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老年教育論文

  目前,社群老年教育還存在著相當的問題。國家和社會各界都應該要為社群的老年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主要是要在相關政策上面給予支援,並加強社群老年教育隊伍的建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終身教育視角下社群老年教育》

  【摘 要】中共中央釋出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其中提出了要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工作目標,真正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當前,人們比較重視的兒童、青少年、成年人的教育,對於老年教育較為忽視。但是在終身教育視角之下,老年教育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是終身教育的最後一個環節。對老年教育的研究和發展有利於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教”。本文通過對大量文獻進行研究發現當前社群老年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並針對老年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終身教育;老年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中共中央釋出了《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在其中提出了要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工作目標,真正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也正式將“重視老年教育”寫入其中。由此可見老年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當前主要是關注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教育,對於老年教育較為忽視,甚至在觀念上對老年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偏見。而在終身教育視野下,老年教育同人的生命和生活緊密關聯在一起,其價值也恰恰在關注人的終身發展,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1]

  目前國內學者對於“在終身教育視角下社群老年教育的研究”並不多見,以往學者主要是從終身教育視角之下來研究老年教育的模式、老年問題的探討、老年教育缺失以及合理定位等方面進行研究。對於社群內的老年教育研究較少,因此本文將探討在終身教育視角下社群老年教育。主要從老年人的教育需求、當前社群老年教育的缺陷以及在社群綜合服務背景之下,老年教育的發展探索等進行研究。在終身教育視角之下對社群老年教育做出研究,有利於提高老年人的科學素養和文化內涵,使老年人在自立自強中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走出原本封閉的世界,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生命質量,真正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可以開發和利用老年人身上所蘊藏的巨大的人力資源,有利於構建和諧社會;同時也有利於老年人的家庭和睦和整個社會的穩定。

  二、我國老年人教育需求內容分析

  老年人是一個大的群體,在發展老年教育的時候不能僅從我們單方面進行,為了使老年教育能夠得到應有的效果,我們就必須對老年人的需求進行一定的梳理,這樣能夠有利於我們對於老年教育的整體把握,更有針對性的進行老年教育。但是由於老年群體人數的龐大性,加上老年人在學歷、經驗、興趣等方面有很大的差異。老年人一般都需要通過學習受教育去健身、益智、學技藝或增進生活情趣。然而這些需要的內容形式的側重點則因人而異。本文筆者將老年人的教育需求總結為為以下幾個方面的:***一***對於國家政策法規、法律以及時事新聞的學習需求。當前經濟飛速發展,一切都瞬息萬變,很多老年人也會不甘於落後想關心國家大事。***二***學習專業知識的需求。老年人退休之後有很多的時間卻不願意過些種花養鳥的日子,願意學習一些專業的知識,比如電腦類的專業知識,開創屬於自己的老年生活。***三***健康教育的需求。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的退化,大部分老年人在生理上會出現一些毛病,同時也給家庭增加了負擔。這就使得這些老年人對健康有很大的渴望。他們想多瞭解有關於疾病的知識,這樣可以提前預防這些疾病或者能夠使自己能夠得到更好地照顧,防患於未然,增加對生活的信心。***四***娛樂發展專案的學習。比如舞蹈、下棋、種花、養鳥等一些休閒娛樂的,可以擴大興趣愛好的,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老年生活也可以提升生活的質量。對於那些“空巢”老人來說,親人沒有陪伴在身邊,自己又沒有相應的娛樂專案,可想而知,他們的老年生活是多麼的孤單和寂寞。在這樣的情緒之下,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受到生理和心理疾病的困擾。老年人退休之後沒有了以往的忙碌,很多老年人渴望有一個豐富又有意義的老年生活,希望自己能在老年生活當中完成自己以前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但是由於當前社群娛樂休閒設施的不足、資源的短缺等因素限制老年人的學習,這對很多老年人來說是不滿的但又無可奈何的。

  三、當前我國社群老年教育存在的不足分析

  老年教育在我國起步還是比較晚的,因此,在與國外的老年教育相比較之下我國的老年教育還是有很多不足。不論是在政府的重視度還是教學模式、課程設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國外老年教育的發展也給我國的老年教育一定的啟示。

  ***一***社會的重視度不夠

  當前社會重視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教育而忽視了老年教育,導致了老年教育一直主要是由政府來主導,社會上對老年教育的形勢以及重要性還是很模糊,對老年教育在觀念上缺乏足夠的認可,這使得即使國家在大力推進老年教育的發展,但是社會上卻沒有相應的迴應。很多老年大學是由政府出資,社會上的一些非盈利組織在老年教育當中的參與還是較為不足。在我國老齡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之下,單單靠政府來推動老年教育是遠遠不足的,只有得到社會的支援,群眾的普遍認可才能夠真正發揮老年教育的作用。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們不僅要提高政府的支援力度,同時也應該大力宣傳老年教育,先把老年教育的理念推廣普及,鼓勵社會上非營利組織,慈善機構對老年教育的投入和重視。

