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育教學探究論文

  數學教育中的分層教學法根據不同的分層標準及不同的教學環節有不同的分層教學法,各種方法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渾然為一體。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高中數學教育中的分層次教學》

  摘要:分層教學法是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中的應用,在數學教育中應用分層教學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根據有關的教育學原理及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了在數學教育中應用分層教學法的一種新思路。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 數學教育 應用

  一、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經過努力得到最優發展。分層次教學是一種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強調教師的“教”一定要適應學生的學,教學中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在教學目標、內容、途徑、方法和評價上區別對待,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好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

  分層次教學就是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學習的可能性,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次分為A、B、C三個層次。分層次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律,利用學生的個別差異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進行因材施教,逐步遞進,以便“面向全體,兼顧兩頭”,逐漸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達到提高整體素質的目的,這完全符合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數學教育中的分層教學

  數學教育中的分層教學法根據不同的分層標準及不同的教學環節有不同的分層教學法,各種方法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渾然為一體。

  1、教學物件分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徵,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可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即能在教師和C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課文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習題;B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下完成習題,積極向C層同學請教;C層是拔尖的優等生,即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佈置的複習參考題及補充題,可主動幫助和解答B層、A層的難點,與A層學生結成學習夥伴。分層次教學的主體是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得好壞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成功與否。為此,對學生進行分層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磋商,動態分層的原則。首先,要向學生宣佈上述分層方案的設計,講清分層的目的和意義,以統一師生認識;其次,教師應指導每位學生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通過學生自我評估,完全由學生自己自願選擇適應自己的層次;最後,教師根據學生自願選擇的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徵得學生同意的基礎上作個別調整之後,公佈分層結果。經過一段學習後,由學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變化情況,作必要的調整***一般是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為一次***,最終達到A層逐步解體,B、C層不斷壯大的目的。

  2教學目標分層。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並將層次目標貫穿於教學的各個環節。對於教學目標,可分五個層次:①識記。②領會。③簡單應用,④簡單綜合應用。⑤較複雜綜合應用。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A組學生達到①-③;B組學生達到①-④;C組學生達到①-⑤。例如,在教“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式公式”時,應要求A組學生牢記公式,能直接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三角函式問題,要求B組學生理解公式的推導,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較綜合的三角函式問題,要求C組學生會推導公式,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較複雜的三角函式問題。

  3教學內容分層。課堂教學中,將教學內容分出層次。教師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分層設疑,把對每一層同學的要求定位在相應的層次上。在安排課時的時候,必須以B層學生為基準,同時兼顧A、C兩層,要注意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比率,不至於受冷落。一些深難的問題,課堂上可以不講,課後再給C層學生講。課堂教學要始終遵守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上升的規律,要求不宜過高,層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證C層在聽課時不等待,A層基本聽懂,得到及時輔導,即A層“吃得了”,B層“吃得好”,C層“吃得飽”。從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儘量做到銜接無縫、自然,層次分明。通過提問分析,既複習了舊知識,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過程。又可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基本上搞清函式的概念,從而在“成功的體驗”中,不知不覺中突破這一難點。

  4佈置作業分層。在佈置作業時,各層次學生作業題基本一致,但內容不同。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佈置不同的課後作業,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A層是基礎性作業***課後練習***,B層以基礎性為主,同時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題目***課後習題***,C層是基礎性作業和有一定靈活、綜合性的題目***課後複習題***各半。分層次佈置作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能力,並由學生選擇適應自己的作業題組,克服了“大一統”的做法,使每個學生的思維都處於“跳一跳,夠得著”的境地,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A層的學生也沒有過大的壓力,可以減少抄襲作業的現象,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評價考核分層。為了更好地發揮分層互促的作用,在考核和評價中也應進行分層。一般精心設計檢測題,考試題。一卷分為二個層次,基礎題全體學生必做,能力題,綜合題,開放題供三層次學生選做。使他們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完成測試。另外不同層次的記分方法也不同,在不同的要求下,人人都有獲得高分的機會,從表面上三層次的學生成績趨於接近,使各層次學生都能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考試成績以個人記分,以小組積分,使層層之間,小組之間開展競賽,形成人人爭滿分,組組爭上游的良性競爭環境。

  三、分層次教學的幾點思考

  分層次教學的目標,內容、作業、考核等層次化固然重要,但還有一些表面上看不見的因素影響著分層次教學的實施。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注重成績水平,輕視能力培養;②層次分得過死,加重兩極分化;③只重視部分優生,忽視全體學生;④學生層次分明,教師教法單一;⑤缺乏思想引導,學生心理負擔過重;⑥教學分層與考查不配套。對這些不利因素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克服。此外,課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與家長密切配合,與班主任的協調,教師的責任心,教態,語言,作風,人格等都會對分層次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進行分層次教學的實踐中值得注意。

  總之,分層教學始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學生知識,技能,智慧等因素綜合協調發展,有利於分層推進,培優輔差,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需要指出的是分層次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教師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面對學生“參差不齊”的實際水平,在普通高中數學教學中正確地運用“分層次教學”,可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分層次教學仍要在理論方面不斷地研究探索,更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地發展和完善。

  參考文獻:

  1、《高中數學分層教學探索》學科教育 2003.2楊智長 王琪;

  2、《數學“符號語言”教學的層次性》數學通報 1999.3 馮德雄 章明富。

  3、《談分層次教學》雲南教育 2002 ,5 夏江琴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