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資訊科技論文

  息技術課程的任務是在學校對學生實施資訊科技知識與技能的教育。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如何開展七年級資訊科技的教學

  【摘 要】目前廣州市資訊科技第一冊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小學時期已經初步學過的內容,有的小學幾乎是將初中的簡報的製作操作要求全部教給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讓學生不會因為重複學習而失去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開展好七年級資訊科技的教學,是資訊科技教師普遍面對的一個局面。在本文中,就本人的實際教學經驗,分別從教材的應用、教學模式選擇和培養鞏固學生學習興趣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字】教材再創造;教學模式;啟發式;分層式;任務驅動式;興趣

  廣州市資訊科技第一冊***七年級***教材的內容分別是:資訊科技與計算機、WINDOWS作業系統簡介、簡報製作和電子表格應用。除了電子表格應用外,學生在小學時期已經初步接觸過其餘各章的內容。在學生的認知中,在初中再學習這些內容有如重複學習,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因此,如何開展好七年級資訊科技的教學,讓學生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保持、加強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每一位資訊科技教師需要認真思考、面對的問題。下面就本人的實際教學經驗,分別從教材的應用、教學模式選擇和培養鞏固學生學習興趣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1 統籌兼顧,重視對教材的再創造

  教材是根據國家教育部門所頒佈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編寫出來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教師的課前準備和課堂講授都應根據教材進行。依據教材不等於死套教材,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認知特點、知識結構、生活經驗、文化特徵對教材進行必要的加工補充,使內容組塊和序列更易於學生接受,充分利用學生的認知資源,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第三章的簡報製作,教材是以學生沒有接觸過的角度進行編寫,而學生在小學就已經學會製作簡單的幻燈片,課本上的內容要求中只有少數幾項內容沒學過。如果教師還是按照教材內容一步步地教,學生自然沒有心思聽。此時若對本章內容重新編排,把最後一節的主題活動提到本章課程開始處,直接提出主題活動內容,在學生完成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自發學習探索所未學過的內容,同時在這過程當中補充加入八年級教材中的網上收集資訊內容。經過這樣的加工編排,可避免學生因感覺在重複學習而怠學的現象。

  2 明確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即是進行教學工作設計的基本思路框架和技術方法與正規化,是長期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實踐研究的總結和概念化,也是課堂教學取得最佳效果的技術保障。靈活運用和善於總結教學模式,特別是課堂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工作,既是一個教師的成功保證,也是一個教師成熟的體現。

  現行的教學模式有許多,每種教學模式都可以有許多變式,由於各個具體教學活動方式在教學目標、教學性質和學習者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著許多不同,因此我們不能照搬,必須根據資訊科技科的現狀,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和教學目標來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

  綜觀廣州市資訊科技第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各章節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理解的內容如下:

  第一章:掌握計算機儲存器容量的單位換算。學會使用計算機防毒軟體防治病毒。

  第二章:理解檔案和資料夾的概念,瞭解WINDOWS檔案管理的方法及其特點。熟悉WINDOWS檔案命名及使用規則,理解路徑和檔案識別符號的概念。學會在計算機中查詢資訊和管理檔案、資料夾的操作。

  第三章:學會建立、製作、儲存簡報、對簡報中的文字進行修飾,設段落格式操作。學會編輯簡報,在簡報中加上背景、圖案、照片、插入藝術字、圖片、聲音,建立動畫幻燈片等修飾簡報的操作。學會在簡報中設定超級連結的操作。學會設定各種播放方式的操作。

  第四章:理解Excel工作表的編輯環境及行、列、單元格和區域的概念。學會建立工作表格,給工作表標籤命名,工作表格資料的錄入、修改、插入、移動、複製、刪除、調整修改表格、表格格式的處理和表格複製的操作。學會表格公式與函式的輸入及相關統計的操作。學會資料的排序、分類、彙總、篩選、查詢、統計的操作。學會建立資料圖表與編輯的操作。學會把表格和圖表“貼上”到文稿中的操作。

