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自駕遊攻略

  厚重的歷史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賦予了新竹別樣的美麗。從迎曦門到薰衣草森林,一樣樣看下來,你不會後悔。我們一起體驗一下自然的魅力吧。

  概述

  新竹市是臺灣西北部的一座新型工業城市,臺灣的第七大都市,自然景觀豐富,山林溪壑之美盡現其中。新竹縣是全臺客家族群分佈最多的縣,客家風情更是新竹縣重要的文化特色。

  300 多年的歷史,在新竹市留下了許多古蹟,包括古竹塹城遺存的迎曦門、建於日據初期的新竹火車站,還有許多牌坊、廟宇及古宅第等。呈現當地生活特色的李澤藩美術館、影像博物館和玻璃工藝館,則是有心探索新竹人文脈動者,不可掛漏的一環。美麗的薰衣草森林帶給人們的是出世的田園心,這種恬適曾感染了很多來到此地的都市人。上海世博會結束後,新竹市政府擲資4.56億新臺幣買下了臺灣館。當初沒有機會到上海世博會臺灣館參觀的朋友們亦可以來看一看。

  與古蹟同樣源遠流長的,是新竹的飲食文化,城隍廟前的小吃:米粉和貢丸,是新竹的兩大特產,都是名揚全臺灣的好風味。

  歷史

  新竹最早是竹塹社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生活居住地。新竹舊名“竹塹”,是由平埔族語音譯而來。原為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居地,因為終年多風,又有"風城"之稱,是北臺灣最早開發的城市。

  除了自然風光之外,客家風情更是新竹縣重要的文化特色。其中,新埔鎮的枋寮義民廟,堪稱臺灣義民廟的"總壇",是客家信仰的重鎮;北埔的金廣福公館為桃竹苗地區唯一的一級古蹟,也是臺灣僅存最大的開發墾號;此外,北埔的天水堂、慈天宮,關西的範家古厝、鄭家祠堂,竹東的信好第、隴西堂、武功堂等歷史建物,則具體而微體現客家建築之美,都是值得探訪的人文景點。

  環境

  新竹市北半部位於頭前溪、鳳山溪、客雅溪沖積成的新竹平原上,地勢低平。南半部為竹東丘陵的西側延伸,最高峰為五步哭山,海拔187米。西部沿海地區有狹長的海岸平原。

  新竹市的主要河川水系有頭前溪、客雅溪及鹽港溪,均為由東向西流入海。頭前溪流經本市北部邊界於南寮北側入海,水系全長63.03公里,為新竹縣、市最大的河川,也是形成新竹平原的兩大主要衝積源之一。上游建有許多水利工程,以灌溉包括本市在內的新竹平原農地。客雅溪發源於竹東丘陵,全長約24公里,流經本市鬧區南側而於罟寮附近入海。鹽港溪也是發源於竹東丘陵,流經本市最南端的內湖地區而於灰窯附近入海。新竹冬天盛行強勁的東北風,因而有“風城”之別稱。

  旅遊季節

  最佳出遊時間是秋季。新竹長年高溫多溼,因為冬季季風強盛,所以有“風城”之稱號。 年平均溫 22.3℃ ,最高月均溫 28.7℃, 最低月均溫 15.3℃。

  最佳出遊時間

  9月-11月,這段時間新竹的天氣晴朗且涼爽,適合出行遊玩。

  十七公里海岸線

  在新竹市政府的精心規劃下,長約17公里的海岸線沿線設有遊憩景點南寮休閒碼頭、看海公園、海天一線景觀區、港南運河、紅樹林公園風情海岸、海山漁港觀海臺、南港賞鳥區,並設有自行車步道,一邊吹著海風騎乘自行車,一邊欣賞海上風景,是遊客休閒的絕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