  ***二***老年教育形式單一

  教育都有其傳播的途徑,老年教育形式是指老年教育通過什麼樣的傳播途徑進行,當前我國的老年教育主要有以下幾種教育形式:其一是通過各地方老年大學舉辦的學習班來提高自身素質,這是當前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但是這種老年大學大都設在市縣中心並且數量較少。其二是通過自學形式達到老年教育的目的,比如網路、多媒體等比較現代的方式。但是由於老年人在這一方面會的人很少,要掌握這些教育技術又是一個難題。其三是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班級是教學活動的基本單元,課外實踐基本沒有,影響積極性。貼近時代、生活、老年需求的課程內容較少。當前的老年教育的組成群體是比較狹隘的,形式上單一,這樣不利於老年教育的發展。

  ***三***社群老年教育的發展資源短缺

  社群老年教育是要依託社群的可利用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多種多樣的教育。當前主要的老年教育形式主要是老年大學,其實很多社群儘管有社群老年大學,但由於對老年教育認識不足,老年大學的經費有限,規模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老年大學裡的老年教育並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社群老年教育在組織、實施、資金來源和保障等諸多方面仍缺乏可操作的細則;社群老年教育多由街道和居委會負責實施,被納入到社群的日常運轉和服務內容當中,面臨專項運作資金缺乏、教育場地不足、師資條件差的困境;社群管理和服務人員是社群老年教育發展的重要的人力資源,然而現階段這些人員對社群老年教育的組織實施缺乏專業、全面的認識、執業能力較低。[3]

  ***四***社群老年教育的專業服務水平相對較低

  專業服務水平不高體現在:社群當中的管理者對社群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並沒有進行科學的調研,因此沒有專業的規劃;在進行社群老年教育當中,沒有充分運用社群內外的有效資源;在實施過程當中也沒有計劃性,不會對活動進行評估,老年人群也沒有進行有效地分類,這使得很多特殊老年群體被忽視。在當前的社群當中,沒有專業的老年教育工作者,主要的教育者還是社群當中的街道居委會工作人員來充當。居委會工作人員事務較為繁雜,也不可能對老年教育很有想法。

  ***五***社群老年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的缺乏

  加強老年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就是要本著全心全意為老年人服務的宗旨,建立一支在政治上可靠,工作上細心,業務上精湛的高素質隊伍,要敢於為老年人的教育事業奉獻的工作隊伍。[4] 一個好的老年教育工作隊伍可以引導老年人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教育方式、不斷提高老年人接受教育的熱情並且可以更好地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在當前的社群當中,並沒有出現專門為老年教育工作的隊伍,老年教育是包含在社群的日常工作當中的,沒有專業的老年教育工作團隊來引導社群的老年教育。

  四、發展社群老年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一***在觀念上對老年教育的轉變

  儘管當前國家在規劃中提出要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的目標。但是由於人們對於終身教育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誤區,這就導致了人們會注重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教育,而忽視了老年教育。傳統地認為老年人就應該注意身體,在家頤養天年。這種傳統的觀念嚴重的限制了社群老年教育的發展。終身教育視角認為應當使教育從縱的方面貫穿於人的一生,從橫的方面連結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今後的教育在每一個人需要的時刻,隨時都能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地知識技術。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的最後一個重要的環節,重視老年教育的意義重大,對老年人自身、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轉變社群內對於老年教育的偏見,對於老年教育的意義進行宣傳並鼓勵老年人主動積極地參與社群的老年教育活動,在整個社群當中形成一種人人支援老年教育的氛圍。

  ***二***完善老年教育的政策制度

  我國儘管有一些相關的法規政策來保障老年教育:《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老年人有繼續接受教育的權利;國家發展老年教育鼓勵社會要辦法各類老年大學。還有國家老齡辦出臺相關檔案。但是這些政策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政策法規要根據老年人特有的教育需求,對其進行相應的規定,不斷完善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規。

  ***三***加大經費投入

  當前的國家社會在教育方面都是較為重視兒童、青少年、成年人的教育,對於老年教育是較為忽視的,尤其是在社群內進行的老年教育更是投入甚少。儘管國家大力提倡“老年大學”的開辦,但是由於經費不足、場地的有限等等限制因素導致了老年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了老年人對於教育方面的需求。這也就使得我國的老年教育停滯不前。在社群內,老年人的教育裝置不足,比如老人閱覽室、活動室的缺乏;老年教育缺乏社會上的重視,因此,較少的非營利組織會對老年教育有所投入。面對這樣一種不利的局面,國家和社會在轉變觀念的前提之下,要加大對老年教育的投入,國家政策的保障,鼓勵社會上非營利組織對社群老年教育的投入。在國家和社會的雙重保障之下,不斷推進老年教育的發展。