  從大綱教學目標中,我們可以看出資訊科技科是一門以操作實踐為主,理論知識為輔的學科。因此,當前在資訊科技教學中採用比較多的教學模式有啟發式、分層式和任務驅動式等。這幾種常用教學模式的特點如下:

  2.1 啟發式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強調自學為主,學生要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通過自覺主動的學習掌握知識,自學的好壞是關係到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成功與失敗的關鍵,也是學生逐漸不依賴他人而獨立獲得知識,成為學習主人的關鍵。

  2.2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就是學生通過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建構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其中的任務是教師精心設計的,蘊涵了學生應該掌握的知識與技能,蘊涵了學生應該獲得的能力訓練。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所設計的任務應該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分析的空間、探索的空間、交流的空間、拓展的空間等。任務要富有挑戰性、提供了想象創意的空間、激發了好奇心,它具有一種內在的激勵因素,推動學生主動學習。

  2.3 分層式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徵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設計多層次的教學目標,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先後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一點,各種教學模式並不是獨立、和各個具體教學課時一一對應的,更多的時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需要幾種教學模式綜合運用來完成,如分層式教學模式就必須要綜合啟發式、任務驅動式等其它教學模式才能展開。

  可以這樣說,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中,分層式教學模式相對適用並應該貫穿於整個資訊科技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模式最貼近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到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各個人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對於青少年來說,其發展雖然經歷共同發展階段,但發展的速度、水平以及發展優勢領域是千差萬別的。因此,教師要以學生髮展存在的差異性為前提進行教育教學。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處的層次也不是一層不變的,要隨時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因人因時制宜,調整教學方法與要求。   啟發式和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都比較適用於資訊科技的教學,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它們通用於所有的教學內容,運用不當時就會得不到預期的效果。例如,任務驅動模式是許多教師最常用的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在簡報、電子表格的主題探究活動中很有效,但是涉及到教授各種具體操作的內容時,則運用啟發式教學效果會比任務驅動式要好。如第四章電子表格的內容目標多為各種具體操作,如果運用任務驅動模式,一個具體的操作就是一個任務,如果不會就得教師教,學生不需要思考分析,任務完成後也無從拓展。學生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是零碎的、孤立的。這樣的任務學生沒有興趣,只能圍著教師轉,學生無法獲得成就感,也就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採用啟發式教學模式中的提示式、示範式和圖示式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獲得各操作技能的印象效果將更為顯著。

  3 鞏固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如何培養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師不懈的追求。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的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眾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蘇霍姆林斯基說,對人由衷的關懷,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學生從老師那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後,他就會從內心受到鼓舞、激勵,受到依賴,感到欣慰,並愉快地接受教誨。師生感情制約、影響著學生行為和發展,因而教師要真正地熱愛學生,有密切的師生關係,融洽的教學氣氛和動人的教學情境,以充分發揮情感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外,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充分利用學校開展文藝周、科技周的機會,每學期組織好一次競賽活動,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初一上學期舉辦一次文字錄入和電子報刊製作比賽,實行淘汰賽,要求全級學生必須參與。文字錄入賽可採用打字遊戲‘警察捉小偷’進行預賽,先分兩大組,再分若干小組,最低層是兩兩進行比賽,勝出者進入小組賽,逐步晉級到全級賽。電子報刊製作賽採用的賽制與文字錄入賽一樣,評判方式由老師和各組學生共同進行,每晉升一級,參與評價對應作品的學生範圍就擴大到對應級陣列內的學生。如此可保障學生的全面參與。文字錄入比賽可以激發更多的學生自覺訓練提高打字速度,電子報刊製作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作品、評價他人的作品,有利於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當我們能夠很好地處理好教材、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重視學生興趣的鞏固培養,重視情感的因素時,七年級資訊科技教學也就可以走出老師很努力地教,學生卻不願學的困局。

  參考文獻:

  [1] 《最新教學模式全書》 馮克誠、田曉娜主主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2] 《教師教學用書》 廣州市資訊科技教科書 初中,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編,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3] 《論“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 作者:王曉明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