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音樂教育論文
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音樂教育也進入了全新發展的時代。在我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音樂教育也將迎來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小學音樂教育的研究 》
一、創新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首先,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隨琴聲學會節奏:節奏卡片如何討論更通順流暢?當話音剛落,全班同學便紛紛討論起來,這回他們可忙了,有的用手拍節奏,有的安排順序,有的眉開眼笑,有的雙眉緊鎖,有的拍手叫好,看著他們一個個認真的樣子,我也不斷地在一旁給予鼓勵,最後還讓全班同學評價他們的遊戲,學習他們的優點,同時也指出他們的缺點,大家在遊戲或觀察的過程中都很投入,發言也很積極。學生在歡快的遊戲活動中掌握了節奏的排列要領和方法,從而有效地調動了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二、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生活環境和閱歷,創設民主、平等的和諧關係,在教學中靈活實際地採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激發學習熱情,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新的課程觀認為“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為了培養專門人才,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而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則是以班級為單位,按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施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學生學習的探作性和創造性受到限制,同學間缺乏交流,合作、動手機會少,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很少參與。學生往往成為被動的聽眾和機械的模仿者,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便會喪失自主的學習心理,對音樂失去興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的個性,擺正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三、以課堂為主渠道,從生活取材,展開創新思維
在教學中,學生從生活中提取生活經驗,最後又回到生活。這些設計,將音樂教學生活化、平凡化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其實音樂就在我們身邊。
四、創新意識應貫穿音樂教學始終
我們過去教學注重知識傳授,採用灌輸式教學,不允許學生有不同觀點,禁錮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探索與創新。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要捨得花費時間開啟學生勇於發現和探索的閘門,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並允許標新立異。例如,在教授“愛唱什麼歌”這個專題時,我讓學生欣賞《青蛙合唱》這首曲子,首先向學生用多媒體展示夏天的池塘,然後對學生說“:夏天到了,池塘裡的青蛙爸爸和青蛙寶寶們又開始了唱歌比賽。你聽……”我開始模仿青蛙爸爸和青蛙寶寶的歌聲。並問學生“:你覺得哪個是青蛙爸爸在唱歌?哪個是小青蛙?他們的聲音有什麼不一樣呢?”接著我給學生播放鋼琴曲《青蛙合唱》這首曲子,然後讓學生分小組做遊戲:聽到小青蛙的聲音迅速站起來,聽到大青蛙的聲音迅速坐下,反應迅速整齊的小組獲勝,得到青蛙合唱團送出的智慧星。遊戲做完後我組織學生學習歌曲第一段。我說“:小青蛙看到小朋友的表現如此的出色,它要為小朋友唱首歌獎勵大家。可是……它把歌名給忘了,請聰明的小朋友聽完後幫它起個歌名。”隨後,我學著小青蛙的樣子唱第一段歌詞。之後我對學生說“:想不想學小青蛙唱歌?”學生們很積極,於是學生用聽唱法學唱。學生學完之後我對學生說“:看著小青蛙唱得那麼開心,其他小動物都坐不住了了,你還能替它們唱出自己的歌?”於是,學生們替小蜜蜂、老虎、小鳥等唱歌,氛圍十分活躍。之後,我向學生揭示本次課題為“愛唱什麼歌”。教學中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有獨立感受與見解,並讓學生模仿,給學生開闊了想象的空間,體現了自主、開放、創新這一教學新理念。
篇二
《 小議對當代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思索 》
摘要:中小學音樂課本所選的歌曲一部分可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另一部分可保留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當代優秀兒童歌曲的創作量不大,適合學生演唱曲目更是太少。現有音樂課本的理論等內容過於專業化,使學生不易接受。我們的教育應從單純的唱走向多元化,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帶給我們新的啟發。21世紀的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為現代音樂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一切都要以務實求真為基礎,我們的音樂教育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前言:21世紀已經不再允許我們使用過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了,為了適應世界的變化,為了適應當代學生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音樂教學是否也應該發生某些變化呢?當代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哪些弊病?我們針對弊病作如何改進?音樂需要天地,天地需要音樂。課堂是傳授音樂的最佳的地方,我們戰鬥在第一線上的老師們讓孩子們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飛翔……
關鍵詞:當代 中小學 音樂教育 思考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網路歌曲《老鼠愛大米》讓處在音樂乾涸期的流行樂壇為之一震,成為此次春晚的一個亮點。《老鼠愛大米》以其詼諧、風趣的歌詞和簡單明朗的旋律走進了萬戶千家。而我們的音樂課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現在的學生所喜歡的呢?這也並不是說我們的課本過時了,也不是說讓我們的課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譜。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流行歌曲因其大眾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樂專業的聽眾所接受。因此,選取近年優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學音樂課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對於現存音樂課本中的優秀的歌曲應予以保留,雖然這些歌曲離我們的生活漸漸變得遙遠。但是,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音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是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之一,我們有必要並且很有必要將傳成下去,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下面再來談談關於音樂創作的問題。