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養路工技術論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項事業飛速發展,基礎設施也在逐步趨於完善。公路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淺議我國公路的小修保養工程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各項事業飛速發展,基礎設施也在逐步趨於完善。公路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隨著公路的不斷建成,和逐年增加,如何進行公路的保養和修護就成了我們不斷研究的新課題。本文就我國公路小修保養工程的現狀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一些小修保養工程的共性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若干建議和對策,希望能為我國的公路建設做出一些貢獻。

  【關鍵字】小修保養;公路工程;對策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政治、國民生產總值等各方面指標全面提升,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我國的公路事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人驚喜的巨大成績,公路的養護工程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章程。目前,我國的公路建設已基本覆蓋全國,鄉鎮與城市也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總政策。新局勢下的公路建設與原來的公路保修制度之間出現了一些不協調,為養護工程的順利開展帶來了一些問題。為此,筆者在這裡介紹了公路養護的管理模式和運作方式,並且結合了公路養護中的一些實踐經驗,就如何使我國的公路養護同當前的經濟體制和公路建設相結合,做了研究和分析,希望我國的公路養護工程能夠不斷的趨於市場化、規範化、科學化,能夠高效、有序的執行。

  1 我國小修保養工程的分類和現狀

  小修保養工程按其工程性質、技術複雜程度和規模大小,劃分為保養工程、一般小修工程、重點小修工程三類。這三者是按護理的複雜程度,以及公路被毀壞的程度由低向高逐漸深入的。小修保養工程主要是針對包括:路基、路面、橋涵隧道、沿線設施、綠化及其它附屬設施的預防性保養和修補其輕微損壞部分。保養工程是對屬於管轄範圍內的公路段實行定期的修護,由養護工人進行修護,是日常性的修護,也是最基礎的護理;一般小修工程是指對公路及其沿線的設施有程度很輕的毀壞時進行的修護,比如同一時間單項工程修復工作量在一萬元至五萬元的小修專案及小型損毀專案就屬於一般小修工程;重點小修工程是指對公路及其沿線設施一般損壞部分進行及時修補、修理,或專業性較強的專案的作業,以恢復公路原有技術狀況的工程專案,同一時間單項工程修復工作量在五萬元至二十萬元的小修專案及中型水毀專案,以及修復路基路面損毀一處20m以下的專案。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網已基本形成,高速養護管理正處在一個繼往開來的關鍵時期,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執行規律的新型的高速公路養護體制與機制顯得尤其重要。我國的小修保養工程在不斷優化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同時,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雖然公路護養以及遍及各個大中小城市,可是公路護養的管理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同時養路工人的專業素養也需要進一步提高,在加上成本的浪費和資金的短缺,目前我國的小修保養工程喜憂參半,必須加大改革力度,積極應對當前面臨的問題,使我國的小修保養工程邁上新的臺階。

  2 小修保養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傳統的運作模式與現行的經濟制度的衝突

  自從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後,市場化建設不斷完善,我們的經濟也在不斷髮展,但這也給公路養護工作來了一些新問題,特別是資金問題, 公路養護單位從原來的由財政直接撥款***鐵飯碗***推向市場,變為自負盈虧,自己找飯吃, 有些人對此未有清醒認識,還認為國家會一直保護下去,所以不注重成本的控制,在加上經濟制度改革之後,靠中央直接撥款的資金已經逐漸不能適應傳統的運作模式,原運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規律不協調,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不利於養護管理工作的開展。

  2.2 管理制度混亂,管理機制落後

  我國公路基礎設施總量大幅度增加,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可是由於養護管理跟不上,對資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從總體上看,當前我國公路管理體制中的主要弊端是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和競爭機制。目前我國公路的養護與管理大多仍採用事業型的管理體制,資金支付採用撥款方式,對養護管理效益缺乏正確認識,認為它只帶來社會效益,不創造經濟效益。這種落後的思想,阻礙了資金的融合,不利於社會市場形成,不利於社會融資,由於無法創造經濟效益,養路與養人的矛盾日益加劇。對養護資金投入信心不足,對科技進步重視不夠,最終導致了資金的不足,嚴重影響了養護技術的革新與管理機制的創新,制約著養護質量的提高和養護規模的擴大。公路管理體制深層次的矛盾,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日益暴露。我國公路的養護和管理舉步維艱,沒有合理的規章制度,沒有科學的運營模式,公路養護管理狀況十分令人擔憂,“重建輕養現象”十分嚴重。

  2.3 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對成本控制的不夠重視

  近些年來,我國高速公路發展迅猛,傳統的經驗型養護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目前的要求,對護養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認識,導致公路壽命的縮短,同時由於管理的缺失和思想的落後,使公路養護人員在維修過程中不注重資源的節約和愛護,這對公路的養護資源造成了極大地浪費,也暴露出了高速公路養護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困難。由於高速公路養護單位資金有限,這就要求高速公路養護單位應當精準核算養護成本,有效地控制養護工程的成本,可是現行的成本管理制度缺乏應有的成本管理的內部牽制制度,導致了上級無法獲得準確的成本資料進行管理,同時也造成了公路養護單位內?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倍猿殺鏡睦朔眩?災攣薹ㄓ行Ы檔凸?坊ぱ?某殺盡?/p>

  3 為提高小修保養工程質量而採取的對策

  資金的短缺是限制護養工作進行的一個重要問題,為了解決當前資金短缺的問題,應認真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資金使用計劃,一個好的計劃,可以指導工作有的放矢地進行,建立、完善有關成本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使得成本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及時收回應收工程款,降低資金成本。將成本控制的方案具體到實際工作中,從人工、材料、機械、施工方法和方案四個方面抓起,人工控制方面,應該精簡人員,將責任和任務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人;材料方面:儘可能採用招投標方式進行採購,同時注意對材料產地價格、運輸費用的調研;機械方面:各工區儘量備一些小型機具,減少租用機械的使用;施工方案方面:考慮方案的計劃性和預見性,注意廢棄材料的收集和再生利用。成本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光靠哪一個部門和個人都不行,必須各部門通力協作,才能使達到降低成本的真正目的。

  養護管理體制是養護管理許可權劃分及管理活動賴以進行的物質存在形式,只有在一套科學、合理的制度的指引下,我們才能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任務。隨著我國公路里程的不斷遞增,原有的養護公路的養護方法和管理水平已遠遠落後,再用過去的水平管理現在的公路顯然是是不相適應的。養護管理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新的管理制度應當以節約資金和人力物力為原則,合理確定各部門應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職責;加強施工過程的檢查和質量監督,工程的驗收必須按相關規範的要求進行;加強政府對公路行業的監管力度,公路養護應實行社會監理、政府監督。只有理順管理體制,才能提高管理效能,按照《公路法》的條款內容,針對我國現有公路養護與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加快制訂適合中國特色的公路養護管理條例,實現養護管理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推動我國小修保養工程的不斷進步。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做好我國公路的養護工作,首先,要加快公路護養體制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減少資源的浪費,充分利用社會市場資源,降低公路養護成本,提高公路養護效能,實現低碳養護,改善公路養護質量;其次,要提高公路養護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自身素質,,要充分認識推行公路小修保養工程市場化運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公路的養護和管理水平是實現公路優良效能的重要環節,是值得每一個公路人研究和探索的內容,應把公路養護與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王正軍.論公路養護管理的緊迫性和重要性[J].森林工程.2005,

  [2]沈志雲.交通運輸工程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