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文祕英語口語教學探究論文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國際貿易的日益增長,英語口語的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以培養複合型應用人才為主的高職高專院校,口語教學的地位尤為突出。從分析高職高專英語口語教學的問題出發,以獨特的思路探究出解決諸多問題的方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高專文祕英語口語教學探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高專文祕英語口語教學探究全文如下:

  【摘要】:目前文祕英語口語的教學和研究還沒有引起我國教育界的關注。我國絕大多數高職高專涉外文祕專業既沒有開設專門的文祕英語口語課,也沒有專門的文祕英語口語教材。提高涉外文祕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教師應致力於文祕英語口語課的教學。文祕英語口語課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作用只在於模擬設定涉外祕書的工作場景,指導幫助學生通過相互協作,把相關的涉外文祕知識運用到英語口語中。

  【關鍵詞】: 涉外文祕 文祕英語 口語教學 思維地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國內市場出現了對涉外文祕人才的大量需求。鑑於這種需求,國內的許多高職院校都紛紛開設了涉外文祕專業。儘管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也基本上能滿足一些企業的要求,但是這些學生在專業領域的英語口語水平都不太高。這不僅與學生自身學習有關,也與教師教學有關,所以探究文祕英語口語教學的方法有著重要意義。

  一、文祕英語口語的教學現狀

  高職高專涉外文祕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就是要培養“既掌握祕書專業知識與技能和管理、法律知識,又熟練運用計算機技術,掌握一門外語,有良好溝通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在企事業單位及涉外機構從事文祕、公關、宣傳、策劃及相關工作的高等複合型、實用型專門人才”[1]。參照該項人才培養目標,我們發現高職高專涉外文祕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是文祕專業知識與技能方面的能力較強,管理和法律知識以及計算機技術方面也不差,但在涉外交流溝通,尤其是英語口語方面的能力都較弱。這除了與學生自身的素質與學習態度有關,也可能與國內涉外文祕專業教學中對文祕英語口語的教學不夠重視有關。我們調查研究發現,國內開設有涉外文祕專業的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幾乎都開設有文祕英語課,而沒有開設專門的文祕英語口語課。

  就算開設有口語課的,也只是一般的英語口語課程,文祕英語方面的專業性不強,也沒有專門的文祕英語口語教材。這也是我們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要求,正在加緊編寫高等職業教育“十二五”國家規劃祕書教材《文祕英語口語》[2]的原因。換言之,當前在高職院校涉外文祕專業的課程建設中文祕英語口語還沒有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另外,經過相關文獻檢索發現,涉及“文祕英語口語”的教學論文和研究幾乎沒有,甚至可以說是空白。由此可知,文祕英語口語的教學與研究都沒有引起教育界的太多關注。

  二、建構主義指導下的文祕英語口語課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來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並積極提倡建構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等四大要素的學習環境[3]。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教學模式就是作為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設定一定的教學情境,並利用各種資訊資源,讓學生通過協作學習的方式,最終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理解事物的性質、規律以及該事物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絡,最好的辦法就是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而不是僅僅聆聽教師關於這種經驗的介紹和講解[4]。

  為了清楚地體現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對文祕英語口語課教學的指導,筆者將以2014年9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文祕英語口語》一書為例,就第五模組《場景應對》中第二單元《晚宴》的教學安排進行舉例分析。本單元共有案例匯入、任務分析、對話展示、實操練習和專業拓展五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案例匯入”一開始給學生展示的是一張全英文的邀請函,這張邀請函是祕書託尼寫給某公司領導格林先生的,意思是希望他參加託尼公司10月27日在香格里拉酒店舉辦的晚宴;接著編者就這張邀請函中涉及較難的或者有代表性的單詞與表達法做出解釋;然後列出圖表,要求學生就這張英文邀請函填寫資訊,比如宴請的時間、地點、人物與原因。通過這一案例匯入,學生很快就瞭解到宴請前祕書的工作是傳送邀請函,並且也掌握了邀請函的格式與內容,尤其是邀請時的常用詞語與表達法。第二部分“任務分析”,編者把祕書應該瞭解的有關於宴請的常識羅列出來,比如宴會時座次安排的意義、中西宴會的區別、宴會時談論話題的禁忌等。