眾所周知,兒童歌曲的創作後的利潤是非常的低,而創作一首流行音樂,再經過包裝,它的利潤將成倍增長。因此,當今樂壇總趨勢是創作兒童歌曲的作家越來越少,而創作流行音樂的作家卻是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著“一切為了孩子們”的專家作何感想,連讓孩子們唱的音樂都沒有,還談什麼素質教育?現在的中小學音樂教材中所選歌曲竟然還是那些70-90年代的兒童歌曲,而近年的雖為數不多卻也不乏優秀的兒童歌曲卻沒有或幾乎沒有選入現在的教材,更別提音樂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優秀歌曲的數量無法保證,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我們的教材更新時間根本無法保證,造成了我國中小學音樂教育外部設施的缺乏,使我國的廣大地區的音樂教育形同虛設。這是我國的各級官員們特別是打著“孩子至高”應旗號的人們應該認真檢討反思的。我們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當今我國的中小學音樂教材總體數量較多,而幾乎每本教材都會談到音樂基本理論、視唱、練耳等音樂專業課程,不是中小學音樂課就不該介紹這些內容,是在是因為其難度以靠近音樂專業本科教學難度。這一點似乎是受大浪潮***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們被填塞滿了諸如音符、休止符、音階、音程、和絃、調、調式、曲式以及數十種音樂記號,並視唱帶有一個、二個、甚至三個升降號的曲調,聽辨音程、和絃、調式,聽寫旋律,分析曲式等等。這種狀況,使得我們的基礎音樂教育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由於無法逾越“雙基”高牆而面對音樂產生自卑與冷漠心態的失敗者。我們進行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很難回答卻也很好回答的問題。為了孩子,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藝術素養。但是,通過這種填鴨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藝術素養?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們愛音樂卻不愛音樂課,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卻又最傷悲的事了。那種先練打節奏,接著唱音符,然後讀歌詞,最後填歌詞的老套教學法以不能再適應如今的音樂教學,老師一本正經的嚴肅認真的教學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機械、呆板的訓練方式使如今的漸漸適應快餐文化的孩子們感到厭倦。因此,音樂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國的音樂教育是從學堂樂歌發展起來的,而當時的學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傳心授,這是由當時的教學環境所決定的,而如今,處於21世紀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樂教師還用這種老式的教學法那才是貽笑大方。首先,我們的瞭解音樂是一種怎樣的藝術?音樂是一種聽覺藝術,是把音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使人聽之產生美感的藝術。既然它是聽覺藝術,聽也就是欣賞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們的課程教學方向應該逐漸轉向以欣賞為主的教學模式,我們開設音樂課的目的也就是培養廣大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風同志在其《音樂教育改革芻議》中提到的那樣“當務之急首先要改變幼兒園、小學、中學、師範學校的音樂教育的結構。改革‘以歌唱為中心,識譜為輔’,而代以欣賞、器樂、歌唱三者並重的音樂教育結構。尊重音樂教育藝術是以感受為特徵的規律,讓學生在課內課外多聽民族的樂曲,……從小培養他們對民族音樂的感情和愛好。特別要注意‘聽比唱更重要的規律’。”。
認識到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後,我們的老師們應如何改良我們的音樂教學法呢?當代世界著名的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1895—1982***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種用音樂和動作、舞蹈、語言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種人們必需自己參與的音樂,即:人們不是作為聽眾,而是作為演奏者參與其間;它是先於智力的,它不用什麼大型的形式,不用結構;它帶來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迴旋曲形式。原本的音樂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機體的、能為每個人學會和體驗的、適合於兒童的。
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幾點:
1、綜合性;
2、即興性;
3、親自參與、訴諸感性、迴歸人本;
4、從本土文化出發;
5、適於開端;
6、為所有人。
其中即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構成部分。
在現代化的今天,錄音、錄影、廣播、電視、電影、幻燈、電腦多媒體等硬體,以及音像製品,載有各種教學資料的音像帶、視聽盤和各種電腦多媒體光碟、課件等軟體,已成為教學媒體的主流,成為極具特色的現代音樂教學設施與手段。在現代音樂教學活動中,這些手段與設施對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育與社會的融會貫通,都發揮了很大作用。其特點為:普及性強,資訊量大,形象直觀,具有很深的感染力。因此,多媒體的普及帶給老師們的應該是教學上的多元化。在資訊量猛增的21世紀,老師們的知識和教學法的更新或許才是培養下一代的至關重要的內在的條件。
篇三
《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論文 》
摘要:柏拉圖說過:“音樂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還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樂教育是通過唱歌、音樂知識和技能訓練、欣賞等富於情感的音樂形象對學生進行的美學教育,它對於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創造力的培養,情操的養成等都有獨特作用。然而由於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以及有關人員對音樂教育的忽視,農村音樂教育現狀與現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遠,因此,本文對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與同仁商榷。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和諧社會音樂教育素質教育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僅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階梯,也是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樂教育造就了人的審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發展健康和諧的音樂教育,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先進精神文化基礎,是建設和諧社會目標實現的必要條件。而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是建設農村和諧文化的前沿陣地。而目前我國農村音樂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師資建設等各方面都相對滯後,嚴重製約了農村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筆者想針對目前農村中小學音樂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1.1教學思想觀念落後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質教育並沒有從根本上轉變大多數鄉村中小學教師和領導的教學觀念。不少學校仍把各種統考分數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而且很多農村基層學校領導對音樂教育教學知之甚少,認為音樂課只是一門輔修課,與升學無直接聯絡,在學校教育中可有可無。所以,忽視音樂教學,用數學、語文等“主科”搶佔音樂課的現象在農村大有市場。另外,一些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與學生升學考試成績掛鉤,音樂課不統考,音樂老師也就沒有成績,就成了教師中的落後分子和下崗的物件,甚至有的音樂教師乾脆改行。這不僅破壞了音樂課的整體教學,打擊了音樂教師的授課積極性,還造成了音樂教師流失,遏制音樂教學水平發展。
