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說課稿
教師們應該怎麼樣的去準備自己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梅蘭芳學藝》說課稿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梅蘭芳學藝》說課稿
一、說教材
《梅蘭芳學藝》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梅蘭芳小時候學藝時,師傅說他眼睛沒有神兒,不是唱戲的料子。第二自然段寫梅蘭芳沒有洩氣,堅持苦練,眼睛變得會說話了。第三自然段寫梅蘭芳終於成為了世界聞名的京劇大師。課文采用對比的手法,生動地說明梅蘭芳的成功是勤學苦練的結果。
二、說教學目標
課文的重點在於第二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知道梅蘭芳能成為京劇大師是經過他的勤學苦練的;關於“終於”這個詞語的說話練習。難點就是文中的一些詞語“唱戲的料子”、“眼睛會說話了”的理解。從這些出發,我設計了這些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2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終於”說話。
3、能結合課文,理解文中詞語“緊盯”、“注視”、“料子”、“會說話”的意思。
4、懂得勤學苦練能彌補先天的不足,教育學生從小苦練基本功。
三、說教學方法
教法:低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比較差,上課往往注意力不能長時間的集中,所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製作了較吸引學生眼球的課件,引起學生注意,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己尋找疑問,再共同探討解決,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通過動手劃一劃、動眼看一看、動情演一演,通過自己的切身體會來更真切地感受體味文字內容。
學法:遊戲法——學生對於遊戲極為感興趣,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快樂,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在詞語訓練的過程中,為改變一味枯燥的認讀方式,我採用讓學生參與衝關的遊戲,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體驗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來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勤學苦練,由自身到他人,感受會更深刻。合作法——讓學生學會合作,在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體現自我能力,更促進團結。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掃除字詞障礙,讀通課文。通過課前收集有關京劇的資料,讓學生對京劇有所瞭解,對我國的國粹京劇有初步的認識。第二課時是學習課文的重點,採用遊戲衝關讓學生有趣味的複習對詞語的掌握,接著留下“勤學苦練”、“世界聞名”、“京劇大師”三個詞語,引導學生回憶第三自然段的內容進行學習。這裡採用了倒置的方法,讓學生先學習最後一段,接著老師質疑:如此聞名的京劇大師為什麼師傅說他不是唱戲的料子呢?如此一來,讓學生產生疑問,帶著問題來學習下文,學生會充滿好奇心,從而順利地展開教學。第一自然段的學習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疑問,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自主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老師的引導來解決疑問。課文第二自然段是學習的重點,讓學生動手劃一劃找到描寫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句子,讓學生學會手腦並用。其中“緊盯”、“注視”讓學生來表演,其餘學生觀察,然後獲得的理解會更真切,印象會更深刻。同時,讓學生進行一分鐘的眼睛練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來體會梅蘭芳當時訓練得辛苦。“眼睛會說話了”的教學,老師設計幾個場景,請小朋友來配合演繹,從表演者的眼中讓學生說說自己所觀察到的從他眼神中流露出來的情感,從而體會到眼睛會說話實質是眼神中能表現出一個人的內心情感。這時再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在有了深刻的體會之後更明白梅蘭芳的不易。在這裡“終於”的說話訓練也是一個重點,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來練說。在教學最後結合課文的主旨引出四個相關的成語:勤能補拙、笨鳥先飛、人一己百、奮起直追,不僅讓學生學會用這幾個成語來概括文章的主旨,同時也讓學生理解了這幾個成語的意思。第三課時則主要是知識的鞏固和一些生字的教學。
《梅蘭芳學藝》課文原文
梅蘭芳是著名的京劇大師。他出生在京劇世家,在長輩們的影響下,從小就喜歡看戲。
八歲的時候,梅蘭芳開始拜師學藝。他學的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剛學的時候,一齣戲師傅教了很長時間,
他還沒有學會。師傅說他不行,不適合唱戲。
梅蘭芳心裡很不是滋味。他下決心一定要學會唱戲。他用心思考,反覆練習。一段唱,別人唱幾遍就不練了,他總要堅持練二三十遍。經過刻苦練習,他終於練出了圓潤甜美的嗓子。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沒有神。而旦角的眼神特別重要。怎麼辦呢?他養了幾隻鴿子,每當鴿子飛起的時候,他的眼睛就緊緊盯著飛翔的鴿子。他還經常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漸漸地,他的雙眼有神日了。日子一長,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