  第三部分“對話展示”是本單元的重點,先是給學生聽一段祕書李小姐和客戶公司老總格林先生在晚宴上的對話;然後就這一對話中涉及的較難的或者有代表性的單詞與片語做出解釋;最後是要求學生根據所聽到的對話填寫宴會時常用到的習慣表達法和句子。大家可能會發現,前面這三個部分都沒有要求學生自己組織對話或表演,都是一些看和聽的材料,但是編者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通過這三部分告訴學生,作為涉外祕書宴請前要做什麼準備工作,宴請時有什麼禁忌,宴會上作為涉外祕書應該說什麼才得體大方等。經過這三部分涉外文祕知識的介紹,對後面兩部分的口語練習有很好的鋪墊作用。第四部分是實操練習,分為半開放式和開放式兩大題型。半開放式練習採用補全句子和對話的形式,其目的是通過給定的場景與對話,要求學生在既定情況下作答,以訓練學生的口語應變能力。開放式練習就是編者給定範圍較大的背景,學生自由發揮,自己編寫對話。

  這種開放式對話練習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出對話背景,讓學生自行運用相關的涉外文祕知識,主動編寫並參與到對話中,進而最終把書面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語言習慣。在操練中學生能夠按各自不同的目的、能力、興趣選擇不同的對話內容並得以發揮,能力較強者能夠積極參與對話,有較大的發揮空間;能力較弱者也能參與對話,完成幾項特殊的小任務。這個過程同時也體現了教學目標的多元整合性,使學生可以全面發展。第五部分是專業拓展,編者先給出宴請時的十個常用表達句型;然後要學生再聽一段宴會上祕書與兩個公司領導的對話,並根據對話填寫思維地圖――泡形圖。思維地圖是第五部分的核心,也是全書的亮點。

  本書每個單元結尾都會有一個思維地圖。思維地圖是一種知識的圖形化表徵,也是思維過程或思維結果的圖形化表徵;它由節點、連結***連線各節點的連線***和表達節點之間關聯的文字標註所構成,節點由幾何圖形或圖案表示。思維地圖可細分為流程圖、泡形圖、括號圖、樹型圖、橋型圖等。作為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思維地圖最初是運用於企業,因為通過它能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快速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大量降低所需耗費的時間以及物質資源,大幅提升個人及公司的績效,幫助企業創造高效型智慧型企業。近年來思維地圖被列入《美國國家教育技術標準》中並廣泛的運用於中小學教學[5],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我們在編寫《文祕英語口語》教材時引進思維地圖的概念,就是想讓學生通過思維地圖能有效地記住文祕英語中的專業知識並能很好的運用於口語交流中。

  分析《文祕英語口語》教材中第五模組第二單元這五部分的教學內容,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在口語操練前,教師應先設定或模擬出一個對話情境,然後通過視聽材料引出與該情境相關的涉外文祕知識與常識以及常用的口語詞彙和句型表達,接著指導學生進行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的口語實操練習,最後幫助學生在口語練習後,通過思維地圖記憶下該情境對話中的涉外文祕知識,以及常用的詞彙與習慣表達並能自然地運用到今後真正的口語交流中。

  三、文祕英語口語課教學面臨的問題

  首先是對教師素質的挑戰。大多數從事文祕英語教學的教師都是英語專業畢業的,語言能力雖然很強,但是都相對缺乏涉外文祕的專業知識。而建構主義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文祕英語口語課教學,對教師自身的涉外文祕專業知識的掌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及專業素質很大程度上關係著文祕英語口語教學的效果。教師只有在自己精通掌握各種文祕知識的前提下,才能靈活有效地指導和幫助學生。因此,這幾年來,為了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國家祕書職業技能鑑定專業委員會每年暑假都會舉辦一期“祕書職業師資培訓班”,不少英語教師通過參加類似的職業培訓,擴充爭強了自身的專業素質。另外,教學活動不應該僅限於課堂,更應該延伸到課堂之外,那麼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通過電話、網路甚至面對面地與學生交流、溝通。這實際上是對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提出的更高要求。

  其次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要求。大多數學生都有提高英語口語的強烈願望,但多年來傳統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的依賴性和口語基礎薄弱的事實阻礙了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口語練習。他們習慣於被動受“教”,而不習慣於主動去“說”。這種被動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生在口語上很難有較大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學生課堂與課外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一直是教師和學生本身面臨的最大難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典型的文祕英語口語課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而教師的作用僅僅只是在於模擬設定涉外祕書的工作場景,指導幫助學生,通過相互間的協作交流,把相關的涉外文祕知識運用到英語口語中。顯然,作為檢驗學生涉外文祕知識和英語交際能力的最有效工具,文祕英語口語課應該是涉外文祕專業的重要課程之一,開設專門的文祕英語口語課應該是今後涉外文祕專業課程建設必然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