呈現著生生不息的動態。作為交際與傳承文化載體的語言同樣具有這一顯性。隨著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語言也存在交融、消退、舊詞復出、變異等生命發展的特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界和物種進化的規律。適應環境的物種得以生存,不適應環境的物種消失、消退或被融入其它物種中。詞彙也是如此。一些詞彙因為失去了生存使用的環境,逐漸退出原有的生態語言系統。一些語言在交際中並不是被全盤吸收和接納的,往往會產生語音、詞彙結構、語法規則等的變異。變異產生的原因與人們的個人因素、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等因素有關。詞彙的自然選擇體現在:詞彙的消退,舊詞復出,舊有詞彙意義被吸收融入新詞彙中,固有詞彙增加新義和專業詞彙應用的泛化。

  ***一***詞彙的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