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一些小故事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上接強盛的秦漢,下啟紛亂擾攘的兩晉南北朝。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華陀之死

  當時華佗治好頭痛後,也確實被曹操留在曹營,當時華佗心裡不樂意,可又不好直說。有一天,華佗要求曹操讓他離去,因為天下間尚有很多人要他醫治。曹操便要求他先替他找一種根治頭痛的長效藥。

  華佗覺得曹操的話也不算過分,他想:丞相伐董卓,平叛亂,也是造福民眾,於社稷江山有益。假若不把他的病根醫好,一旦在戰場上發病,豈不壞了大事?

  回到自己的帳房,華佗並沒有馬上便走,而是日夜翻書查典。七翻八找,他綞在自己祖父記載的祕方里,找到一種能根治頭痛的藥方。只是這種藥方裡有一味藥, 是地下棺木中的死屍長著的一種小蟲,名叫僵蟲。這僵蟲有劇毒,稍有半點不慎,就會使人中毒而死。所以,華佗的祖父在祕方上批一眉批:“禁用”。

  華佗決定用這個方子給曹操治頭痛病。不過,藥煎好後,他擔心曹操中毒,就自己先倒了一小碗,想喝了試試,看看有什麼反應。哪知藥服下不久,他就滿腹鑽心的痛,站立不穩,倒在地下直打滾。

  華佗知道自己中了毒,等他叫人喊來曹操時,已說不出話了,就用腳喝翻了藥罐,意思是叫曹操不可服用。不用多長時間,華佗就斷了氣。

  曹操見華佗是為自己嘗藥中毒而死,不禁放聲大哭了一場:先生神醫,是我害了你!我不該向你要長效藥方……隨後,曹操下令用重禮厚葬了華佗,還追封華佗為醫聖德師,俸三品薪,對華佗的家眷,也一一撥薪安置。

  因華佗是在曹營裡死的,曹操自己在哭華佗時也說了句:“是我害了你!”一些不瞭解底細的人和對曹操不滿的人,便說華佗是曹操殺死的,這實在是冤枉了曹操!

  :于吉和《太平經》

  東漢末年,山東地方有個名叫于吉的人,渾身上下生滿了瘡癩。十餘年間,百藥難愈,百醫難治。無論他走到哪裡,人們都露出一種鄙夷厭惡的神情,所以他的身體和心理上均十分痛苦。

  有一天,他在藥市上遇到一位很同情他的名叫帛和賣藥翁,於是就向他求救治療自己惡疾的良方妙藥。

  賣藥翁帛和他滿頭滿臉不堪入目的的瘡癩症,對他說:“這是一種甚為難治的頑症,但我有辦法。如果你想治癒這種病的話,明天凌晨允鳴之時,到城外大橋的木蘭樹下會我,我教你治癒這種惡疾的奇方妙法。”

  于吉多年為惡疾所困苦,一聽治癒疾患,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激動得一夜未閤眼,第二天凌晨雞鳴之時,就急急忙忙往城外大橋外之北的木蘭樹下趕來。

  誰知賣藥翁帛和這時已經等在那裡了。于吉誠惶誠恐地走過去賣藥翁發怒道:“你不想治癒惡疾嗎?為什麼讓我在這裡等你?”賣藥翁生氣地說:“明白的半夜子時,再到這裡來見面吧!”說完氣沖沖地頭也不回地走了。

  賣藥翁的脾氣很大,但說的話在理。是啊,你有求於人,怎麼反而讓人家在此等你呢?

  有了第一次約會的教訓,他再也不敢怠慢了。這一天過得特別慢,好容易太陽漸漸地落入了西天的地平線,最後的一抹胭脂紅也消失了,但他再也不敢合上眼去睡覺了。於是,乾脆便趕到城外橋北的木蘭樹下,靜靜地等待賣藥翁帛和的到來。

  時隔不久,賣藥翁帛和就走了過來,于吉額手稱慶!暗呼:“好險,如不連夜在此等候,怎麼會不遲到呢!”

  賣藥翁見於吉已先他而到了約會地點,讚許地說:“求學就應當這樣啊!”他便將於吉叫到自己的身旁,取出用白素絹表裝得很精美的兩卷書,說:“我傳你的妙 藥奇書,都在這兩卷素書之後,又對他說:”你得到此書,不但可以治癒你身上的頑疾惡症,還可以參照此修煉長生之道。“臨別又囑他,回去後可以”將書全部重 新抄寫,使它成為一百五十餘卷“;”凡遇窮困苦難,均應樂於濟世救人。

  于吉很尊重賣藥翁帛和的教誨,按照他臨別的要求,將書重新抄錄,並且自己潛修密證,精思其中的深意。又已以治疾理身,對外則為人消災、治病、活人。據說書中文意均在實踐中實驗。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于吉攜帶經書南遊吳越之地。在越東地方,有一座山,方圓一百三十餘里,山勢秀美,人稱太平山。他深覺此山對已有緣,遂入山修煉書中 更深層次的道術。後覺得山名“太平”,該經更能助人太平,就以山名為該書之名,稱為《太平經》。在後人的傳佈下,該經大行於世。漢末的“太平道”,就是借 此經之名而創立,併名重於世的。

  :諸葛亮與博望鍋饋

  三國的時候,諸葛亮初出茅廬,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的佳話。這火燒博望一戰,直殺得曹軍死傷無 數,屍橫遍野,曹將夏侯淳、于禁、李典倉惶潰逃。蜀軍得了博望城,留下五虎關羽領兵駐守。那年,正值天旱,久旱不雨,城內古井榦枯,水源斷絕,連做飯 的水都剩下不多了。眼看將士們飢渴難忍,軍心浮動,關羽急得火燒火燎,連忙修書一封,派人連夜送往新野,請諸葛亮下令退兵。

  諸葛亮接到告急文書,心想:博望乃軍事要地,怎能輕易撤軍棄城呢?苦苦思索了一夜,便回書一封,差人飛書送往博望城。

  關羽拆開一看,原來軍師在信中告訴他:“用乾麵,滲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饋,餉將士,穩軍心。”這是一種節水食品的製作方法。關羽心裡暗暗佩服,想不到軍師不僅善於用兵,甚至連做餅的方法也知道,真是奇人啊!

  於是,關羽便按照軍師所言,派人制作饋餅。這饋餅大如盾牌,厚似酒樽,食起來脆香爽口,做起來簡單方便。將士們終於靠著它度過了道道難關,堅守了博望城。

  從此,“博望鍋饋”便出了名,綿延千載,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