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弱視的方法都有哪些

  弱視是常發生的兒童群體的眼病之一,弱視一般是很難發現,但是及時治療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常見的治療弱視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治療弱視的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治療弱視的方法

  1、傳統遮蓋法

  該法目前仍是治療弱視的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對於中心注視性弱視和對旁中心注視性弱視均有很好的效果。

  遮蓋法可以消除由於刺激注視眼的抑制作用。1歲以內的兒童可採取遮蓋健眼辦天,促使弱視眼注視,以免發生遮蓋性弱視,兩歲兒童可採用1:1遮蓋規律;3-4歲兒童遮蓋時間可適當延長。在複查健眼時,應先摘除罩5分鐘,使健眼適應室內光線及周邊環境。如果健眼視力確實下降,則說明遮蓋弱視眼肯定較開啟雙眼更為優越。遮蓋弱視眼可主動促進健眼的功能,還能阻止由於開啟雙眼所致的競爭性作用。待弱視眼已獲得最好視力後,則將全日遮蓋改為部分時間遮蓋、持續遮蓋。3個月後弱視眼視力不再繼續提高時,可以終止遮蓋法。除了常規遮蓋之外,可根據年齡及弱視眼視力的提高,傳統遮蓋加精細作業是治療弱視的最好的效療法。

  2、視刺激療法

  動物和人的腦皮層視細胞對不同的空間頻率有很好的反應,神經元對空間能靈敏的調整。英國劍橋大學的學者們根據這個機理設計一種新的弱視治療儀,命名為CAM***視刺激儀***,利用反差強,空間頻率不同的條柵作為刺激源刺激弱視眼以提高視力。本療法的最好適應症為中心注視性弱及屈光不正性弱視,療程可以大為縮短,但對旁中心注視性弱視者的治療效果較差。***這是比較常見高效的治療弱視的方法之一***

  3、藥物光學壓抑療法

  壓抑療法的原理是利用矯正或欠矯鏡片以及每滴阿托品以壓抑健眼的功能。藥物光學壓抑法的優點是無須蓋眼,可防止遮蓋性弱視,戴鏡後弱視眼視力能有所提高,斜視度可以減少或消失,也適用潛伏性的眼球震顫,不足之處在是療程長,費用高,且不如傳統遮蓋有效。

  4、後像療法

  該法用強光炫耀中心弱視的周邊部視網膜,包括旁中心注視區,使之產生抑制;同時用黑色園盤遮擋保護黃斑,使其不受到強光的炫耀,然後在室內閃光下訓練以提高弱視眼的黃斑功能。但是,該法只適用於旁中心注視性弱視的治療。

  弱視的症狀表現

  1.光覺

  絕大多數患者通過黑暗玻璃片看視力表,視力都相應地減退幾行,但有些弱視眼則不然,在弱視眼前放不放黑暗玻璃片都能看清同一行視力表,有時視力甚至可以略有提高。

  在暗淡和微弱的光線下,弱視眼的視力改變不大。 專家發現將密度濾過片放在正常眼前可使視力減低3~4行,但在斜視性弱視眼前***遮蓋主眼***放同樣密度的濾過片,視力不受影響或僅輕微減低。

  在器質性弱視***中心性視網膜疾患及青光眼等***眼前放同樣密度的濾過片,則視力高度減退。因此他們認為用中性密度濾過片檢查可以鑑別可逆性弱視與器質性病變所致的視力減退。

  後來學者們又發現有些沒有器質性病變的可逆性弱視,像器質性弱視一樣,在中性密度濾過片檢查下,視力也高度減退。這個原因一直不清楚直到後來,檢查斜視性與屈光參差性弱視的對比敏感性功能時,才發現這兩組病例的反應不同。

  斜視性弱視的腦脊液在低度照明下升高到與正常眼相同,但屈光參差性弱視在低度照明下的腦脊液比正常眼低下,與器質性病變相同。這些結果提示:中性密度濾過片檢查僅能鑑別斜視性與器質性弱視而不能鑑別屈光參差性與器質性弱視。