  ***四***在社群綜合服務背景之下,社會工作在老年教育當中的作用

  當前,國家的“十二五”規劃確立了社群服務設施建設目標,力爭在“十二五“的末期,社群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90%,以整合人口、就業、社保、民政、衛生、文化等基層社會管理職能,整合社群公共服務發展專案、資金、資源,積極推進社群綜合服務設施和資訊化建設,打造綜合性社群管理和服務平臺。[5]社群綜合服務中心,是由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組織建立一支以社會工作者為主導、包括心理諮詢師和康復師等專業人員的跨專業服務團隊,秉承“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服務理念,以社會工作等專業方法和技術為依託開展社會服務。社群綜合服務中心堅持“以家庭服務為核心,以需求為導向”,為社群各類有需要的群體提供家庭服務、青少年服務、長者服務、殘障康復、義工發展、人際關係拓展及轉介服務等專業化、個性化的優質社會服務。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引進專業社會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利用社會工作專業方法,形成以社會工作者為主的跨專業合作團隊,整合社群資源、發動社群群眾參與,為廣大居民群眾、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和問題群體提供優質、專業的社會服務。這就是政府購買社群服務的宗旨。[6]我們可以依託這樣的背景將老年教育融入到社群綜合服務當中,並以老年教育來促進社群綜合服務的發展。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社會工作者及其他的專業人員可以介入到社群綜合服務中心,為其中人員提供專業服務。本文筆者主要是從社會工作者的角度來闡述社會工作在老年教育當中的作用。社群綜合服務主要是由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進行實施。社會工作者介入社群老年教育可以藉助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方法來實現社群老年教育的發展目標。社會工作秉持平等、尊重、寬容等心態介入到社群老年教育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可以提高社群老年教育的專業化水平。

  社會工作者在進行社群老年教育過程當中會充分評估老年人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做出相應的專業規劃,對於結果更是會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及時的評估,有利於老年教育的完善。

  其次是可以豐富社群老年教育的內容和形式。

  專業的社會工作者不同群體的老年人會做出需求評估,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做出規劃,同時也會從“增權”的角度去實行社群老年教育,突破單單的文化精神目標。

  再次可以更好地保障社群不同群體老年人的教育權利。

  老年教育是終身教育當中的一個環節,因此每個老年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專業社會工作者能夠秉持平等教育的原則,充分考慮到社群當中一些特殊老年群體的教育。

  最後是可以更好地整合利用社群內外的資源來進行社群自我發展。

  當前社群當中潛藏著巨大的可利用資源。社會工作者的介入會充分評估社群周圍的相關資源並將其與老年教育的目標相結合,打造一個全新的社群老年教育。

  在當前社群綜合服務發展的背景之下,社群要大力引進社會工作者,打造專業的社群服務。在社群工作人員當中可以直接設定社會工作者的崗位,引進專業的社會工作者,進行有針對性、科學合理的規劃與設計,開展地方性、多層面、大眾化的社群老年教育;同時,社群也可以委託或者夠買社會工作者的服務,讓社會工作者來參與社群的老年教育。

  五、結論

  綜上所述,終身教育視角之下的社群老年教育還存在著相當的問題。筆者主要從轉變觀念、國家的政策、社群老年教育隊伍建設尤其是社會工作者的介入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社群老年教育的建議,以為社群老年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些參考。總之,國家和社會各界都應該要為社群的老年教育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主要是要在相關政策上面給予支援,並加強社群老年教育隊伍的建設,同時要創新的引進社會工作,從個人以及社會的角度來考慮老年人的學習和教育。充分滿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並將老年教育與實踐,與社群建設相結合,不斷推進社群老年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孟凡華,丁紅玲.重視終身教育視野下的老年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11***11***.

  [2]吳遵民.走出理解誤區—對當代終身教育內涵的深層思考[J].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

  [3]王英.社群老年教育問題研究:社群社會工作視角的分析[J].成人教育,2009***02***.

  [4]李鬆華.淺談新形勢下老年教育工作隊伍建設.[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2***:188-189.

  [5]馬學玲.“十二五”末中國社群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將達90%[N].中國新聞網,2011.

  [6]駱萍.建社群綜合服務中心,打造幸福港灣[N].廣州羊城晚報,201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