1.2音樂教師素質低在鄉村中小學音樂教師師資力量中大部分是當地的民辦教師。他們很少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又缺少接受音樂培訓的機會,缺乏必要的音樂素養,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當大的缺憾。教師音樂素質低,是造成目前鄉村中小學音樂質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視對音樂教師的培養和繼續教育,是提高音樂教學質量的一個有效途徑,也是加強和提高鄉村小學音樂教學質量的根本性措施
1.3對音樂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學條件差,缺少相關設施。由於長期以來農村經濟落後,財政收入困難,地方政府在教學上的投入很低,在音樂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發放教師的工資都很困難,更別說升級音樂教學設施,引進優秀的音樂教師了。有的地區由於對音樂教學的不重視,即使有音樂教學裝置也並未真正用於日常教學中,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評比;有的學校沒有獨立的音樂教室,教學條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學校缺少音樂教學所必需的多種教學裝置和相應的音響、音像資料,甚至連音樂教材的配套磁帶都沒有。這樣對於音樂教學的開展是很不利的。
1.4音樂教材內容偏深現在的有些音樂教材與農村中小學的教學現狀不相適應。教師教起來吃力,學生學起來費勁。甚至許多教師限於自身音樂水平不高,無法教授五線譜等樂理知識,學生也對此不感興趣,致使音樂課缺少系統性、多樣性和豐富性,從而破壞了音樂教學的整體,晦澀難懂的教材內容也成為提高學生音樂水平的瓶頸。
二、改變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對策
2.1更新教育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改變當前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狀況,首先黨政教育主管部門和音樂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觀念,把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放在提高我國全民素質的高度,有長遠的教育眼光,將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這一變革,大力倡導音樂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確的教師評估機制,徹底消除“正課”與“副課”的偏見,把音樂擺到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來,讓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正常有序地開展起來,讓音樂課成為中小學教學內容的一個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務員之家:
2.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穩定和加強農村學校音樂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是農村音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保障。它對學校的其他教育教學工作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學音樂教育質量的首要問題。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現有師資,要充分發揮現有師資的長處,為他們的能力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面對農村音樂教師素質低下的情況,學校應該加大對兼職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充分發揮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通過走出去學,請進來講等多渠道,提高教師音樂素質修養及課堂實踐等藝術,達到音樂教師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2.3加大音樂教育投入,增加音樂設施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學設施是確保音樂教學正常進行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因此國家應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投資的力度,對地方財政不足的部分進行補貼,改善辦學條件,使我國的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得到充分發展。學校應有計劃、多渠道籌措音樂教學裝置專用資金,逐年添置必備的教學用具,修建專用的音樂教室,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尤其要加大對音樂方面的教輔資料的投入,這樣可以讓老師瞭解更多的最新音樂訊息,也豐富了學生的視野。
2.4因地制宜,改革音樂教材教師對教材的運用要從傳統型向研究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要充分發揮教師特長,尊重學生愛好,因勢利導;教學內容也要從單純的唱歌教學轉變到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培養,同時制定因地制宜的音樂課程標準,針對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選用一些擁有生活氣息的優秀民間音樂藝術,增加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另外還應適當捨棄教材中超出農村學生接受能力的內容。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程序中,農村音樂教育要義不容辭地擔當起歷史的重任,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應當為此提高對農村音樂教育的認識,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特殊功能,積極探索在音樂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方法,為培養21世紀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朱名燕,彭志修.音樂教學實施指南[M].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2]郭聲健.藝術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