  2.對比敏感度

  對比敏感度檢查是檢查形覺功能的方法之一。通過測定視器辨認不同空間頻率的正弦條柵所需要的黑白反差來評定視功能的好壞。它不僅反映視器對細小目標的分辨能力,也反映對粗大目標的分辨能力,故能更全面地反映視功能,遠較視力表視力檢查敏感。

  專家檢查了弱視患兒的腦脊液,發現弱視的視力與腦脊液之間有直線性關係。當視力降低時,腦脊液也低下,曲線的高峰值向左移***向低空間頻率端***。

  經遮蓋療法弱視眼視力已達20/20時,主眼與弱視眼的腦脊液仍有顯著性差異,原弱視眼的腦脊液比主眼仍然低下。斜視性和屈光參差性弱視都同樣有這種現象。

  專家發現形覺剝奪性弱視的腦脊液與斜視性及屈光參差性者有顯著差異,前者對固定的和移動的視標的敏感度極度低下,有些病例僅見檢查視野中有物體移動,但不能分辨具體的條柵。

  斜視性弱視患者的腦脊液測定有兩種表現,第1組僅對高空間頻率低下,第2組則對高、低空間頻率都降低;後者的弱視程度比前者為重而且弱視發病年齡也較早。

  因此專家建議將斜視性弱視進一步分為高空間頻率異常型及全空間頻率異常型。這兩型在斜視型別、治療反應及弱視復發各方面都沒有區別。

  專家對正常人及弱視患者進行了腦脊液測定,發現弱視眼的腦脊液曲線保持山形,但較正常眼為低,峰值左移,曲線由中空間頻率區開始下降,至高空間頻率區下降迅速。

  單側弱視眼的腦脊液,用自身主眼與弱視眼比較可以發現:

  ①弱視眼的腦脊液曲線全頻段或在高、中頻段明顯降低;

  ②曲線高頻端的截止頻率向左移;

  ③曲線高峰頻率向左移1~2個檢查頻率。

  弱視的病因

  1.斜視性弱視

  發生在單眼,患兒有斜視或曾有過斜視,常見於四歲以下發病的單眼恆定性斜視患兒,其由於大腦皮質主動抑制斜眼的視覺衝動,長期抑制形成弱視,視覺抑制和弱視只是量的差別,一般為斜眼注射時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視則為持續性視力減退。斜視發生的年齡越早,產生的抑制越快,弱視的程度越深。

  2.屈光參差性弱視

  因兩眼不同視,兩眼視網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較高的一眼黃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兩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雙眼單視,從而產生被動性抑制,兩眼屈光相併300度以上者,屈光度較高常形成弱視和斜視。以至被動性和主動性抑制同時存在。弱視的深度不一定與屈光參差的度數有關,但與注視性質有關,旁中央注視者弱視程度較深,這類弱視的性質和斜視性弱視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臨床上有時也不易區分弱視是原發於屈光參差,還是繼發於斜視,此型如能早期發現,及時配戴眼鏡,可以預防。

  3.屈光不正性弱視

  多為雙眼性,發生在高度近視、近視及散光而未戴矯正眼鏡的兒童或成年人,多數近視在600度以上,遠視在500度以上,散光≥200度或兼有散光者。雙眼視力相等或相似,並無雙眼物像融合機能障礙,故不引起黃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時配戴適當的眼鏡,視力可逐漸提高。

  4.廢用性弱視***形覺剝奪性弱視***

  在嬰兒期,由於上瞼下垂,角膜混濁,先天性白內障或因眼瞼手術後遮蓋時間太長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進入眼球,妨礙或阻斷黃斑接受形覺刺激,因而產生了弱視,故又稱遮斷視覺刺激性弱視。

  5.先天性弱視或器質性弱視

  由於出生時黃斑出血,導致錐細胞排列不規則,在嬰兒出生後雙眼形成以前發生,因而預後不好。有些雖然視網膜及中樞神經系統不能查出明顯的病變,目前仍認為屬器質性病變,因現有檢查方法不能發現,此型為恆定性弱視,治療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